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油负压脱苯的轻苯采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19374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富油负压脱苯的轻苯采出系统,包括脱苯塔,脱苯塔顶部通过轻苯蒸气管道与轻苯冷凝冷却器连通,轻苯冷凝冷却器与轻苯回流罐之间通过冷却液通入管和压力平衡管连通,轻苯回流罐通过轻苯排出管与轻苯回流槽连接,轻苯回流槽通过轻苯回流管与脱苯塔连接,轻苯回流罐设置不凝气体排出管,不凝气体排出管与列管式换热器连通,列管式换热器上设置负压管,负压管与真空泵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富油脱苯蒸馏工艺由常压改为负压操作,有利于降低塔顶轻苯的馏出沸点,减轻轻苯冷凝冷却器的负荷,轻苯分离水量较少,不需要采用多个设备分离轻苯中的分离水,有利于降低设备自身的成本,避免蒸汽资源的大量消耗,有利于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化工富油粗苯蒸馏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富油负压脱苯的轻苯采出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焦化厂煤气净化终冷洗苯工段均采用焦油洗油或石油洗油来洗涤煤气中的苯,洗油吸收苯变成富油,富油蒸馏脱苯后变回洗油或称贫油。为了保证洗油的循环利用,必须脱除富油中的苯,使之成为可以送往终冷洗苯工段再次进行洗苯的贫油。现有的各类工艺方法中,均采用蒸汽蒸吹的方法来脱除富油中的粗苯,并且是在常压条件下进行。生产过程中,由于采用蒸汽作为蒸馏的热源,因此,会产生大量的难以处理的粗苯分离水,需要设计多个设备来分离粗苯及粗苯中的分离水,设备自身成本较高。同时耗费了大量的蒸 汽资源,还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与国家提倡的循环经济指标也相差甚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油负压脱苯的轻苯采出系统,它能够将富油脱苯蒸馏工艺由常压改为负压操作,负压有利于降低塔顶轻苯的馏出沸点,减轻了轻苯冷凝冷却器的负荷,节能降耗,负压蒸馏不需采用蒸汽作为蒸馏的热源,轻苯分离水量较少,仅限富油中的含水,从而不需要采用多个设备分离轻苯中的分离水,有利于降低设备自身的成本,同时避免蒸汽资源的大量消耗,还有利于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脱苯塔,脱苯塔顶部通过轻苯蒸气管道与轻苯冷凝冷却器连通,轻苯冷凝冷却器与轻苯回流罐之间通过冷却液通入管和压力平衡管连通,轻苯回流罐底部设置分离水流出口,轻苯回流罐通过轻苯排出管与轻苯回流槽连接,轻苯回流槽通过轻苯回流管与脱苯塔连接,轻苯回流管上安装回流泵,轻苯回流罐顶部设置不凝气体排出管,不凝气体排出管与列管式换热器连通,列管式换热器底部通过集液管与轻苯回流罐连通,集液管上安装集液泵和电控截止阀,列管式换热器上设置负压管,负压管与真空泵连通,集液泵、电控截止阀和真空泵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能够在真空泵工作时自动关闭电控截止阀和集液泵,当真空泵停止工作时自动开启电控截止阀和集液泵,轻苯回流罐包括卧式罐体,卧式罐体底部中间位置与立式罐体的顶部连通,卧式罐体底部与轻苯排出管连接,立式罐体底部设置分离水流出口,卧式罐体内壁设置环形支撑筋,环形支撑筋底部开设通孔。冷却液通入管向卧式罐体内延伸至靠近卧式罐体底部,冷却液通入管与轻苯排出管分别设置在立式罐体两侧,轻苯排出管与立式罐体之间的卧式罐体内安装溢流板。冷却液通入管下端设置喇叭口。轻苯排出管处的卧式罐体内壁上设置防涡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将富油脱苯蒸馏工艺由常压改为负压操作,负压蒸馏不需采用蒸汽作为蒸馏的热源,轻苯分离水量较少,仅限富油中的含水,从而不需要采用多个设备分离轻苯中的分离水,降低了设备自身的成本;避免了蒸汽资源的大量消耗,还有利于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轻苯采出效率高,并且能够降低脱苯塔塔顶轻苯蒸气采出温度,有利于降低冷凝冷却装置的负荷,提高冷凝效率,进而达到提高轻苯回收效率的效果等。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轻苯回流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富油负压脱苯的轻苯采出系统,包括脱苯塔1,脱苯塔I顶部通过轻苯蒸气管道2与轻苯冷凝冷却器3连通,轻苯冷凝冷却器3与轻苯回流罐4之间通过冷却液通入管5和压力平衡管6连通,轻苯回流罐4底部设置分离水流出口 7,轻苯回流罐4通过轻苯排出管8与轻苯回流槽9连接,轻苯回流槽9通过轻苯回流管10与脱苯塔I连接,轻苯回流管10上安装回流泵11,轻苯回流罐4顶部设置不凝气体排出管12,不凝气体排出管12与列管式换热器13连通,列管式换热器13底部通过集液管14与轻苯回流罐4连 通,集液管14上安装集液泵24和电控截止阀26,列管式换热器13上设置负压管15,负压管15与真空泵16连通,集液泵24、电控截止阀26和真空泵16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5连接,控制器25能够在真空泵16工作时自动关闭电控截止阀26和集液泵24,当真空泵16停止工作时自动开启电控截止阀26和集液泵24,轻苯回流罐4包括卧式罐体17,卧式罐体17底部中间位置与立式罐体18的顶部连通,卧式罐体17底部与轻苯排出管8连接,立式罐体18底部设置分离水流出口 7,卧式罐体17内壁设置环形支撑筋21,环形支撑筋21底部开设通孔23。脱苯塔I、轻苯冷凝冷却器3、轻苯回流罐4和列管式换热器13均在真空泵16的作用下保持负压状态,真空泵16及列管式换热器13内的压力约为-60 KPa至_70KPa,轻苯冷凝冷却器3及轻苯回流罐4内的压力约为-55 KPa至-65 KPa,脱苯塔I塔顶的压力约为-50至-60 KPa上述设备处于该压力范围内时,轻苯采出效率最高,并且可将塔顶温度控制在70°C至80°C,而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塔顶温度均在90°C至95°C之间,塔顶温度降低可有效降低冷凝冷却装置的负荷,提高冷凝效率,进而达到提高轻苯回收效率的效果。由于冷却液通入管5中不断有冷却液通过,因此必须在轻苯冷凝冷却器3与轻苯回流罐4之间设置压力平衡管6,否则轻苯冷凝冷却器3与轻苯回流罐4之间的压力无法时刻保持相同,如果轻苯冷凝冷却器3与轻苯回流罐4之间的压力出现差别,会导致从轻苯冷凝冷却器3至脱苯塔I各设备内部压力逐渐升高,导致脱苯塔I内无法保持理想的负压,影响轻苯生成效率。脱苯塔I塔顶排出的轻苯蒸气经轻苯蒸气管道2进入轻苯冷凝冷却器3,轻苯冷凝冷却器3中冷凝后的冷却液经冷却液通入管5进入轻苯回流罐4,轻苯与水分离后,分离水从分离水出口 7排出,轻苯经轻苯排出管8进入轻苯回流槽9,轻苯回流槽9中一部分轻苯在回流泵11的作用下经轻苯回流管10回流至脱苯塔1,剩余的轻苯作为产品采出;轻苯回流罐4内的气体在负压作用下吸入列管式换热器13,气体中残留的轻苯蒸气可在列管式换热器13内冷凝成为冷凝液,再次回到轻苯回流罐4内进行分离,剩余的不凝气体经真空泵16进入负压煤气管道,便于收集处理。由于列管式换热器13内部为负压,因此需在集液管14上安装集液泵24,通过集液泵24将列管式换热器13内的冷凝液泵回轻苯回流罐4,为了防止真空泵16工作时将轻苯回流罐4内的气体从集液管14抽入列管式换热器13,导致换热效率降低,影响冷凝效果,需在集液管14上安装电控截止阀26,在真空泵16工作时,通过电控截止阀26将集液管14封闭,防止气体从集液管14抽入列管式换热器13,有利于提高轻苯回收效率。由于轻苯回流罐4罐体需承受较大的负压压力,如采用现有的轻苯回流罐4罐体会出现内凹变形的情况,本专利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轻苯回流罐4的卧式罐体17内壁设置环形支撑筋21,为保证环形支撑筋两侧液体导通,在环形支撑筋21底部开设通孔23。本专利技术能够将富油脱苯蒸馏工艺由常压改为负压操作,减轻了轻苯冷凝冷却器的负荷,节能降耗,负压蒸馏不需采用蒸汽作为蒸馏的热源,轻苯分离水量较少,仅限富油中的含水,从而不需要采用多个设备分离轻苯中的分离水,降低了设备自身的成本,同时避免了蒸汽资源的大量消耗,还有利于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本专利技术为了增强轻苯回收罐4的轻苯分离效果,可采用下述结构冷却液通入管5向卧式罐体17内延伸至靠近卧式罐体17底部,冷却液通入管5与轻苯排出管8分别设置在立式罐体18两侧,轻苯排出管8与立式罐体18之间的卧式罐体17内安装溢流板20。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油负压脱苯的轻苯采出系统,包括脱苯塔(1),脱苯塔(1)顶部通过轻苯蒸气管道(2)与轻苯冷凝冷却器(3)连通,其特征在于:轻苯冷凝冷却器(3)与轻苯回流罐(4)之间通过冷却液通入管(5)和压力平衡管(6)连通,轻苯回流罐(4)底部设置分离水流出口(7),轻苯回流罐(4)通过轻苯排出管(8)与轻苯回流槽(9)连接,轻苯回流槽(9)通过轻苯回流管(10)与脱苯塔(1)连接,轻苯回流管(10)上安装回流泵(11),轻苯回流罐(4)顶部设置不凝气体排出管(12),不凝气体排出管(12)与列管式换热器(13)连通,列管式换热器(13)底部通过集液管(14)与轻苯回流罐(4)连通,集液管(14)上安装集液泵(24)和电控截止阀(26),列管式换热器(13)上设置负压管(15),负压管(15)与真空泵(16)连通,集液泵(24)、电控截止阀(26)和真空泵(16)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5)连接,控制器(25)能够在真空泵(16)工作时自动关闭电控截止阀(26)和集液泵(24),当真空泵(16)停止工作时自动开启电控截止阀(26)和集液泵(24),轻苯回流罐(4)包括卧式罐体(17),卧式罐体(17)底部中间位置与立式罐体(18)的顶部连通,卧式罐体(17)底部与轻苯排出管(8)连接,立式罐体(18)底部设置分离水流出口(7),卧式罐体(17)内壁设置环形支撑筋(21),环形支撑筋(21)底部开设通孔(2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玉明于民汪高春王秀英薛德余
申请(专利权)人: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