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箱柱-混凝土梁节点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45401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01:38
钢箱柱-混凝土梁节点施工方法,钢箱柱加工制作,预埋钢柱定位螺栓,钢柱吊装定位,钢柱内混凝土浇筑及养护,钢柱外混凝土浇筑,节点处框架梁底模安装,节点处框架梁钢筋与钢箱柱焊接,框架梁钢筋绑扎安装,框架梁侧模安装,框架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适用于混合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框架柱-钢箱柱-混凝土框架梁节点施工,具有施工简单、快捷、易于掌握,转换节点结构整体性好,施工综合费用低等特点,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国际专利分类专利分类E04B—般建筑物构造技术,尤其是建筑混合结构特殊节点施工
中的混凝土结构转换为钢结构混凝土柱的。
技术介绍
公知技术中,随着混合结构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公共建筑中的广泛应用,由混凝土框架转换为钢结构的混合结构出现渐多,而其转换节点施工是决定整个结构施工质量的关键。目前混凝土框架转换为钢结构的转换节点主要传统做法是 I、采用混凝土柱顶预埋高强螺栓或预埋件,通过钢柱与预埋螺栓的栓接或与预埋件焊接从柱实现结构转换,此法对预埋高强螺栓或预埋件要求高,过渡节点的整体性也不太好;2、通过在钢柱上焊接螺纹套筒,凝土梁内主筋头加工螺纹与其连接实现钢柱-混凝土梁过渡节点转换,此法施工干扰大、不易实现准确过渡,施工质量难以确保;3、通过在钢柱上焊接一定长度的劲钢牛腿伸入混凝土梁内实现钢柱-混凝土梁过渡节点转换,此法大大增加用钢量,工程造价高。相关专利申请公开较少,如专利申请200810024353混凝土的梁柱节点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梁底模板支设、梁钢筋绑扎、梁内密目钢丝网绑扎、梁侧模板和顶板模板支设、顶板钢筋绑扎、板内密目钢丝网绑扎、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顶板混凝土浇筑和混凝土养护。又如,专利申请200910083233 —种型钢混凝土柱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结构
由型钢混凝土柱(I)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梁(2)组成;其特征在于梁中纵筋⑶通过钢套管⑷与型钢混凝土柱⑴连接在一起,钢套管⑷与梁中纵筋(3)螺纹连接,梁中节点区密布间距为50-80mm箍筋(5)。尚未发现能够实用的改进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实用的,该工法能够实现结构的顺利转换和有效过渡。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钢箱柱加工制作,预埋钢柱定位螺栓,钢柱吊装定位,钢柱内混凝土浇筑及养护,钢柱外混凝土浇筑,节点处框架梁底模安装,节点处框架梁钢筋与钢箱柱焊接,框架梁钢筋绑扎安装,框架梁侧模安装,框架梁柱节点混凝土烧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周圈封闭式密目钢丝网阻挡混凝土向四周外溢,节约了高强度混凝土用量。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浇捣时间,避免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形成冷缝,还可防止梁柱节点处出现裂缝,施工简便,可以广泛的用于建筑结构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 :施工方法依次为,钢箱柱加工制作,预埋钢柱定位螺栓,钢柱吊装定位,钢柱内混凝土浇筑及养护,钢柱外混凝土浇筑,节点处框架梁底模安装,节点处框架梁钢筋与钢箱柱焊接,框架梁钢筋绑扎安装,框架梁侧模安装,框架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 具体施工工艺还包括沿柱中心线对面开2个200X200mm方洞用于钢柱柱脚砼浇筑;柱中截面梁接位置两块扣劲肋2t = 30mm放在两排钢筋中间位置,中心开直径400mm圆孔;连接板与钢柱连接,厚度> 30mm,钢板长度同所在面柱宽,宽度不小于要搭接焊的梁内最大主筋5d,梁内上、下部钢筋分别搭接,采用两面焊焊接在连接钢板的上下两面;柱脚板中心开400X400mm孔用于柱脚二次灌浆;柱脚二次灌浆采用C40砼掺微膨胀剂。通过钢箱柱内腔填充混凝土,外包钢筋混凝土,实现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向钢箱柱的有效过渡;利用混凝土框架梁中钢筋与钢箱柱加劲板焊接形成混凝土框架梁与钢箱柱固定连接;同时浇筑钢箱柱外包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部位混凝土。通过混凝土框架结构向钢结构过渡连接部位的整体施工,实现混凝土框架结构向钢结构的顺利转换。本实施例在工作时,应用CAD三维建模技术,优化钢柱加劲板与框架梁钢筋精确定位排布,提高钢箱柱加工制作的准确性。通过焊接工艺评定,确定准确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科学的焊接方法,有效保证了转换节点部位不同强度钢材的连接质量;合理编排焊接顺序,解决了转换节点部位密集钢筋与钢箱柱加劲板可靠焊接的可施性;钢箱柱底部灌浆与内部混凝土同步施工、钢箱柱外部包柱混凝土与框架梁混凝土整体浇筑,有效消除了结构冷缝,结合梁钢筋与钢箱柱的可靠连接、钢箱柱内外栓钉与框架梁柱混凝土的可靠连接,使转换节点部位结构整体性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周圈封闭式密目钢丝网阻挡混凝土向四周外溢,节约了高强度混凝土用量。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浇捣时间,避免高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的邻接面形成冷缝,还可防止梁柱节点处出现裂缝,施工简便,可以广泛的用于建筑结构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施工技术适用于混合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框架柱-钢箱柱-混凝土框架梁节点施工,具有施工简单、快捷、易于掌握,转换节点结构整体性好,施工综合费用低等特点,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钢箱柱加工制作,预埋钢柱定位螺栓,钢柱吊装定位,钢柱内混凝土浇筑及养护,钢柱外混凝土浇筑,节点处框架梁底模安装,节点处框架梁钢筋与钢箱柱焊接,框架梁钢筋绑扎安装,框架梁侧模安装,框架梁柱节点混凝土烧筑。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通过钢箱柱内腔填充混凝土,外包钢筋混凝土,实现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向钢箱柱的有效过渡;利用混凝土框架梁中钢筋与钢箱柱加劲板焊接形成混凝土框架梁与钢箱柱固定连接;同时浇筑钢箱柱外包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部位混凝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沿柱中心线对面开2个200 X 200mm方洞用于钢柱柱脚砼浇筑;柱中截面梁接位置两块扣劲肋2t = 30mm放在两排钢筋中间位置,中心开直径400mm圆孔;连接板与钢柱连接,厚度> 30mm,钢板长度同所在面柱宽,宽度不小于要搭接焊的梁内最大主筋5d,梁内上、下部钢筋分别搭接,采用两面焊焊接在连接钢板的上下两面;柱脚板中心开400X400mm孔用于柱脚二次灌浆;柱脚二次灌浆采用C40砼掺微膨胀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应用CAD三维建模技术,优化钢柱加劲板与框架梁钢筋精确定位排布,提高钢箱柱加工制作的准确性。通过焊接工艺评定,确定准确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科学的焊接方法,有效保证了转换节点部位不同强度钢材的连接质量;合理编排焊接顺序,解决了转换节点部位密集钢筋与钢箱柱加劲板可靠焊接的可施性;钢箱柱底部灌浆与内部混凝土同步施工、钢箱柱外部包柱混凝土与框架梁混凝土整体浇筑,有效消除了结构冷缝,结合梁钢筋与钢箱柱的可靠连接、钢箱柱内外栓钉与框架梁柱混凝土的可靠连接,使转换节点部位结构整体性大大提高。全文摘要,钢箱柱加工制作,预埋钢柱定位螺栓,钢柱吊装定位,钢柱内混凝土浇筑及养护,钢柱外混凝土浇筑,节点处框架梁底模安装,节点处框架梁钢筋与钢箱柱焊接,框架梁钢筋绑扎安装,框架梁侧模安装,框架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适用于混合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框架柱-钢箱柱-混凝土框架梁节点施工,具有施工简单、快捷、易于掌握,转换节点结构整体性好,施工综合费用低等特点,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文档编号E04G21/00GK102808511SQ20111014552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日专利技术者何政, 冯欣, 瘳文江, 王双喜, 符正岳, 金陆兵, 吴召彬, 于佳, 朱成彗, 缪建国, 王成军, 赵建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钢箱柱?混凝土梁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是:钢箱柱加工制作,预埋钢柱定位螺栓,钢柱吊装定位,钢柱内混凝土浇筑及养护,钢柱外混凝土浇筑,节点处框架梁底模安装,节点处框架梁钢筋与钢箱柱焊接,框架梁钢筋绑扎安装,框架梁侧模安装,框架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政冯欣瘳文江王双喜符正岳金陆兵吴召彬于佳朱成彗缪建国王成军赵建雷段海滨毛永强张瑜李强戴述刚鲁统
申请(专利权)人: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