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取机辅助穿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273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取机辅助穿带装置,包括大旋转臂、与大旋转臂相连接的大包头油缸和一对涨紧辊,还包括一导板,可旋转的安装在大旋转臂的上端部;一小包头油缸,其输出端与导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一导板位置微调装置,安装在小包头油缸的输出端上。通过实现对带钢与卷筒间的切入角θ以及皮带涨紧力的动态精确调整,能有效防止带头在穿带时与卷筒打滑问题,并且避免了因来料厚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卷轴印质量缺陷,减轻了生产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了带钢的收得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冷轧
,尤其涉及一种平整机组中的巻取机穿带 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冷轧厂生产工艺流程中的主要机组之一的平整机机组,在机组的出 口段安装有巻取机设备,该设备与助巻机配合使用,作为平整带钢穿带的主 要部件,如图1所示,平整穿带工艺步骤,巻取机巻筒涨开,助巻机行走轮16前进到巻取机下方后,大包头油缸12顶出,推动大包头臂支座ll将大旋 转臂10顶起,大包头臂支座11与大旋转臂10通过销轴9转动连接,使大旋 转臂10带着皮带7贴近巻取机巻筒侧面。在助巻机上装有皮带涨紧用的一对 涨紧辊13。然后,带钢带头开始以50转/分的穿带速度经穿带辊慢慢送入巻 取机巻筒与皮带7之间所形成的缝隙中。在上述设备投入穿带过程中,由于来料厚度不断变化,巻取机巻芯常出 现巻轴印质量缺陷,究其原因主要是1带钢与巻筒间的切入角e无法快速 准确的控制,2皮带涨紧力大,无法调控。为尽可能减少巻轴印缺陷的发生量, 作业人员每轧一根料,都必须要反复进行穿带头,退带头多次,生产人员作业 强度增大,机组作业效率低;要么就是在下道作业工序时,多甩掉钢巻巻芯, 当废品处理,造成产品的综合收得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巻取机辅助穿带装置,通过实现带钢与巻筒间的切入角e以及皮带涨紧力的动态精确调整,能有效防止带头在穿带时 与巻筒打滑问题,并且避免了因来料厚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巻轴印质量缺陷, 减轻了生产人员的作业强度,提高了带钢的收得率。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如下其部件包括大小包头油缸,大旋转臂,固定支架,调节螺杆,锁紧螺母,圆弧导板,以及还包括压力可动态调整的涨紧缸,通过对锁紧螺母的调整,可以调定圆弧导板与巻筒间隙和皮带切入角e,同时 涨紧缸压力具有动态调整功能,可使皮带涨紧力满足不同厚度带钢的穿带需 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巻取机辅助穿带装置,包括大旋转臂、与大旋转臂相连接的大包头油缸和一对涨紧辊,还包括一导板,可旋转的安装在大旋转臂的上端部; 一小包头油缸,其输出端与导板的一端转动 连接; 一导板位置微调装置,安装在小包头油缸的输出端上。优选地,所述小包头油缸的一端通过销轴与一小包头缸支座转动连接, 小包头缸支座固定在大旋转臂上;小包头油缸的活塞杆伸入一 U型环中并与 其固定,U型环通过一销轴与导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导板位置微调装置为锁紧螺母;所述巻取机辅助穿带装置 还包括一固定支架,固定在大旋转臂上,其上开有通孔,小包头油缸的活塞 杆伸入固定支架的通孔中;所述活塞杆上设有螺纹,锁紧螺母套在活塞杆上 分别位于固定支架的两侧。优选地,还包括一涨紧缸,其输出端与一纠偏辊连接,所述纠偏辊安装 在一对涨紧辊之间。优选地,所述导板通过销轴与大旋转臂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小包头缸支座、固定支架分别与大旋转臂通过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锁紧螺母分别各有两个。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 优点和积极效果1通过精确调整带钢与巻筒间的切入角,使得带钢穿带方便,避免了带 头在穿带时容易与巻筒打滑的问题,减轻了生产人员的工作强度。2通过纠偏辊调整皮带涨紧力,改善了巻取机钢巻巻芯巻轴印问题,同时 控制皮带跑偏,提高了产品收得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可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巻取机穿带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巻取机穿带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小包头油缸及穿带导板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纠偏辊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涨紧缸液压控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 3所示,其中7皮带,8带钢。大旋转臂10上三处活动关节处 均采用带给油脂联节轴9和销轴102形式连接,其上部的销轴102处侧面采 用锲形键101进行预防销轴102的松动。本实施例包括一小包头油缸4,其一端通过销轴6与一小包头缸支座6A 转动连接,小包头缸支座6A焊接固定在大旋转臂10上。小包头油缸4的输 出端为一调节螺杆2。一固定支架3,焊接固定在大旋转臂10上。固定支架3开有通孔,调节 螺杆2伸入通孔中。锁紧螺母2A, 2B分别拧在调节螺杆2上,且位于固定支 架3的左右两侧。所述锁紧螺母2A, 2B分别各有两个。其外圈端部设有四个 以上的沉孔,沉孔中心位于锁紧螺母厚度中间,深度为锁紧螺母壁厚的1/3, 同时锁紧螺母外圈表面车有鳞化印。锁紧螺母需经调质处理,硬度控制在肖氏 A硬度80±5。一圆弧导板l,其左端与一U型环5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小包头油缸4 的调节螺杆2固定伸入于U型环5中。圆弧导板1与大旋转臂10转动连接。如图2, 4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一涨紧缸15,其输出端与一纠偏辊14 连接,该纠偏辊14安装在一对涨紧辊13之间。由于所用皮带7为两条且平 行设置,每条皮带7的各有一套纠偏辊14进行调整。涨紧缸15进油管处设 置有可显示涨紧压力的压力表(未示出),且压力表规格等级选用Obar 60bar,表的表面直径为100mm通径,接口为径向形式。如图4所示,其中20导向杆,21沟槽,14纠偏辊,22辊支撑框,23 移动架,24螺母,25销轴,26带孔挡块,27U型环,15涨紧缸。其中移动架23设有两个带间隔的通孔,导向杆20与辊支撑框22焊接一 体,导向杆20 —端设有螺纹,两个导向杆20分别插入移动架23的两个通孔 后用螺母锁紧。在移动架20 —侧中部焊接有一对带孔挡块26,挡块26间留 有间隙,和涨紧缸15的活塞杆成一体的U型环27用销轴25将挡块26连接在一起。纠偏辊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是涨紧缸15将移动架23沿着沟槽21推进并 涨紧皮带;其次让皮带转动并利用两个螺母24调整两个导向杆20的螺纹距 离,实现纠偏辊14辊面与皮带间接触角度的调整,达到控制皮带跑偏目的。图5所示的是涨紧缸15的液压控制图,其中A压力罐,B安全阀,C压 力开关,15皮带涨紧缸,D液控单向阀,E溢流阀,F换向阀,G减压阀。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1根据来料带钢厚度,将巻取机巻筒涨开,助巻机行走轮前行到巻取机巻 筒下方。2大包头油缸伸出,大旋转臂带着皮带贴近巻取机巻筒,小包头油缸活塞 杆伸出。3小包头油缸活塞杆伸出,使圆弧导板贴近巻取机巻筒,如果是轧厚料, 将靠近调节螺杆带内螺纹一侧的两个锁紧螺母和靠近调节螺杆带外螺纹一侧 的两个锁紧螺母用C形板手全部往小包头油缸一侧拧紧,可使圆弧导板与巻 筒间间隙增大,同时又可使切入角e变大。4反之,如轧薄料时,将靠近调节螺杆带内螺纹一侧的两个锁紧螺母和 靠近调节螺杆带外螺纹一侧的两个锁紧螺母用C形板手全部往圆弧导板一侧 拧紧,可使圆弧导板与巻筒间间隙变小,同时又可使切入角e变小。5当切入角e和涨紧皮带压力等数值均调整结束后,巻取机按25 30转/ 分转速空转约30秒,停机,对以上数值进行确认后,然后投入正常生产。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 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 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 求书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卷取机辅助穿带装置,包括大旋转臂(10)、与大旋转臂(10)相连接的大包头油缸(12)和一对涨紧辊(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取机辅助穿带装置,包括大旋转臂(10)、与大旋转臂(10)相连接的大包头油缸(12)和一对涨紧辊(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导板(1),可旋转的安装在大旋转臂(10)的上端部;一小包头油缸(4),其输出端与导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一导板位置微调装置,安装在小包头油缸(4)的输出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