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组合型煤气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60324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组合型煤气发生装置,包括干馏器,所述干馏器内设有荒煤气分离器,所述荒煤气分离器的本体顶部设有荒煤气出口管;所述干馏器的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所述荒煤气分离器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收口,所述圆锥形收口连接下部连接集尘箱。所述荒煤气分离器的上部设有多个进口,所述进口之间采用曲面导流板隔开。所述集尘箱下部的侧面设多个分离灰出口。所述荒煤气分离器的圆筒形内部设置倒圆锥形的集尘箱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型煤气发生装置具有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设备造价低的优点。同时在装置运行时可以减少设备磨损,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系统的热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气发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组合型煤气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大中城市和综合煤化工生产园区的热、电、油、煤气多联产工程,可使其在发电供热的同时,产出煤气、焦油和其他化工副产品。在此工艺中需要使用煤气发生装置。中国专利ZL94119045.5,专利技术名称锅炉前置煤气发生的工艺和设备,该项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电、热和煤气三联产的锅炉前置煤气发生的工艺,煤和热灰进行混合及煤的部分热裂解在热裂解装置及煤气流化装置的上部进行,煤的继续热裂解则在热裂解装置及煤气流化装置的下部进行,以达到先热裂解的物质先排出和后热裂解的物质后排出。其设 备主要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热裂解装置(干馏器)、分配器、煤气流化装置和自动控制系统等。该专利技术能够使煤和热灰混合均匀和热裂解充分,提高了煤气产量和质量稳定;煤适用性宽广;不污染环境;用计算机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优点。为了适应当前循环流化床锅炉不断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公开了中国专利ZL200820122600.5,专利技术名称用于大中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侧置煤气发生装置的技术专利。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上述改进的煤气发生装置浪费安装空间,设备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降低设备造价的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组合型煤气发生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组合型煤气发生装置,包括干馏器,所述干馏器内设有荒煤气分离器,所述荒煤气分离器的本体顶部设有荒煤气出口管;所述干馏器的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所述荒煤气分离器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收口,所述圆锥形收口连接下部连接集尘箱。所述荒煤气分离器的上部设有多个进口,所述进口之间采用曲面导流板隔开。所述荒煤气分离器的进口为4 8个。所述荒煤气分离器的集尘箱下部的侧面设多个分离灰出口。所述荒煤气分离器的圆筒形内部设置集尘箱挡板。所述荒煤气分离器的集尘箱挡板为倒圆锥形。所述荒煤气分离器的顶部与干馏器的顶部齐平,所述荒煤气分离器与干馏器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干馏器上部外侧对称设有两个热灰返料阀。所述干馏器内的中部装有圆盘形的局部流化器。采用本技术内置式多进口荒煤气分离器的优点为I.本技术的结构紧凑;降低了干馏器荒煤气出口管道的高度,有利于整个煤气发生装置与配套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返料装置的连接。同时,由于荒煤气出口管的高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减少了其与后续的煤气净化系统管路的连接长度,降低了设备造价。2.由于采用多进口的荒煤气分离器,使含尘高温荒煤气从荒煤气分离器周边均匀进入,克服了单进口结构形式造成气流轴不对称,造成涡核偏离中心,使出口管短路流比较大的缺陷。另外,由于进入荒煤气分离器内的气流运动形成轴对称流,使荒煤气分离器内的磨损大大减少,并且分离效率也得到提高。3.荒煤气分离器分离下的固体颗粒物可以从其底部多个出口均匀地会送到干馏器内,省去了原设计方案的分离灰回送装置,节省了设备造价。4.布置在干馏器中心的荒煤气分离器在干馏器启动时与干馏器一起升温,几乎没有热涨差,不需设置补偿器,节省设备造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列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型煤气发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A-A向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组件列表如下I.干馏器,2.局部流化器,3.荒煤气分离器,4.热灰返料阀,5.返料灰进口管,6.荒煤气出口管,7.集尘箱挡板,8.集尘箱,9.分离灰出口,10.曲面导流板,11.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组合型煤气发生装置,包括干馏器1,干馏器I内设有荒煤气分离器3,荒煤气分离器3的本体顶部设有荒煤气出口管6 ;干懼器I的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荒煤气分离器3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收口,所述圆锥形收口连接下部连接集尘箱8。本技术的荒煤气分离器放置于干馏器中,降低了荒煤气出口管道的高度,有利于整个煤气发生装置与配套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返料装置的连接。同时,由于荒煤气出口管的高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减少了其与后续的煤气净化系统管路的连接长度,降低了设备造价。参见图2,图2为荒煤气分离器上部多个进口的结构示意图。荒煤气分离器的上部设有多个进口 11,进口 11之间采用曲面导流板10隔开。作为优选,进口 11为4 8个,图中,曲面导流板10为8个,分隔开的进口 11为8个。采用多进口荒煤气分离器,使含尘高温荒煤气从荒煤气分离器周边均匀进入,克服了单进口结构形式造成气流轴不对称,造成涡核偏离中心,使出口管短路流比较大的缺陷。另外,由于进入荒煤气分离器内的气流运动形成轴对称流,使荒煤气分离器内的磨损大大减少,并且分离效率也得到提高。参见图I,进一步地,集尘箱8下部的侧面设多个分离灰出口 9。荒煤气分离器分离下的固体颗粒物可以从其底部多个出口均匀地返回干馏器内,省去了原设计方案的分离灰回送装置,节省了设备造价。为防止集尘箱内灰尘返混,再进入荒煤气分离器。荒煤气分离器3的圆筒形内部设置集尘箱挡板7。集尘箱挡板7优选为倒圆锥形,即集尘箱挡板为伞状,方便集尘箱挡板上面的灰落入集尘箱,又方便落入集尘箱中的灰尘再进入荒煤气分离器上部。本技术荒煤气分离器3的顶部与干馏器I的顶部齐平,荒煤气分离器3与干 馏器I的中心轴线重合。即荒煤气分离器3与干馏器I形成同轴组合结构。在干馏器I上部外侧对称安装两个热灰返料阀4,热灰返料阀4用以接收锅炉的循环热灰,将锅炉的循环热灰及干馏煤分别送入干馏器I内。每个热灰返料阀4上部均接有返料灰进口管5。干馏器I内的中部装有圆盘形的局部流化器2。本技术的荒煤气分离器采用气冷结构。用净化后的冷煤气作为荒煤气分离器的冷却介质既可以防止荒煤气分离器本体的温升过高,又可以将换热、升温后的煤气直接送入干馏器中部的局部流化器,可以利用流化煤气的显热,对提高热解工艺的热效率有利。同时,与采用外置分离器相比,采用气冷结构的荒煤气分离器可以大大减少分离器的总体质量。本技术的组合型煤气发生装置具有结构紧凑、节省安装空间、设备造价低的优点。同时在装置运行时可以减少设备磨损,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系统的热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I所示,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时,锅炉的循环热灰通过返料灰进口管5进入热灰返料阀4。同时,干馏煤从热灰返料阀4的出料管上部送入干馏器I的本体内。干馏煤和循环热灰在局部流化器2送入的流化煤气的作用下进行均匀掺混并升温热解,产出荒煤气。产出的荒煤气经过干馏器I上部荒煤气分离器的多个进口 11进入荒煤气分离器3内进行气固分离。分离下的固体颗粒沉降到内置的荒煤气分离器3下部的集灰箱8内,再经过分离灰出口9返回干馏器I内。脱除固体颗粒物的荒煤气经内置的荒煤气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组合型煤气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馏器,所述干馏器内设有荒煤气分离器,所述荒煤气分离器的本体顶部设有荒煤气出口管;所述干馏器的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所述荒煤气分离器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圆锥形收口,所述圆锥形收口连接下部连接集尘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五一许振华金鲁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蓝天利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