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鉴定水稻低植酸突变体zju-lpa3杂交后代基因型的引物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44918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鉴定水稻低植酸突变体zju-lpa3杂交后代基因型的引物及方法,该引物碱基序列如SEQ?ID?NO.2~4所示,该方法包括:(1)提取水稻样品苗期叶片总DNA;(2)以所述总DNA为模板,利用所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凝胶电泳分离、染色后拍照成像;(3)根据成像结果,判断水稻样品的基因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引物为基因功能性引物,因此,不存在遗传上的交换,也不需要表型的进一步验证;可以对大量zju-lpa3杂交后代群体进行筛选,并且可在苗期对其叶片进行检测,从而准确高效鉴定出含水稻低植酸基因ZJU-LPA3的LPA水稻材料,加快LPA水稻育种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物工程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植酸,即肌醇-六磷酸,是禾谷类种子中含磷最丰富的化合物,占到种子干重的I %以上,占种子全磷量的75. O ± 10 %。植酸通常与Zn2+、Ca2+、Fe3+等金属阳离子 螯合成植酸盐,并与蛋白进ー步形成球状复合体,沉积在禾本科作物籽粒的糊粉层中。由于人和非反刍动物(猪、鸡、鱼等)体内不含植酸酶,食物中的植酸难以被消化利用,即降低了磷元素的有效吸收,也影响微量元素、蛋白质和淀粉的生物有效性。因此,植酸是ー种典型的抗营养因子。此外,植酸随动物粪便排泄到环境中,极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在饲养业发达的国家尤为严重;另ー方面为了满足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饲料中往往要额外添加有机磷或骨粉等,提高了饲养成本。因此,降低作物种子中植酸的含量日益成为育种学家、营养学家和环境学家关注的焦点。运用理化诱变和基因工程技木,创制种子中植酸含量下降的低植酸(LPA)作物,可从源头上解决上述问题。迄今,国内外学者已从水稻、大豆、玉米、大麦、小麦等作物中获得了ー批LPA突变体,培育出了ー些LPA作物新品种,如在大麦中已育成和推广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物,其特征在于,正向引物为ZW3F和ZW4F,反向引物为ZW3R;ZW3F:5’?AATTAACGGCTTGTAAAACGTG?3’ZW4F:5’?GGTTCCCACTCGGTATGCG?3’;ZW3R:5’?ACGATGGTTGTTTGGGTCTTG?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庆尧赵海军谭瑗瑗刘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