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动力除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293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流体动力除鳞装置,属于钢丝或线材拉拔除鳞技术,用来配合各种形式的拔丝机,实现无酸洗拉拔。本除鳞装置由除鳞介质盒、搅动轮和流体除鳞腔体三部分组成。该装置借助线材运动带动除鳞介质进入与线材直径有一定关系的除鳞腔体内,使除鳞装置产生流体动力效应,从而达到除鳞的目的,实现在线的连续无酸洗拉拔。本装置无需施加外力,结构简单,除鳞效果好,对Fe-[3]O-[4]、Fe-[2]O-[3]、CuO、Cu-[2]O等厚、薄氧化皮均能除掉。(*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流体动力除鳞装置,属于钢丝或线材拉拔除鳞技术,用来配合各种形式的拔丝机,实现无酸洗拉拔。拉拔前的线材除鳞,一般都用酸洗,为了消除酸洗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国内外使用机械除鳞,其形式有弯曲辊去锈、喷丸去锈、刷子去锈、研磨箱去锈、微剥光削机去锈、针铣去锈、超声波去锈、电解及高压水去锈等,如专利SU-869,898,SU-1326359A,DT2809291,或上述方法的某种组合。但上述这些去锈方法及装置,存在不少缺点,如除鳞效果差,尤其对Fe2O3、CuO、Cu2O的氧化皮,需要外加动力,消耗大量能源,并且机构复杂,造价校高。为此,本技术给出一种流体动力除鳞装置,该装置借助线材运动带动除鳞介质(即磨料)进入与线材直径有一定关系的除鳞腔体内,使除鳞装置产生流体动力效应,从而达到除鳞的目的,实现在线的连续无酸洗拉拔。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流体动力除鳞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装置的立体结构装配图。本技术的流体动力除鳞装置是由除鳞介质盒1、搅动轮2和流体除鳞腔体3三部分组成。除鳞介质盒1为一矩形盒,其内装有上下两个搅动轮2和除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线材或钢丝拉拔除鳞的流体动力除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除鳞装置由除鳞介质盒、搅动轮和流体除鳞腔体组成,所说的除鳞介质盒为一矩形盒,其内装有搅动轮和除鳞介质,搅动轮为带有圆槽的圆形轮,两个圆形轮的圆槽组成的孔型大于所拉拔的线材直径,所说的流体除鳞腔体由紧固内套、紧固外套、入口导管、升压管、密封垫、降压管和出口管组成,入口导管、升压管、密封垫、降压管和出口管内有大于线材直径的孔腔,分别为入口腔、升压腔、高压腔、降压腔和出口腔,其中,升压腔与线材的间隙要在于降压腔与线材的间隙,高压腔的孔径最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煦寰周建松严以民郑汉清郑振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江阴钢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