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组合墙板快速加固砌体结构教室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20165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采用组合墙板快速加固砌体结构教室的方法,组合墙板内设置预埋件,原结构设置后锚固件,通过两者间的有效连接实现组合墙板与原结构的可靠连接。大大缩短加固工期。对原结构的干扰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过程无需开挖基础,不影响建筑外立面。提高原结构抗震能力。综合效益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墙板轻质,加固后不增加基础的负担,且安装过程不消耗模板,安装完毕无需面层粉刷,加固总体造价较低,并且将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目标和改善室内环境结合在一起,提高原建筑围护的保温隔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固的构造及设计方法,尤其是一种采用组合墙板对砌体结构教室进行快速加固的方法,属于加固

技术介绍
随着全国校安工程的开展,抗震排查中发现大量教学楼不能满足重点设防的要求,存在较大的抗震安全隐患。砌体结构在现有教学楼所占比例最大,且抗震性能差,因此急需进行抗震加固。目前加固技术中,砌体墙体采用最多的是钢筋混凝土板墙或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在施工现场绑扎钢筋、开挖基础、浇筑混凝土等,加固施工工 期较长,造价较高。为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加固工程只能利用暑假两个月的时间进行施工,工期非常紧张,因此亟待开发砌体结构教室快速抗震加固新技术。新型组合墙板表面采用薄壁钢做面板,内部填充泡沫混凝土,工业化程度高,能兼顾承载力和围护性能,在新建建筑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加固工程中,由于施工面狭小、砖与组合墙板连接困难、组合墙板定位困难等原因,未见有类似应用。故解决上述问题,开发合理的构造形式和可靠的设计方法来实现组合墙板加固技术,则会给砌体结构教学楼加固工程带来技术上的重大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教学楼建筑工期紧张的问题,针对现有加固技术的局限性和组合墙板应用于加固中困难,提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组合墙板内设置预埋件,原结构设置后锚固件,通过两者间的有效连接实现组合墙板与原结构的可靠连接。所述的方法,所述组合墙板(11)上端与原结构圈梁(9)连接,下端与原结构构造柱(10)连接,不开挖基础。所述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将第一后锚固件(4)锚筋植入原结构构造柱(10)底部,同时凿开原结构构造柱(10)与纵向原结构墙体(12)相交处,并将横向原结构墙体(12)处墙面打磨干净,再将第一连接件(6)定位,第一连接件(6)外表面与墙面平齐,钻孔,锚筋穿过第一后锚固件(4)与横向原结构墙体(12)对拉固定,第一后锚固件(4)与第一连接件(6)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二后锚固件(5)植入原结构圈梁(9),其锚板表面与原结构圈梁(9)表面平齐,第二连接板(7)通过螺栓与上层原结构楼板(8)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7)槽型一侧伸出边与第二后锚固件(5)焊接;组合墙板(11)下端的第二预埋件(2)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墙板(11)上端与原结构圈梁(9)连接,下端与原结构楼板(8)连接。所述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底层安装时已将原结构楼板(8)处第一连接件(6)固定,第二后锚固件(5)植入原结构圈梁(9),锚板表面与原结构圈梁(9)表面平齐,第二连接件(7)通过螺栓连接与上层后埋件固定,槽型一侧伸出边与第二后锚固件(5)焊接;精确定位组合墙板(11)安装位置,确保组合墙板(11)上端第三预埋件(3)上端与第一连接件(6)紧贴;组合墙板(11)底端第二预埋件(2)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底层安装时已将第一后锚固件(4)固定,上部的第三连接件(13)植入原结构圈梁(9),锚板上端采用箱型截面,组合墙板(11)下端第二预埋件(2)与第一连接件(6)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I、大大缩短加固工期。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墙板工厂预制,现场快速装配,替代了现有加固技术现场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工序,且施工过程中无需养护,环环相扣,可以实现砌体结构教室的快速加固。 2、对原结构的干扰小。本专利技术的施工过程无需开挖基础,不影响建筑外立面。3、提高原结构抗震能力。本专利技术采用组合墙板加固砌体结构教室,有效的提高了墙体的抗剪承载力,改善了原结构的抗震性能。4、综合效益好。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墙板轻质,加固后不增加基础的负担,且安装过程不消耗模板,安装完毕无需面层粉刷,加固总体造价较低,并且将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目标和改善室内环境结合在一起,提高原建筑围护的保温隔热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砌体结构教室采用本专利技术加固后的首层节点竖向剖面图;图2为砌体结构教室采用本专利技术加固后的标准层节点竖向剖面图;图3为砌体结构教室采用本专利技术加固后的顶层节点竖向剖面图;图中2第二预埋件、3第三预埋件;4第一后锚固件、5第二后锚固件;6第一连接件、7第二连接件、8原结构楼板、9原结构圈梁、10原结构构造柱、11组合墙板、12原结构墙体、13第三连接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组合墙板(市场上常见的薄壁钢-泡沫混凝土组合墙板)11和预埋件(第二预埋件2、第三预埋件3)在工厂制成,考虑到运输方便,组合墙板宽度宜为O. 5m-4m,每块组合墙板11上下端至少要有一组固定节点。图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为组合墙板11上端与原结构圈梁9连接,下端与原结构构造柱10连接,不开挖基础。现场采用植筋的方式,将第一后锚固件4锚筋植入原结构构造柱10底部,同时凿开原结构构造柱10与纵向原结构墙体12相交处,并将横向原结构墙体12处墙面打磨干净,再将第一连接件6定位,第一连接件6外表面与墙面平齐,钻孔,锚筋穿过第一后锚固件4与横向原结构墙体12对拉固定,第一后锚固件4与第一连接件6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二后锚固件5植入原结构圈梁9,其锚板表面与原结构圈梁9表面平齐,第二连接板7通过螺栓与上层原结构楼板8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7槽型一侧伸出边与第二后锚固件5焊接。精确定位组合墙板11安装位置,确保组合墙板11上端的第三预埋件3上端与连接件7紧贴。组合墙板11下端的第二预埋件2与第一连接件6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考虑到施工存在的误差,上端的第三预埋件3和第二连接件7预留10-30m的搭接长度,预埋件端部切口,坡口焊,确保施焊空间和施焊质量。安装完毕后将节点处灌浆填实。图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为组合墙板11上端与原结构圈梁9连接,下端与原结构楼板8连接。底层安装时已将原结构楼板8处第一连接件6固定,第二后锚固件5植入原结构圈梁9,锚板表面与原结构圈梁9表面平齐,第二连接件7通过螺栓连接与上层后埋件固定,槽型一侧伸出边与第二后锚固件5焊接。精确定位组合墙板11安装位置,确保组合墙板11上端第三预埋件3上端与第一连接件6紧贴。组合墙板11底端第二预埋件2与第一连接件6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考虑到施工存在的误差,上端第二预埋件3和第二连接件7预留10-30m的搭接长度,预埋件端部切口,坡口焊,确保施焊空间和施焊质量。安装完毕后将节点处灌浆填实。图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为组合墙板11上端与原结构圈梁9连接,下端与原结构楼板8连接。底层安装时已将第一后锚固件4固定。上部的第三连接件13植入原 结构圈梁9,锚板上端采用箱型截面,加大平面外刚度。精确定位组合墙板11安装位置,确保组合墙板11上端第三预埋件3上端与第二后锚固件5紧贴。组合墙板11下端第二预埋件2与第一连接件6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考虑到施工存在的误差,上端的第三预埋件3和第三连接件13预留10-30m的搭接长度,预埋件端部切口,坡口焊,确保施焊空间和施焊质量。安装完毕后将节点处灌浆填实。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组合墙板内设置预埋件,原结构设置后锚固件,通过两者间的有效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组合墙板快速加固砌体结构教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墙板内设置预埋件,原结构设置后锚固件,通过两者间的有效连接实现组合墙板与原结构的可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军金晓兰章金旭顾忠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