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轧钢机接收棒料并将其输送到收集和卸放装置的系统,这种类型的系统提供有如下设备:与至少一个前行棒料定长切割装置(CVC)相联的不同通道上的棒料变向装置;与至少一个棒料接收和卸放装置组相联的至少一个棒料制动装置(FC),所述接收和卸放装置组带有至少两个彼此相邻的装置,带有棒料接收与卸放到下面的转换盘(PR)的装置(T1,T2),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料接收和卸放组(T)包括至少三个棒料接收和卸放装置(T1,T2,T3),彼此相邻,基本上相互平行;所述棒料变向装置包括可移动导向装置,可以按顺序交替地将输入的棒料循环导向到所述每台棒料接收和卸放装置(T1,T2,T3)的相应料槽,这样,在第一棒料接收和卸放装置(T1)完成和/或结束了棒料卸放的同时,最后一个棒料接收和卸放装置(T3)则处于准备接收新的棒料为止,而中间料槽(T2)则正在接收棒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轧钢机上连续接收棒料并将其输送到收集和卸放装置 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符合主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定义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棒料是指任何类型的金属轧制型材,因此,也可以 是线材或棒材或型材。领域所述领域实际上涉及生产金属棒料的热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都知道,通过热轧机来生产棒料,在轧钢机组轧制之后,进 行快速切割连轧棒料作业,棒料实际上被导向到两个相联的平行料槽上,这 两个料槽交替工作,通过各自尾部制动/棒料制动机构(己有技术),制动向前 行进的棒料,并将其卸放到下方的冷却板上,棒料从冷却板处被逐步送到包 装线上进行包装。因此,这个解决方案实际上提供了两个料槽,这样通过交替运行,在其 中一个料槽接收棒料的同时,另一个料槽则将其卸放,反之则亦然。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实际上可以明确如下,即,按照这种方法, 棒料生产速度受到限制,这是一个无法克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却是由于所 述两个料槽的交替运行所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已经采取了多种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使用多对 料槽,在上游使用其它的变向装置,这样,就构成了多个棒料接收、制动和卸放线,每条线都涉及到使用所述多个带有料槽的接收装置。在0fficineMeccanicheDanieli名下申请的IT1010454号专利文件中,就提出了上述解 决方案的示例,即关于棒料从轧制机上以非常高的速度进行传送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这个装置包括一个四料槽或更多料槽,按固定尺寸切割而成的棒 料依次顺序到达所述料槽内。这种解决方案很复杂,而且需要将轧制作用分 流到两个通路上,每个通路又包括一个双料槽(一共四个),或者三个通路, 每个也包括一个双料槽(一共六个)等。因此,该解决方案变得特别复杂, 而且重要的是,难以处理。另外,人们还提出了其它解决方案,包括采用两个料槽装置,其中每个 料槽装置包括多个通道,能够依次接收所述棒料。这种解决方案在SIMAC S.p.A于1997年1月21日提出的意大利专利申请文件n. UD97A000007中有 说明,所述解决方案提供了两个转鼓,每个转鼓装有两对相对布置的料槽。还提供了一种改进的解决方案,其中通过四个料槽来向两个转鼓输送棒 料,每个转鼓都有两对四个料槽,相对布置,这在SIMAC S.p.A提出的 IT-A-1127813号专利申请文件中有介绍。然而,所有这些解决方案都受到成对布置的料槽装置的限制,这种布置 只能是成对棒料翻番来提高速度,但是,除此之外,又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处 理难度和复杂性,另外,所造成的这种更大不便构成了无法克服的速度限制 问题,工厂产量如果想要翻番必须最终付出成倍的生产成本。此外,人们都知道,如果采用两个料槽装置且以40m/sec的速度接收棒 料,则必须切割和接收长度不小于90-100m的棒料,因为所述时间限制使得 每根棒料的接收、制动和卸放需一个接一个的依次进行。另外,人们还知道, 使用非常长的装置还必须拥有非常庞大和较长的装置(因此,安装这些设备 的厂房也必须更大更长),费用则会更高。如果棒料为100m,那么这些棒料 就必须要求料槽装置和冷却板的长度相等,结果处理难度就会更大。还有, 人们也知道,小直径(例如6-10mm)的甚长棒料是可以处理的和可操作的, 但难度很大,且很容易出现缠结。专利技术范围本专利技术范围是指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解决办法,而且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不会产生更大的负担,不会降低可靠性,最终不会出现实质上的操作不便 等问题-提高功能和效率;-增加设备性能,目的是可以以更高的速度生产,同时又不需增加冷却 板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生产非常短的棒料,正如大家所 知,采用传统设备很难处理非常短的棒料,采用成对料槽,从而可以交替接 收棒料,分别按顺序进行棒料接收、制动和卸放。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专利技术特性的确认所述问题可以通过主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内容来解决。所述各个权利要求提出了有益的最佳解决方案,从而可以提供最佳功能。优点按照这种方式,其优点是 -提高功能和效率;-增加设备性能。事实上,采用两台棒料接收和卸放装置,棒料向前行进的允许速度可以达到40m/sec,此外,如果使用三个彼此相邻的装置,其中每个每次可以接 收和卸放一根棒料,速度则可以达到60m/sec以上(70/80m/sec),因为每台 装置都可相当程度的简化,增加了可利用的时间,从而可以接收、制动和卸 放相应棒料到冷却板以及下方的横向传输装置。采用这种方案,还可以接收更短的棒料,例如50-60m,因为按顺序接收、 制动和卸放的时间更长。在这种情况下,棒料的接收、制动以及将其卸放到 冷却板的时间就可以大大縮短,减少了整个装置的操作不便现象,而且可以 保持产量不变。此外,人们都知道,较短棒料的处理比较简便,而且产生缠结的危险也当然,采用这种解决方案后,也可以同时高速接收、制动和卸放双轧制线丝/棒料(如IT-A-83489A/88专利说明书中所述的SPLIT轧制或通过一个 双丝轧制机组),以及使用带有双料槽的三转鼓每次卸放一根棒料到冷却板上 (即每个转鼓设置两对相对布置的料槽),如在SIMAC S.p.A.申请的 UD97A000007专利技术专利文件中所述那样。当然,如果实施三台彼此相邻的料槽装置,那么,无疑只有其中两台可 以用于以较低速度向前推进,正如处理较大直径的棒料时所出现的那样。事 实上,人们都知道,采用相同类型的轧钢机时,退出速度是不同的。型材尺 寸越小,速度越快,而型材尺寸越大,速度则会降低。很显然,采用这种方 法,轧钢机的多用性会更大、速度更快,体积更紧凑。最佳解决方案说明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最佳解决方案来进一步介绍本专利技术,附图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新的棒料接收装置正面示意图,该装置带有三个相邻的装置(T1, T2, T3),分别带有多个接收料槽(cn),用来将棒料卸放到下面的冷却板和传 送机(PR)上,在所述传送机上有四个料槽(cn),这四个料槽成直角形式布 置在转鼓上,从而可以交替接收各个棒料,每次一根棒料1,2,3 (成单纵列 送进)。图2为一张不同于图1的另一种布置的示意图,所示接收料槽成对布置, 且彼此相对,每个转鼓可以双倍连续接收棒料l-2, 3-4, 5-6。图3为图2的另一种不同布置方法,每个料槽中接收的棒料可以不同 1B-1A, 2B-2A, 3B-3A。图4为根据图1所示解决方案的棒料接收和卸放各个阶段示意图A), B), C), D), E)。图5为装置部分的平面图,示出了棒料切割成一定长度,并分别导向三 个接收、制动和卸放装置(Tl, T2, T3)的各个料槽(cn)中。图5A, 5B, 5C示出了图5所示装置各个相应部分的剖面图。 图6为图5所示方案的透视图。图7和图8提供了采用一种不旋转料槽系统的其它选择方案。本专利技术结合附图的具体说明根据附图,可以看到,本专利技术实际上包括一个棒料接收和卸放组(T),由 三个棒料接收和卸放装置(T1, T2, T3)组成。在此装置的上游,分别设有切 割和传送装置,主要包括i. 一个上游水平变向装置(Z),该装置设两个位置,可以将棒料交替导 向剪切机切刀的左边和右边,所述剪切机使用了已知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轧钢机上接收棒料并将其输送到收集和卸放装置上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与下述设备相联的不同通路上的棒料变向装置-至少一个向前行进棒料的定长切割装置(CVC):-至少一个棒料接收和卸放组,带有至少两台彼此相邻的装置,后者又带有棒料接收和卸放机构(T1,T2),可将棒料卸放到下面的转换盘(PR)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料接收和卸放组(T)包括了至少三个棒料接收和卸放装置(T1,T2,T3),相互邻近,并基本上彼此平行;-所述棒料变向装置包括可移动的导向装置,可以按先后顺序交替地将进入的棒料不断地导向到所述其中一个棒料接收和卸放装置(T1,T2,T3)的相应料槽(cn),这样,在第一(T1)装置完成了和/或结束了棒料的卸放,最后一台(T3)装置正好准备接收新的棒料,而中间的那台(T2)装置则正在进行棒料的接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雷德里克卡斯特莱尼,
申请(专利权)人:SMS米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