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截污管集中转输初雨水的截流调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45337 阅读:3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截污管集中转输初雨水的截流调蓄系统,设置在多条不同的合流管上,包括设置在每根合流管上的截流井,所述截流井具有一延伸到污水厂的污水截流管、一与河道贯通的排水口、一与合流管贯通的入水口;其中,所述调蓄系统还包括:调蓄管、初雨截流管和设置在所述截流井内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入水口和所述排水口之间以在所述截流井内形成靠近所述入水口一侧的入水区与靠近所述排水口一侧的排水区;所述初雨截流管一端贯通连接于所述排水区,另一端贯通连接于所述调蓄管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截流效果,将截流的旱流污水截入污水处理厂、雨水截入调蓄管,减少河道污染,同时提高城市排水调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排水
,尤其涉及ー种利用截污管集中转输初雨水的截流调畜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废水的排放,很多城市的河道被严重污染,这ー现象在全国带有普遍性。为了防止河道污染,需收集初期 雨水及旱流污水,常见手段是在向河道排水前进行污水截流,但由于沿岸截流管道能力有限,雨天容易产生溢流,使得河道受到严重污染。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カ于开发ー种方便、可实施的合流制管网旱流污水及初期雨水截流调蓄系统,大大提高截流效果,将截流的旱流污水截入污水处理厂,并利用现状截污管集中截流初期雨水进入初雨调蓄设施,減少河道污染,同时提高城市排水调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方便、可实施的利用截污管集中转输初雨水的截流调蓄系统,大大提高截流效果,将截流的旱流污水截入污水处理厂、雨水截入调蓄管,減少河道污染,同时提高城市排水调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利用截污管集中转输初雨水的截流调蓄系统,设置在多条不同的合流管上,包括设置在每根合流管上的截流井,所述截流井具有一延伸到污水厂的污水截流管、一与河道贯通的排水ロ、一与合流管贯通的入水ロ ;其中,所述调蓄系统还包括调蓄管、初雨截流管和设置在所述截流井内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入水口和所述排水ロ之间以在所述截流井内形成靠近所述入水ロー侧的入水区与靠近所述排水ロー侧的排水区;所述初雨截流管一端贯通连接于所述排水区,另一端贯通连接于所述调蓄管内;所述过滤层包括设置在所述截流井上部的挡板、设置在所述截流井下部的溢流堰和设置在所述挡板与溢流堰之间的过滤网,所述挡板和所述溢流堰为平行错开设置。较佳的,所述调蓄管为ー根,不同合流管上的所述截流井通过所述初雨截流管并联到所述调蓄管上。较佳的,每个所述截流井配套ー根所述调蓄管,所述截流井通过所述初雨截流管单独连接到配套的所述调蓄管上。较佳的,所述截流井通过所述污水截流管串联连接于相邻所述截流井。较佳的,所述截流井的污水截流管直接连接所述污水厂。较佳的,所述排水ロ处设置有防汛闸门,所述初雨截流管与所述截流井连接处设置有油压雨水闸门。较佳的,所述初雨截流管上设置有消力井。较佳的,所述挡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过滤网为半圆筛网。较佳的,所述通孔上靠排水区ー侧设置有拍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截流调蓄系统设置在各个合流管上,将合流管输送来的污水等经截流井拦截后收集。旱季截流井截流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雨季时初雨经溢流堰溢流后进入初雨截流管汇集于调蓄管内,暴雨后期超出调蓄能力的后期雨水排放河道。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大程度的实现整个排水系统的调蓄功能,更加有利于城市的排水调蓄,进ー步提高城市防涝能力和减低河道污染,可以发挥更大环境效益,且运行管理方便。进ー步的,将不同合流管上的所述截流井通过所述初雨截流管并联到同一根调蓄管上,将污水截流管串联连接于相邻所述截流井上,实现将不同合流管灵活的结合在一起。 所述过滤层的半圆筛网具有ニ维过滤功能,可拦截漂浮物质、悬浮物质、沉积物质;采用溢流堰前进行过滤,垃圾经截流污水管进入污水厂,可減少垃圾清理工作量;通过尼龙毛刷可对网孔板进行强制性清理、筛网呈现180°半圆形状,与栅条网比较多出60%以上过滤面积;溢流堰和半圆筛网可根据情况调整设置方向,便于与现状合流管结合设置,更利于截流污水及初期雨水,减小占地面积。本专利技术采用油压雨水闸门,对控制初雨溢流及河道水倒灌有着很好的效果,克服了传统闸门容易损坏且难以快速开关,导致管道上游溢流,影响污水收集及雨季排水的缺陷。同时,安装了上述部件的截流井,还可利用截流井排水区蓄水,然后开启初雨截流管闸门,定期冲洗调蓄管,既减少工作量又便于维护调蓄管运行;或开启污水截流管闸门,定期冲洗半圆筛网,既減少工作量又便于维护过滤层的性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置灵活,设备少且流量稳定,可充分结合现状截污管进行旱流污水转输及初雨截流,減少新建初雨收集管道系统,減少入流井设置。解决合流制管网初雨污染河道的难题同时提高城市防涝能力,且能够保证管网运行及河道防汛的正常功能情况下,发挥最大环境效益,运行管理方便。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ー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单个截流井与调蓄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I、附图3和附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例ー种利用截污管集中转输初雨水的截流调蓄系统,设置在多条不同的合流管2上,包括设置在每根合流管上的截流井3,截流井3具有一延伸到污水厂6的污水截流管31、一与河道贯通的排水ロ 33、一与合流管2贯通的入水ロ 32。其中,所述调蓄系统还包括调蓄管I、初雨截流管4和设置在截流井3内的过滤层7,过滤层7设置在入水ロ 32和排水ロ 33之间以在截流井3内形成靠近入水ロー侧的入水区34与靠近排水ロー侧的排水区35 ;初雨截流管4 一端贯通连接于排水区35,另一端贯通连接于调蓄管I内。具体的,如附图I、附图3和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选用ー根调蓄管1,不同合流管2上的截流井3通过初雨截流管4并联到调蓄管I上;初雨截流管4上设置有消力井5 ;截流井3通过污水截流管31串联连接于相邻截流井,最后汇集连接到污水厂6内;排水口 33处设置有防汛闸门36,初雨截流管4与截流井3连接处设置有油压雨水闸门41。为进一歩优化过滤效果,提高工作效率,结合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的过滤层包括设置在截流井3上部的挡板71、设置在截流井3下部的溢流堰73和设置在挡板71与溢流堰73之间的过滤网72 ;挡板71和溢流堰73为平行错开设置,挡板71上开设有通孔 74,通孔上靠排水区一侧设置有拍门(图中未标出),过滤网72为半圆筛网。当过滤网72堵塞和/或入水区34水位过高时,可以通过通孔74将入水区34的水导入排水区35,进行排放或对排水区35进行蓄水,然后倒灌入入水区34,反向冲刷过滤网来达到清洗过滤网的目的,垃圾可以通过污水截流管等清理出截流井3。示例性的,本实施例是这样应用的本实施例的截流调蓄系统设置在各个合流管上,将合流管输送来的污水等经截流井拦截后收集。如旱季时,截流井直接截流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雨季吋,初雨经溢流堰溢流后进入初雨截流管汇集于调蓄管内,暴雨后期超出调蓄能力的后期雨水经过滤层过滤后排放到河道;当调蓄管和/或过滤网需要清洗时,可利用截流井排水区蓄水,然后开启初雨截流管闸门,定期冲洗调蓄管,既减少工作量又便于维护调蓄管运行;或开启污水截流管闸门,定期冲洗过滤网,既減少工作量又便于维护过滤层的性能。可见,通过本实施例的应用,可以更大程度的实现整个排水系统的调蓄功能,更加有利于城市的排水调蓄,进ー步提高城市防涝能力和减低河道污染,可以发挥更大环境效益,且运行管理方便;进ー步的将不同合流管上的所述截流井通过所述初雨截流管并联到同一根调蓄管上,将污水截流管串联连接于相邻所述截流井上,实现将不同合流管灵活的结合在一起,如遇局部地区暴雨内涝问题,可以及时调用其他截流井加速排水调蓄,进ー步提高城市防错能力。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截污管集中转输初雨水的截流调蓄系统,设置在多条不同的合流管上,包括设置在每根合流管上的截流井,所述截流井具有一延伸到污水厂的污水截流管、一与河道贯通的排水口、一与合流管贯通的入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系统还包括:调蓄管、初雨截流管和设置在所述截流井内的过滤层,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入水口和所述排水口之间以在所述截流井内形成靠近所述入水口一侧的入水区与靠近所述排水口一侧的排水区;所述初雨截流管一端贯通连接于所述排水区,另一端贯通连接于所述调蓄管内;所述过滤层包括设置在所述截流井上部的挡板、设置在所述截流井下部的溢流堰和设置在所述挡板与溢流堰之间的过滤网,所述挡板和所述溢流堰为平行错开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显忠谢勇张善发丁蓟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