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状制件的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496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板状制件的成形方法,该成形方法包括将一种板材拉延为上下错开的两个板面,沿两个板面的连接处形成凹槽,其中,沿两个板面的连接处形成凹槽的方法包括通过对所述板材的拉延在较低的板面上形成储料包,然后再对两个板面的连接处进行整形。由于在对位于板状制件的上板面与下板面的连接处进行侧整形以形成凹槽之前,通过拉延在较低的板面上形成储料包,因而,由于储料包的存在,从而克服了凹槽部分材料有限的缺陷,在侧整形时,储料包所包含的材料会随侧整形模块的运动而流向凹槽,从而即便形变较大,也不会出现漏孔而使制件报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板状制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一般用作设备的外壳零件。在 生产加工中,常常采用冲压或拉延的工艺方法,然而,在某些板状制件中, 该板状制件具有上下错开的两个板面,而且在这两个板面的连接处还具有凹 槽,由于该凹槽向内凹入,因而难以在对该制件的拉延或冲压工序中一次成 形, 一种典型板状制件的例子为汽车的顶盖,即汽车车厢顶部的盖板。汽车的顶盖为汽车的重要部件。从设计角度来说, 一方面,为安全起见, 要求汽车顶盖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尤其是当汽车翻滚时能足以保护汽车 车厢内乘客的安全;另一方面,由于汽车顶盖与车身一起构成整个汽车的外 部形状,在很大程度上对汽车的外形美观程度具有较大的影响,因而要求汽 车顶盖与车身平滑过渡,以使汽车具有较佳的视觉感受并能尽量减少行驶时产生的空气阻力。在两厢汽车的顶盖中,汽车顶盖常常为上下错开的两个板面,下板面一 般与汽车的后尾门相配合,而且在该下板面上还具有凹槽,以避免开关后尾 门时,后尾门与汽车顶盖产生干涉或碰撞。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汽车 顶盖具有上下错开的两个板面,即上板面1和下板面2,沿上板面1和下板 面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状制件的成形方法,该成形方法包括将一种板材拉延为上下错开的两个板面,对两个板面的连接处进行侧整形,沿两个板面的连接处形成凹槽,其特征在于,在对两个板面的连接处进行侧整形前,先在较低的板面上形成储料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龙媒张玉欣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