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引铜杆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55244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上引法生产铜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在普通放线架上方便放线的一种上引铜杆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架,铜杆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漏与集液池;铜杆卷的正下方设有地漏,地漏连接有集液管,集液管的另一端位于集液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时,只要在要拉制的铜杆卷上均匀地喷洒上拉丝用的乳液,即可按既有的方法开车生产,对从铜杆卷流下来的乳液经地漏、集液管流入集液池回收再利用,经喷洒乳液的铜杆,由原来两工人费劲的放线变为由一人轻松顺畅的放线,铜杆不在缠绕,解决了以往因放不出线而停车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停车废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上引法生产铜杆
,具体地说是在普通放线架上方便放线的一种上引铜杆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生产铜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连铸连轧生产的低氧铜杆,另一种是用结晶器上引的上引无氧杆。用连铸连轧生产的铜杆表面光洁,在普通放线架上很容易放线;而由上引法生产的铜杆,因有上引的纹路,表面不太光滑,在普通放线架上放线时,上、下层之间容易缠结在一起,操作工二人同时放线都很难。由于上、下层铜杆的缠绕,不但会增加停车次数,降低生产效率,而且增加了废线,造成铜线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上、下层铜杆放线顺畅,不缠结的上引铜杆放线装置。本技术实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引铜杆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架,铜杆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漏与集液池;铜杆卷的正下方设有地漏,地漏连接有集液管,集液管的另一端位于集液池。本技术仍然使用普通放线架,生产时,只要在要拉制的铜杆卷上均匀地喷洒上拉丝用的乳液,即可按既有的方法开车生产,对从铜杆卷流下来的乳液经地漏、集液管流入集液池回收再利用,经喷洒乳液的铜杆,由原来两工人费劲的放线变为由一人轻松顺畅的放线,铜杆不在缠绕,解决了以往因放不出线而停车的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停车废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上引铜杆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架1,铜杆卷3,还包括地漏2与集液池4 ;铜杆卷3的正下方设有地漏2,地漏2连接有集液管,集液管的另一端位于集液池4。地漏及集液管将从铜杆卷上面流下的乳液收集到集液池,以便再次利用。要生产时只需从拉丝乳液池中打一桶乳液均匀洒到铜杆卷上,即可顺畅放线。本技术经过两年多使用,用乳液喷洒过的铜杆不但放线顺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没有因喷洒乳液影响到拉出导体的表面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上引铜杆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架,铜杆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漏与集液池;铜杆卷的正下方设有地漏,地漏连接有集液管,集液管的另一端位于集液池。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上引法生产铜杆
,具体地说是在普通放线架上方便放线的一种上引铜杆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架,铜杆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漏与集液池;铜杆卷的正下方设有地漏,地漏连接有集液管,集液管的另一端位于集液池。本技术生产时,只要在要拉制的铜杆卷上均匀地喷洒上拉丝用的乳液,即可按既有的方法开车生产,对从铜杆卷流下来的乳液经地漏、集液管流入集液池回收再利用,经喷洒乳液的铜杆,由原来两工人费劲的放线变为由一人轻松顺畅的放线,铜杆不在缠绕,解决了以往因放不出线而停车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停车废线,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文档编号B22D11/14GK202571225SQ201220166990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徐咸, 沈茂力, 戚效鹏 申请人: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引铜杆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架,铜杆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漏与集液池;铜杆卷的正下方设有地漏,地漏连接有集液管,集液管的另一端位于集液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咸沈茂力戚效鹏
申请(专利权)人: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