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燕专利>正文

输液管复圆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3040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输液管复圆管夹,包括“U”形夹片、横“V”形夹块和“U”形夹片端部的互扣齿条,在“U”形夹片的底部设有输液管穿入孔,其特征在于:在“U”形夹片腰部的一侧设有横“N”形夹板,在“U”形夹片腰部的另一侧设有条形孔,“U”形夹片腰部一侧的横“N”形夹板的端部插入“U”形夹片腰部另一侧的条形孔内;所述的横“N”形夹板设两块,两块横“N”形夹板的中线位置与横“V”形夹块的顶端线在一个平面上;所述的条形孔的位置与横“N”形夹板的端部相对应。该输液管复圆管夹,由于增加了两块横“N”形夹板,在松开管夹的同时,可通过两块横“N”形夹板的反向夹持,将夹瘪的输液管自动复圆,使管夹的使用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输液管管夹的改进,具体地说是ー种能够将夹瘪的输液管自动恢复为圆管的输液管复圆管夹
技术介绍
在医院输液过程中,目前,往往在输液架上一次挂上两袋药液,所使用的输液管为“Y”形,在“ Y”形输液管的上端两个分支上均设有管夹,输这一袋药液时,将与这ー袋药液相连通的管夹松开,将与另ー袋药液相连通的管夹夹紫。这种管夹的结构包括“U”形夹片、横“V”形夹块和“U”形夹片端部的互扣齿条,在“U”形夹片的底部设有输液管穿入孔,横“V”形夹块设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在“ U”形夹片的内侧腰部,且两个横“ V”形夹块的顶部相对。当需要夹紧输液管时,用手捏“U”形夹片的两侧,“U”形夹片的两个横“V”形夹块即可夹瘪输液管,与此同吋,“U”形夹片端部的互扣齿条互扣啮合固定,夹瘪了的输液管即可停止滴液。当需要松开输液管吋,用手指打开互扣齿条,“U”形夹片在自身的弾力下张开ロ,“U”形夹片的两个横“V”形夹块即可松开夹瘪的输液管,夹瘪的输液管在自身的张カ下恢复为圆管。这种管夹的不足在于由于输液时间较长,有时要输3-4个小时,甚至于更长,夹瘪的输液管在解除夹持カ以后,夹瘪的输液管往往不能恢复成圆管,甚至仍处于关闭状态,导致输液不能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又需要护理人员人为地反方向捏夹瘪的输液管,帮助夹瘪的输液管恢复为圆管,这显然比较费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松开管夹的同时,能够将夹瘪的输液管自动恢复为圆管的输液管复圆管夹。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输液管复圆管夹,包括“U”形夹片、横“V”形夹块和“U”形夹片端部的互扣齿条,在“U”形夹片的底部设有输液管穿入 し,横“V”形夹块设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在“U”形夹片的内侧腰部,且两个横“V”形夹块的顶部相対,其特征在于在“U”形夹片腰部的一侧设有横“N”形夹板,在“U”形夹片腰部的另ー侧设有条形孔,“U”形夹片腰部一侧的横“N”形夹板的端部插入“U”形夹片腰部另ー侧的条形孔内;所述的横“N”形夹板设两块,两块横“N”形夹板的中线位置与横“V”形夹块的顶端线在ー个平面上;所述的条形孔的位置与横“N”形夹板的端部相对应。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两个条形孔之间的距离为3mm,与输液管的直径一致;所述的两块横“N”形夹板基部之间的距离为4. 5mm,与输液管周长一半的长度相适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Y”形输液管上所使用的管夹相比,由于增加了两块横“N”形夹板,在松开管夹的同时,可通过两块横“N”形夹板的反向夹持,将夹瘪的输液管自动复圆,使管夹的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沿图IA-A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沿图IB- B断面剖视示意图。图4为目前所使用的输液管管夹轴向剖视示意图.图中1、“U”形夹片;2、横“V”形夹块;3、互扣齿条;4、输液管穿入孔;5、横“N”形夹板;6、条形孔。具体实施方式參照图I、图2、图3制作本技术。该输液管复圆管夹,包括“U”形夹片I、横“V”形夹块2和“U”形夹片I端部的互扣齿条3,在“U”形夹片I的底部设有输液管穿入孔4,横“V”形夹块2设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在“U”形夹片I的内侧腰部,且两个横“V”形夹块2的顶部相对,通过两个横“V”形夹块2可把输液管夹瘪,停止输液,其特征在于在“U”形夹片I腰部的一侧设有横“N”形夹板5,在“U”形夹片I腰部的另ー侧设有条形孔6,“U”形夹片I腰部ー侧的横“N”形夹板5的端部插入“U”形夹片I腰部另ー侧的条形孔6内;所述的横“N”形夹板5设两块,两块横“N”形夹板5的中线位置与横“V”形夹块2的顶端线在ー个平面上;所述的条形孔6的位置与横“ N”形夹板5的端部相对应,使横“ N”夹板5能在条形孔6内顺利抽拉。当松开输液管吋,“U”形夹片I在自身的弾力下张开ロ,“U”形夹片I的两个横“V”形夹块2即可松开夹瘪的输液管,同时,两个横“N”形夹板5抽拉,致使两个横“ N”形夹板5的窄端夹持夹瘪的输液管,使夹瘪的输液管恢复为圆管。作为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的两个条形孔6之间的距离为3mm,与输液管的直径一致,当夹瘪的输液管进入两个条形孔6之间限定的横“N”形夹板5之间时,既能反向夹持夹瘪的输液管,又不至于反向将输液管夹瘪,只夹持到输液管复圆的位置;所述的两块横“N”形夹板5基部之间的距离为4. 5mm,与输液管周长一半的长度相适应,当两个横“V”形夹块2的顶部将输液管夹瘪时,两块横“N”形夹板5基部之间的距离不限制输液管的变宽。权利要求1.输液管复圆管夹,包括“U”形夹片(I)、横“V”形夹块(2)和“U”形夹片(I)端部的互扣齿条(3),在“U”形夹片(I)的底部设有输液管穿入孔(4),横“V”形夹块(2)设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在“U”形夹片(I)的内侧腰部,且两个横“V”形夹块(2)的顶部相对,其特征在于在“U”形夹片(I)腰部的一侧设有横“N”形夹板(5),在“U”形夹片(I)腰部的另一侧设有条形孔(6),“U”形夹片(I)腰部一侧的横“N”形夹板(5)的端部插入“U”形夹片(I)腰部另一侧的条形孔(6)内;所述的横“N”形夹板(5)设两块,两块横“N”形夹板(5)的中线位置与横“V”形夹块(2)的顶端线在一个平面上;所述的条形孔(6)的位置与横“N”形夹板(5)的端部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液管复圆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条形孔(6)之间的距离为3mm ;所述的两块横“N”形夹板(5)基部之间的距离为4. 5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输液管复圆管夹,包括“U”形夹片、横“V”形夹块和“U”形夹片端部的互扣齿条,在“U”形夹片的底部设有输液管穿入孔,其特征在于在“U”形夹片腰部的一侧设有横“N”形夹板,在“U”形夹片腰部的另一侧设有条形孔,“U”形夹片腰部一侧的横“N”形夹板的端部插入“U”形夹片腰部另一侧的条形孔内;所述的横“N”形夹板设两块,两块横“N”形夹板的中线位置与横“V”形夹块的顶端线在一个平面上;所述的条形孔的位置与横“N”形夹板的端部相对应。该输液管复圆管夹,由于增加了两块横“N”形夹板,在松开管夹的同时,可通过两块横“N”形夹板的反向夹持,将夹瘪的输液管自动复圆,使管夹的使用更加方便。文档编号A61M5/14GK202569060SQ20122024126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孔燕, 赵华, 张春红, 王芳, 于艳丽 申请人:孔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输液管复圆管夹,包括“U”形夹片(1)、横“V”形夹块(2)和“U”形夹片(1)端部的互扣齿条(3),在“U”形夹片(1)的底部设有输液管穿入孔(4),横“V”形夹块(2)设两个,分别对称的固定在“U”形夹片(1)的内侧腰部,且两个横“V”形夹块(2)的顶部相对,其特征在于:在“U”形夹片(1)腰部的一侧设有横“N”形夹板(5),在“U”形夹片(1)腰部的另一侧设有条形孔(6),“U”形夹片(1)腰部一侧的横“N”形夹板(5)的端部插入“U”形夹片(1)腰部另一侧的条形孔(6)内;所述的横“N”形夹板(5)设两块,两块横“N”形夹板(5)的中线位置与横“V”形夹块(2)的顶端线在一个平面上;所述的条形孔(6)的位置与横“N”形夹板(5)的端部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燕赵华张春红王芳于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孔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