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氧无氧铜管材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5897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氧无氧铜管材的制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感应熔炼炉、与感应熔炼炉的出液口连接的中间包以及与中间包的出液口连接的保温铸造炉;感应熔炼炉包括炉盖、炉体和保护气体输入口;保温铸造炉通过铜液转接管与中间包连接;在保温铸造炉上安装有上引结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熔炼炉、中间包和铸造炉3级结构,并且在中间包中设有过滤板,可以对铜液进行过滤、除气和脱氧精炼,易于得到含气低、含渣少、含氧量极低的纯净的铜液,易于制备高品质无氧铜管材。由于将熔炼过程和铸造过程分开进行,铸造炉中铜液温度易于保持长期稳定,有利于稳定铸造工艺提高铸造管坯的致密度和管坯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铜及铜合金熔炼
,尤其涉及ー种低氧无氧铜管材的制备装置。技术背景无氧铜管具有氧含量低、杂质含量少、导电率高、加工性能和耐蚀性能优良等优点,用于高端的真空电子器件。氧在固态铜中常以固溶于铜、与Cu结合形成Cu2O以及异金属氧化夹杂等三种形式存在,其中,冶炼过程中保护不当,冶炼脱氧不良,浇注二次吸氧,都会使无氧铜管材的塑性、耐蚀性和焊接性降低。现有制备装置在一台感应炉中完成熔炼和铸造过程,加料、化料过程铜液温度波动大,并且不包括精炼室,铜液在鋳造前无法进行精炼,由于受エ艺和生产设备的限制,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无氧铜管材,还不能完全杜绝氢脆现象,加工性能、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要求,且生产流程长、生产成本高。而采用上引连铸法生产无氧铜管材方面,仍不能生产薄壁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ー种低氧无氧铜管材的制备装置。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ー种低氧无氧铜管材的制备装置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感应熔炼炉(I)、与所述感应熔炼炉(I)的出液ロ连接的中间包(3)以及与所述中间包(3)的出液ロ连接的保温铸造炉(9 );所述感应熔炼炉(I)包括炉盖(Ia)、炉体(Ib )和保护气体输入ロ(Ic);所述保温铸造炉(9)通过铜液转接管(8)与所述中间包(3)连接;在所述保温铸造炉(9)上安装有上引结晶器(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包(3)包括精炼室(6),并且在所述精炼室(6 )内设有一次过滤板(4 )、二次过滤板(5 ),在所述精炼室(6 )上还设有精炼用气入口(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熔炼炉、中间包和铸造炉3级结构,并且在中间包中设有过滤板,可以对铜液进行过滤、除气和脱氧精炼,易于得到含气低、含渣少、含氧量极低的纯净的铜液,易于制备高品质无氧铜管材。由于将熔炼过程和铸造过程分开进行,鋳造炉中铜液温度易于保持长期稳定,有利于稳定鋳造エ艺提高鋳造管坯的致密度和管坯质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參见图1,本技术的低氧无氧铜材料的制备装置括感应熔炼炉I、与所述感应熔炼炉I的出液ロ连接的中间包3以及与所述中间包3的出液ロ连接的保温铸造炉9 ;感应熔炼炉I包括炉盖la、炉体Ib和保护气体输入ロ Ic ;保温铸造炉9通过铜液转接管8与中间包3连接;在保温铸造炉9上安装有上引结晶器10。中间包3包括精炼室6,并且在精炼室6内设有一次过滤板4、二次过滤板5,在精炼室6上还设有精炼用气入口 7。高纯铜在感应熔炼炉I中熔炼为铜液2,进入精炼室6进行精炼,精炼过程中在精炼室中通入氮气和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精炼后的铜液经过转注管8进入保温铸造炉9,通过上引结晶器10铸造成管材11,该管材11可以通过引出装置12引出。权利要求1.一种低氧无氧铜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感应熔炼炉(I)、与所述感应熔炼炉(I)的出液口连接的中间包(3)以及与所述中间包(3)的出液口连接的保温铸造炉(9);所述感应熔炼炉(I)包括炉盖(la)、炉体(Ib)和保护气体输入口(Ic);所述保温铸造炉(9 )通过铜液转接管(8 )与所述中间包(3 )连接;在所述保温铸造炉(9 )上安装有上引结晶器(1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包(3)包括精炼室(6),并且在所述精炼室(6 )内设有一次过滤板(4 )、二次过滤板(5 ),在所述精炼室(6 )上还设有精炼用气入口(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氧无氧铜管材的制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感应熔炼炉、与感应熔炼炉的出液口连接的中间包以及与中间包的出液口连接的保温铸造炉;感应熔炼炉包括炉盖、炉体和保护气体输入口;保温铸造炉通过铜液转接管与中间包连接;在保温铸造炉上安装有上引结晶器。本技术采用熔炼炉、中间包和铸造炉3级结构,并且在中间包中设有过滤板,可以对铜液进行过滤、除气和脱氧精炼,易于得到含气低、含渣少、含氧量极低的纯净的铜液,易于制备高品质无氧铜管材。由于将熔炼过程和铸造过程分开进行,铸造炉中铜液温度易于保持长期稳定,有利于稳定铸造工艺提高铸造管坯的致密度和管坯质量。文档编号C22B15/14GK202517021SQ20122007969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6日专利技术者杨志强, 贺永东 申请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氧无氧铜管材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感应熔炼炉(1)、与所述感应熔炼炉(1)的出液口连接的中间包(3)以及与所述中间包(3)的出液口连接的保温铸造炉(9);所述感应熔炼炉(1)包括炉盖(1a)、炉体(1b)和保护气体输入口(1c);所述保温铸造炉(9)通过铜液转接管(8)与所述中间包(3)连接;在所述保温铸造炉(9)上安装有上引结晶器(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永东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