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桨及应用该搅拌桨的自动控温搅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2935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5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搅拌桨及应用该搅拌桨的自动控温搅拌器。一种搅拌桨,包括搅拌轴、桨叶组及桨叶组固定架,桨叶组固定架与桨叶组中部相固定,搅拌轴贯穿桨叶组固定架边缘处与桨叶组通过齿轮传动方式连接。桨叶组固定架包括上下两个相同的镂空的固定盘,桨叶组固定于上、下固定盘之间。齿轮传动方式连接,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高,传动准确可靠。搅拌轴偏中心设置,有利于容器容纳被加热物料的容器,并且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消除安全问题。应用该搅拌桨的自动控温搅拌器,具备自动搅拌功能,使加热介质温度的均匀,同时加快热量传递速度,进而保证传导给被加热物料热量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浴或油浴加热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搅拌桨及应用该搅拌桨的自动控温搅拌器
技术介绍
在医药卫生、轻工食品、石油化工、生物工程、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测试、分析、合成等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以及在大专院校实验室、科研单位中进行物质控温加热实验或研究时,往往需要使用到水浴或油浴加热装置对物质进行加热处理。传统的水浴或油浴加热装置多采用电热管作为热源,用温度计测温的方式。电热管多采用浸入式加热方式,不仅存在耗电量大,电能的利用率低,加热管容易烧坏爆裂,使 用寿命短,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并且加热管在断开电源后,还会产生余热使加热介质的温度升高,不易准确控制温度。此外,上述水浴或油浴加热装置只有加热功能,不具备自动搅拌功能,在加热过程中往往仅依靠加热介质温度的自然扩散,容易造成温度传导不均。有的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另外架设搅拌桨,有的是加一个小的搅拌器或加一个小的拨板,在局部搅拌或拨动,不能准确控制温度。并且电机直接带动搅拌桨的搅拌轴运动,搅拌轴位于水浴或油浴容器的中央位置,被加热物料容器不好放置,操作人员不便于对被加热物料进行操作,并且存在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浴或油浴的搅拌桨,及应用该搅拌桨具有自动控温功能的搅拌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搅拌桨,包括搅拌轴、桨叶组,还包括桨叶组固定架,所述的桨叶组固定架与所述的桨叶组相固定,所述的搅拌轴贯穿桨叶组固定架与桨叶组连接。上述的桨叶组固定架与所述的桨叶组的中部相固定,所述的搅拌轴贯穿所述的桨叶组固定架的边缘处与桨叶组相连接。上述的搅拌轴贯穿所述的桨叶组固定架与所述的桨叶组通过齿轮传动方式相连。上述的浆叶组包括一组桨叶及位于桨叶外周并与各桨叶相连的齿轮片,所述的搅拌轴的下端部设有与所述的齿轮片相啮合的齿轮。上述的桨叶为3-6片。上述的桨叶组固定架包括上下两个相同的镂空的固定盘,所述的浆叶组固定于上、下固定盘之间。上述的固定盘包括圆环板及位于圆环板内并与所述的圆环板相连的十字形架板,搅拌轴贯穿圆环板,所述的圆环板的外圆直径略大于齿轮片与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之和。一种自动控温搅拌器,包括机箱、加热装置、容器、电机、设于机箱内的电机电源及与机箱相固定的电机固定架,机箱设有容置槽,加热装置设于容置槽底部,容器放置于容置槽内并与加热装置接触,电机与电机电源相连并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于容器上方,电机输出轴连接有搅拌桨轴,其中还包括如上述的搅拌桨,搅拌桨设于容器内,搅拌桨的搅拌轴与搅拌桨轴可拆卸连接。上述的自动控温搅拌器,还进一步包括设于机箱内与加热装置相连,用于控制加热装置的温控器和时间控制器。上述的一种自动控温搅拌器,其温控器的操作面板和时间控制器的操作面板位于机箱正面的操作台面上,机箱正面的操作台面上还设有电源开关及指示灯,机箱的背面设置有电源插座、保险管、外温探头接口及内外探头转换开关,容器内设有内温探头。上述的一种自动控温搅拌器,在所述的容器与容置槽侧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地,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电磁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搅拌桨与桨叶组通过齿轮传动方式连接,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高,传动准确可靠,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2、搅拌轴贯穿固定盘边缘处的圆环板,搅拌轴偏中心设置,有利于容器容纳被加热物料的容器,并且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消除安全问题;3、浆叶组固定于上、下镂空的固定盘之间,可以一定程度上隔离桨叶,保障桨叶转动时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固定盘是镂空形式,不影响桨叶转动使加热介质温度均匀的效果;4、自动控温搅拌器,由于应用了搅拌桨,具备自动搅拌功能,使加热介质温度的均匀,同时加快热量传递速度,进而保证传导给被加热物料热量均匀;5、加热装置为电磁炉,功率大,加热速度快,配合温控器和时间控制器使用,能确保准确控制温度;电磁炉不与加热介质直接接触,避免了漏电的危险。6、容器与容置槽侧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层,热量不易散失,热能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I为搅拌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2为搅拌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3为自动控温搅拌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侧视图);图4为自动控温搅拌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后视图);图5为自动控温搅拌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俯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 :搅拌轴,20 :固定盘,21 :圆环板,22 :十字形架板,23 :通孔,30 :桨叶组,31 :桨叶,32 :齿轮片,40 :固定轴,50 :齿轮,100 :机箱,110 :电源插座,120 :保险管,130 :电机电源线通孔,140 :外温探头接口,150 :内外探头转换开关,160 :指示灯,170 :电源开关,200 电磁炉,300 :搅拌桨,400 :容器,410 :保温层,510 :支撑架,520 :夹持架,530 :连杆,600 :电机,700 :搅拌桨轴,800 :时间控制器,900 :温控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I-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桨300,包括搅拌轴10、桨叶组30及桨叶组30固定架。桨叶组30固定架包括上下两个相同镂空的固定盘20,固定盘20包括圆环板21及位于圆环板21内并与圆环板21相连的十字形架板22,圆环板21的外圆直径略大于齿轮片32与齿轮50的齿顶圆直径之和,保障齿轮50的顺畅运行。浆叶组包括3-6片桨叶31,及位于桨叶31外周并与各桨叶31相连的齿轮片32,本实施例桨叶31选取4片,结构稳定性好。 十字形架板22交叉处与桨叶组30中部通过固定轴40相固定,上、下固定盘20的圆环板21上设有通孔23,搅拌轴10贯穿通孔23,搅拌轴10位于上、下固定盘20之间的部位设有与齿轮片32相啮合的齿轮50。搅拌轴10与桨叶组30通过齿轮50传动方式连接,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高,传动准确可靠,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搅拌轴10偏中心设置,有利于容器400容纳被加热物料的容器,并且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消除安全问题。浆叶组固定于上、下镂空的固定盘20之间,可以一定程度上隔离桨叶31,保障桨叶31转动时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同时固定盘20是镂空形状,不影响桨叶31转动使加热介质温度均匀的效果。如图3-图5所不,一种自动控温搅拌器,包括机箱100、加热装置、容器400、电机600、设于机箱100内的电机电源及与机箱100相固定的电机固定架,电机600与电机电源相连并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于容器400上方,电机600输出轴连接有搅拌桨轴700,加热装置选用电磁炉200。机箱100还设有容置槽,电磁炉200设于容置槽底部,容器400放置于容置槽内并与电磁炉200接触,在容器400与容置槽侧壁之间设置有保温层410,其还包括上述搅拌桨300,搅拌桨300设于容器400内,搅拌桨300的搅拌轴10与搅拌桨轴700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由于增设了搅拌桨300,具备自动搅拌功能,使加热介质温度的均匀,进而保证传导给被加热物料热量均匀。保温层410可采用岩棉、硅酸铝纤维等耐热保温材料,热量不易散失,热能利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搅拌桨,包括搅拌轴、桨叶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桨叶组固定架,所述的桨叶组固定架与所述的桨叶组相固定,所述的搅拌轴贯穿桨叶组固定架与桨叶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海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