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绕片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5946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绕片送料装置,其包括有:喂料轮(1)、控制板(2)、压板(3),喂料轮(1)为齿轮,其上端部的轮齿(4)通过控制板(2)上的条孔(5)而露于控制板(2)之上,压板(3)位于控制板(2)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板(2)和压板(3)的整条板上均有一段圆弧板(6),二者相对应,且所述圆弧板(6)的圆弧与喂料轮(1)为同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控制板和压板的整条板上设计有一段圆弧板,这样,控制板与喂料轮相切的面要大些,露出的轮齿要多些。料带随之也为圆弧状输送,喂料轮的轮齿与料带接触的要多些,着力点大,送料更加平稳,不会造成对料带的损坏,提高了加工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机加工装置,具体地系一种电机绕片的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电机绕片的送料装置主要包括有喂料轮、控制板、压板,喂料轮为齿轮,其上端部的轮齿通过控制板上的条孔而露于控制板之上,压板位于控制板上方,二者均为水平平面板且相互平行。使用时,料带位于压板和控制板之间,由喂料轮的上端轮齿拨动料带前行,控制板起到稳定料带前行的作用。其存在的不足是由于控制板与压板为水平的平面板,料带在二者之间由轮齿拨动水平前行,受做为平面板的控制板与喂料轮相切的影响,喂料轮只是上端极少数的轮齿起到拨动料带的作用。因此,喂料轮与料带接触面积小,着力点小,送料不平稳,容易造成对料带的损坏,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机绕片送料装置,其送料平稳有力,避免了对料带的损坏。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有喂料轮、控制板、压板,喂料轮为齿轮,其上端部的轮齿通过控制板上的条孔而露于控制板之上,压板位于控制板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板和压板的整条板上均有一段圆弧板,二者相对应,且所述圆弧板的圆弧与喂料轮为同心。本技术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在控制板和压板的整条板上设计有一段圆弧板,这样,控制板与喂料轮相切的面要大些,露出的轮齿要多些。料带随之也为圆弧状输送,喂料轮的轮齿与料带接触的要多些,着力点大,送料更加平稳,不会造成对料带的损坏,提高了加工质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中标记1_喂料轮、2-控制板、3-压板、4-轮齿、5-条孔、6-圆弧板。具体实施方式由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有喂料轮I、控制板2、压板3,喂料轮I为齿轮,其上端部的轮齿4通过控制板2上的条孔5而露于控制板2之上,压板3位于控制板2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板2和压板3的整条板上均有一段圆弧板6,二者相对应,且所述圆弧板6的圆弧与喂料轮I为同心。权利要求1.齿轮,其上端部的轮齿⑷通过控制板⑵上的条孔(5)而露于控制板⑵之上,压板(3)位于控制板(2)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板(2)和压板(3)的整条板上均有一段圆弧板(6),二者相对应,且所述圆弧板(6)的圆弧与喂料轮(I)为同心。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绕片送料装置,其包括有喂料轮(1)、控制板(2)、压板(3),喂料轮(1)为齿轮,其上端部的轮齿(4)通过控制板(2)上的条孔(5)而露于控制板(2)之上,压板(3)位于控制板(2)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板(2)和压板(3)的整条板上均有一段圆弧板(6),二者相对应,且所述圆弧板(6)的圆弧与喂料轮(1)为同心。本技术由于在控制板和压板的整条板上设计有一段圆弧板,这样,控制板与喂料轮相切的面要大些,露出的轮齿要多些。料带随之也为圆弧状输送,喂料轮的轮齿与料带接触的要多些,着力点大,送料更加平稳,不会造成对料带的损坏,提高了加工质量。文档编号B65H20/24GK202575482SQ20122021609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专利技术者陈培超, 陈金平, 许冬林 申请人:南皮县天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绕片送料装置,其包括有:喂料轮(1)、控制板(2)、压板(3),喂料轮(1)为齿轮,其上端部的轮齿(4)通过控制板(2)上的条孔(5)而露于控制板(2)之上,压板(3)位于控制板(2)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板(2)和压板(3)的整条板上均有一段圆弧板(6),二者相对应,且所述圆弧板(6)的圆弧与喂料轮(1)为同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超陈金平许冬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皮县天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