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埋水龙头组件,包括预埋在墙壁内的下主体、以及固定在下主体外部的上主体,上主体包括一安装板,该安装板的内表圆周对称的布置有四个上主体接口,下主体包括一连接板,该连接板上固定有四个通水管,该四个通水管一一对应的导通至连接板内表面圆周对称布置的四个下主体接口,连接板和安装板密闭贴合,且上主体接口一一对应的与下主体接口导通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埋水龙头组件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尤其是当预埋在墙壁内的下主体装反时,无需重新预埋安装,上主体直接固定在下主体上即可正常使用;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插入式的线密封形式连接结构,其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低,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在墙壁内的预埋水龙头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浴室空间内的水龙头多采用预埋式结构,具体是,大部分结构埋装在墙壁内,不会占用室内空间,而且外形美观,仅在墙壁表面露出水口和开关,方便外接用水装置以及对水路通断进行控制。然而,现有的预埋式水龙头一旦装入墙壁后,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管路堵塞、预埋主体漏水、预埋主体方向装错、需要更换不同风格的水龙头等等,维修及更换都非常麻烦,通常情况下,需要砸坏墙壁,进行维修、更换或重新安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阶段出现了一种预埋式水龙头,其将龙头主体装入一盒体内,再埋进墙壁内,龙头主体包括上主体和下主体,上主体和下主体之间通过插入线密封的 形式对接,该种结构的水龙头,对各个部件的精度要求较高,而且安装极为不便,密封效果较差,经常出现漏水现象,并且,由于上、下龙头主体的进水管路排布不对称,若下主体的预埋方向装反,就必须将下主体和盒体拆下后重新预埋,其过程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预埋水龙头组件,其安装、拆卸过程更为简单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预埋水龙头组件,包括预埋在墙壁内的下主体、以及固定在下主体外部的上主体,上主体包括一安装板,该安装板的内表圆周对称的布置有四个上主体接口,下主体包括一连接板,该连接板上固定有四个通水管,该四个通水管一一对应的导通至连接板内表面圆周对称布置的四个下主体接口,连接板和安装板密闭贴合,且上主体接口一一对应的与下主体接口导通连接。安装板的内表面位于上主体接口的外圈设置有一环形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嵌装有一 0型密封圈,连接板与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0型密封圈被夹设在安装槽的底壁和连接板内表面之间。安装槽的圆心与上主体接口的圆心重合。连接板及安装板呈圆形或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预埋水龙头组件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尤其是当预埋在墙壁内的下主体装反时,无需重新预埋安装,上主体直接固定在下主体上即可正常使用;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插入式的线密封形式连接结构,其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低,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预埋水龙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预埋水龙头组件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图2中上主体和下主体的配装示意图;其中1、下主体;11、连接板;12、通水管;13、下主体接口 ;14、螺丝孔;2、上主体;21、安装板;22、螺丝孔;23、上主体接口 ;24、安装槽;3、0型密封圈;4、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3所示,为本技术一种预埋水龙头组件,其包括下主体I和上主体2,其中,下主体I预埋在墙壁内,上主体2与下主体I固定连接,并外露于墙壁的表面,上主体2包括一个安装板21,该安装板21的内表面圆周对称的布置有四个上主体接口 23,也可以说是,该四个上主体接口 23在安装板21内表面几何中心的周围均匀布置,下主体I包括一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内表面圆周对称的布置有四个下主体接口 13,该四个下主体接口 13在连接板11内表面几何中心的周围均匀布置,连接板11上固定有四个通水管12,该四个通水管12——对应的导通至四个下主体接口 13,该四个下主体接口 13与上述四个上主体接口 23 对应的导通,连接板11的内表面和安装板21的内表面密闭贴合,避免互相对应的下主体接口 13和上主体接口 23对接处漏水。本技术采用如下密封方式,在安装板21的内表面位于上主体接口 23的外圈设置有一环形的安装槽24,该安装槽24内嵌装有一 0型密封圈3,连接板11和安装板21通过穿过其二者边缘的螺丝4紧固连接在一起,由螺丝4提供预紧力,将0型密封圈3夹设在安装槽24的底壁和连接板11的内表面之间,拧紧螺丝4,即可增加0型密封圈3的变形量,从而增加下主体接口 13和上主体接口 23对接处的密封性。上述安装槽24的圆心与上主体接口 23的圆心重合。连接板11及安装板21呈圆形或者方形。以方形为例,在连接板11的四个端角设置螺丝孔14,对应的,在安装板21的四个端角设置螺丝孔22,螺丝4穿接互相对应的螺丝孔14和螺丝孔22。本技术中,由于上主体2和下主体I采用平面贴合的方式密封,相比于传统的插入式的线密封形式连接结构,其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低,使上主体2和下主体I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下主体接口 13和上主体接口 23对接处漏水,且上主体2和下主体I连接更为方便。下主体I上的四个通水管12圆周对称,其中两条作对置的通水管12分别作为冷水、热水管路,另两条对置的通水管12均作为混合水管路,即使下主体I旋转180度,上主体2相对原来位置不动的情况下,和下主体I对接后,也是可以正常使用,且使用效果是完全相同的,仅需要注意冷、热水出口即可,如此,在安装过程中,即使下主体I埋进墙壁的方向错误,也能够正常的安装上主体2,不需要重新预埋下主体I。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预埋水龙头组件,包括预埋在墙壁内的下主体、以及固定在下主体外部的上主体,其特征在于,上主体包括一安装板,该安装板的内表圆周对称的布置有四个上主体接口,下主体包括一连接板,该连接板上固定有四个通水管,该四个通水管一一对应的导通至连接板内表面圆周对称布置的四个下主体接口,连接板和安装板密闭贴合,且上主体接口一一对应的与下主体接口导通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埋水龙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板的内表面位于上主体接口的外圈设置有一环形的安装槽,该安装槽内嵌装有一 O型密封圈,连接板与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O型密封圈被夹设在安装槽的底壁和连接板内表面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埋水龙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槽的圆心与上主体接口的圆心重合。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埋水龙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连接板及安装板呈圆形或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埋水龙头组件,包括预埋在墙壁内的下主体、以及固定在下主体外部的上主体,上主体包括一安装板,该安装板的内表圆周对称的布置有四个上主体接口,下主体包括一连接板,该连接板上固定有四个通水管,该四个通水管一一对应的导通至连接板内表面圆周对称布置的四个下主体接口,连接板和安装板密闭贴合,且上主体接口一一对应的与下主体接口导通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预埋水龙头组件安装过程简单、方便,尤其是当预埋在墙壁内的下主体装反时,无需重新预埋安装,上主体直接固定在下主体上即可正常使用;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插入式的线密封形式连接结构,其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低,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文档编号F16K27/00GK202561191SQ20122025055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9日专利技术者唐小平 申请人:鹤山市安蒙卫浴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预埋水龙头组件,包括预埋在墙壁内的下主体、以及固定在下主体外部的上主体,其特征在于,上主体包括一安装板,该安装板的内表圆周对称的布置有四个上主体接口,下主体包括一连接板,该连接板上固定有四个通水管,该四个通水管一一对应的导通至连接板内表面圆周对称布置的四个下主体接口,连接板和安装板密闭贴合,且上主体接口一一对应的与下主体接口导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安蒙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