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772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门接触器,解决了现有车门接触器结构复杂、安装不便、接触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差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触头本体、触片本体、以及分别与触头本体和触片本体对应的车身钣金,所述触头本体上的触头为圆柱体,其顶面为球面,该球面与触片本体上的触片对应。本实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可靠性高、对车身无破坏性安装,触头触片接触精度要求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部件,具体的是说一种车门接触器
技术介绍
针对在国内客车领域对开后背门的车型,中控锁及遥控器单独控制后背门的开启需求的出现,使接触器的使用渐渐增加,普通的接触器包括安装在一侧车身钣金上的触头本体和安装在另一侧车身钣金上的触片本体,安装固定方为利用螺栓穿过触头本体(或触片本体)与车身钣金上的螺母配合实现紧密连接,这种连接要求比较严格,且需要在车身钣金上增加凸焊螺母,破坏车身结构,安装复杂,长时间使用易发生螺栓螺母的松动,影响使用;另一方面现有的触头本体上的触头结构通常包括支座及支座顶面的点焊状布置的触点,依靠触点和触片的接触实现接触器的功能,这种接触方式精度要求高,大型车门在长期使用后均会存在下沉量,从而极易发生搭接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可靠性高、接触方式精度要求低的车门接触器。技术方案包括触头本体、触片本体及对应的车身钣金,所述触头本体和触片本体背面均装有上、下卡爪,触头本体和触片本体经上、下卡爪与对应的车身钣金的安装孔卡接,所述触头本体的上端和/或下端与上、下卡抓对应处安装有自攻钉。所述触头本体上的触头为圆柱体,其顶面为球面,该球面与触片本体上的触片对应。利用上、下卡爪可使触头本体及触片本体卡入对应的车身钣金内,为避免出使用过程中脱出,通过打入自攻钉,使对应的上卡爪或下卡爪张开,牢牢的勾住车身钣金的反面,从而使触头本体及触片本体与对应的车身钣金实现牢固连接,不易脱出,并且对车身没有任何破坏,安装极为简便,可靠性高,进一步的,根据需要,还可以加装密封垫,起到缓冲及密封的作用。另外,专利技术人对触头也进行了相应改进,取消了焊点状的触点设计,将触头一体制成圆柱体,并使圆柱体的顶面形成球面,这种触头及触片的配合设计使得接触器在接触时的精度要求降低,可以良好的弥补车门与车身的偏差(大型车门在长期使用后均会存在下沉量)所引起的搭接不良等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可靠性高,适用于中控锁及遥控器单独控制的后背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触头本体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C-C剖面图。图5为图3的D-D剖面图。其中,I-车身钣金、I. I-安装孔、2-车身钣金、2. 2-安装孔、3-触头本体、3. I-上卡爪、3. 2-下卡爪、4-触片本体、4. I-上卡爪、4. 2-下卡爪、5-密封垫、6-密封垫、7-触头、7. I-球面、8-触片、9-自攻钉、10-自攻钉。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及图2,触头本体3的背面设有上卡爪3. I及下卡爪3. 2,所述触片本体4的背面也设有上卡爪4. I及下卡爪4. 2,所述触头本体3套装橡胶材料的密封垫5后经上卡爪3. I及下卡爪3. 2卡接在车身钣金I的安装孔I. I上,参照图3及图5,本实施例中,自攻钉9穿过触头本体3上端使上卡爪3. I膨胀张开。同理,所述触片本体4套装橡胶材料的密封垫6后经上卡爪4. I及下卡爪4. 2卡接在车身钣金2的安装孔2. I上,本实施例中,自攻钉10穿过触头本体4上端使上卡爪4. I膨胀张开。参照图2,所述触头本体3上的触头7为圆柱体,其顶面为球面7. I,所述触头本体3上的触头7与触片本体4上的触片8接触。触头本体3安装方式先将密封垫5套装在触头本体3上,然后将触头本体3的下卡爪3. 2卡入车身钣金I的安装孔I. I内,然后将上卡爪3. I也卡入安装孔I. I内,最后将自攻钉9打入触头本体3上端与上卡爪3. I对应的位置,随着自攻钉9的打入,上卡爪3. I受压膨胀张开,紧紧的勾住车身钣金I的背面,实现触头本体3与车身钣金I的牢固连接。触片本体4的安装方式同触头本体3。作为本实施例的变化,或者自攻钉9还可以打入车身钣金I下端与下卡爪3. 2对应的位置,使下卡爪3. 2张开,同样也可实现牢固连接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车门接触器,包括触头本体和触片本体、以及分别与触头本体和触片本体对应的车身钣金,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本体上的触头为圆柱体,其顶面为球面,该球面与触片本体上的触片对应。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门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本体和触片本体背面均装有上、下卡爪,触头本体和触片本体经上、下卡爪与对应的车身钣金的安装孔卡接,所述触头本体的上端和/或下端与上、下卡抓对应处安装有自攻钉。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门接触器,解决了现有车门接触器结构复杂、安装不便、接触精度要求高、可靠性差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触头本体、触片本体、以及分别与触头本体和触片本体对应的车身钣金,所述触头本体上的触头为圆柱体,其顶面为球面,该球面与触片本体上的触片对应。本实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可靠性高、对车身无破坏性安装,触头触片接触精度要求低。文档编号B60J5/10GK202573742SQ201220176699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付华芳, 段炼一铂, 吴明瞭, 张辉, 曹海红, 孔灵 申请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门接触器,包括触头本体和触片本体、以及分别与触头本体和触片本体对应的车身钣金,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本体上的触头为圆柱体,其顶面为球面,该球面与触片本体上的触片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华芳段炼一铂吴明瞭张辉曹海红孔灵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