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倒置A2O工艺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34849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活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倒置A2O工艺一体化装置,包括相互之间均用隔板相分隔的缺氧池、沉淀池、好氧池和厌氧池,厌氧池的前部连接缺氧池,缺氧池底部与厌氧池连通;厌氧池上方的前部是沉淀池、上方的后部是好氧池;缺氧池顶部设置进水管,好氧池底部连通厌氧池顶部且连通沉淀池底部,好氧池上部设置表曝机;沉淀池内腔中部设置滤料层,滤料层上部是清水区;在沉淀池上部一侧开有出水口,沉淀池底部是呈倾斜形状的污泥沉淀区;靠近污泥沉淀区位置有进口端,污泥回流管与缺氧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污水处理后能实现达标排放,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装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氮、磷的大量排放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的是A2O (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A2O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组成。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 放,将磷除去。常规的A2O污水处理工艺是按照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的顺序来布设的,占地面积较大,设备较多,运行管理复杂,不适用于农村一家一户和单个宾馆、饭店的生活污水的处理。中国专利号为201120115180. X、名称为“城市污水高效脱氮除磷的处理系统”提出一种生活污水一体化装置,采用A2O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适用于污水量较小的生活污水的处理,但该系统存在以下缺陷①来自进水管和回流污泥管的污水带有部分溶解氧,干扰在厌氧池聚磷菌释放磷沉淀池、好氧池分开设置,占地面积大,造价高;③好氧池与沉淀池顶部连通,而出水自沉淀池上部溢流堰流出,这样沉淀池的进出水相互干扰,影响沉淀效果好氧池采用鼓风曝气,造价高,曝气头容易堵塞,维护管理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A2O工艺一体化装置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简便、低廉、操作方便的、适用于农村一家一户和单个宾馆、饭店的生活污水处理的倒置A2O工艺一体化处理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相互之间均用隔板相分隔的缺氧池、沉淀池、好氧池和厌氧池,厌氧池的前部连接缺氧池,缺氧池底部与厌氧池连通;厌氧池上方的前部是沉淀池、上方的后部是好氧池;缺氧池顶部设置进水管,好氧池底部连通厌氧池顶部且连通沉淀池底部,好氧池上部设置表曝机;沉淀池内腔中部设置滤料层,滤料层上部是清水区;在沉淀池上部一侧开有出水口,沉淀池底部是呈倾斜形状的污泥沉淀区;靠近污泥沉淀区位置有进口端,污泥回流管与缺氧池连通。本技术污水处理后能实现达标排放,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装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化示意图;图2是图I的上部结构俯视图;图中1.进水管;1-1.出水管;2.缺氧池;3.沉淀池;4.好氧池;5.表曝机;5-1.表曝机支架;6.厌氧池;7.污泥沉淀区;8.搅拌装置;9.滤料层;10.搅拌装置;11.剩余污泥排放管;11-1.污泥回流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进水管I、缺氧池2、沉淀池3、好氧池4、表曝机5、表曝机支架5-1、厌氧池6、污泥沉淀区7、滤料层9、搅拌装置8、10、剩余污泥排放管11和污泥回流管11-1。厌氧池6的前部连接缺氧池2,缺氧池2底部与厌氧池6连通,厌氧池6 上方的前部是沉淀池3、上方的后部是好氧池4。缺氧池2、沉淀池3、好氧池4以及厌氧池6相互之间均用隔板相分隔,底部和上部均设有连接口。缺氧池2顶部设置用于通入污水的进水管1,进水管I从缺氧池2顶部伸入缺氧池2中。好氧池4底部连通厌氧池6顶部,并且好氧池4底部与沉淀池3底部连通。在沉淀池3内腔中部设置沙石滤料层9,滤料层9上部是清水区。在沉淀池3上部一侧开有用于排出处理过后的污水的出水口 1-1,沉淀池3底部是污泥沉淀区7,沉淀池3底部呈倾斜形状。进口端靠近污泥沉淀区7位置,出口端即污泥回流管11-1与缺氧池2连通,同时,污泥回流管11-1连接剩余污泥排放管11,向外排放剩余污泥。好氧池4上部设置用于供氧的表曝机5,表曝机5由表曝机支架5-1固定,表曝机支架5-1固定连接在好氧池4上。在缺氧池2中设置搅拌装置8,在厌氧池6中设有搅拌装置10。本实用新按照缺氧池2、厌氧池6、好氧池4、沉淀池3的顺序来布设装置,把缺氧池2布设在厌氧池6的前面,缺氧段位于工艺的首端,允许反硝化菌优先获得碳源,加强了系统的脱氮能力,厌氧池6中的聚磷菌厌氧释磷后直接进入生化效率较高的好氧池4,其在厌氧条件下形成的吸磷动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具有“饥饿效应”优势。通过掌握缺氧池2、厌氧池6的水力停留时间和回流比把缺氧池2的溶解氧控制在0. 5mg/L左右,厌氧池6的溶解氧控制在0. 2mg/L以下。把好氧池4和沉淀池3合为一体,使整个一体化装置进一步简化。沉淀池3底部设计成斜板形,提高沉淀效率。好氧池4的水自沉淀池3的底部流入,沉淀池3中部滤料层9每隔半年或一年更换一次。污泥自沉淀池3底部回流和排出。好氧池4采用表曝机5曝气充氧、搅拌,表曝机5固定在上部支架上,表曝机5安装简便,造价低,操作维护简单,无曝气头堵塞等问题。权利要求1.一种倒置A2O工艺一体化装置,包括相互之间均用隔板相分隔的缺氧池(2)、沉淀池(3)、好氧池(4)和厌氧池(6),其特征是厌氧池(6)的前部连接缺氧池(2),缺氧池(2)底部与厌氧池(6)连通;厌氧池(6)上方的前部是沉淀池(3)、上方的后部是好氧池(4);缺氧池(2 )顶部设置进水管(I),好氧池(4 )底部连通厌氧池(6 )顶部且连通沉淀池(3 )底部,好氧池(4)上部设置表曝机(5);沉淀池(3)内腔中部设置滤料层(9),滤料层(9)上部是清水区;在沉淀池(3)上部一侧开有出水口(1-1),沉淀池(3)底部是呈倾斜形状的污泥沉淀区(7);靠近污泥沉淀区(7)位置设有进口端,污泥回流管(11-1)与缺氧池(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倒置A2O工艺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表曝机(5)经表曝机支架(5-1)固定连接好氧池(4)。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倒置A2O工艺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缺氧池(2)和厌氧池(6)中均设有搅拌装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生活污水处理领域中的倒置A2O工艺一体化装置,包括相互之间均用隔板相分隔的缺氧池、沉淀池、好氧池和厌氧池,厌氧池的前部连接缺氧池,缺氧池底部与厌氧池连通;厌氧池上方的前部是沉淀池、上方的后部是好氧池;缺氧池顶部设置进水管,好氧池底部连通厌氧池顶部且连通沉淀池底部,好氧池上部设置表曝机;沉淀池内腔中部设置滤料层,滤料层上部是清水区;在沉淀池上部一侧开有出水口,沉淀池底部是呈倾斜形状的污泥沉淀区;靠近污泥沉淀区位置有进口端,污泥回流管与缺氧池连通;本技术污水处理后能实现达标排放,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装操作方便。文档编号C02F3/30GK202558697SQ20122008992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万玉山 申请人:常州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置A2O工艺一体化装置,包括相互之间均用隔板相分隔的缺氧池(2)、沉淀池(3)、好氧池(4)和厌氧池(6),其特征是:厌氧池(6)的前部连接缺氧池(2),缺氧池(2)底部与厌氧池(6)连通;厌氧池(6)上方的前部是沉淀池(3)、上方的后部是好氧池(4);缺氧池(2)顶部设置进水管(1),好氧池(4)底部连通厌氧池(6)顶部且连通沉淀池(3)底部,好氧池(4)上部设置表曝机(5);沉淀池(3)内腔中部设置滤料层(9),滤料层(9)上部是清水区;在沉淀池(3)上部一侧开有出水口(1?1),沉淀池(3)底部是呈倾斜形状的污泥沉淀区(7);靠近污泥沉淀区(7)位置设有进口端,污泥回流管(11?1)与缺氧池(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玉山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