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带卷收器,并提供一种在装载于车辆上的安全带卷收器中,对于为了防止维持原来的安全带被拉出的状态而进行的、利用电动机的安全带卷绕动作,可以有效实现安全带卷绕动作合理化的技术。装载于车辆上的安全带装置(100)的安全带卷收器(1),在安全带收容控制中,特别是在车辆乘员(C)对安全带(3)的佩戴解除状态下,向安全带卷绕方向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并且可以根据车门(50)的开闭状态来改变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筑装载在车辆上的安全带卷收器的技术。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公知的是,利用对车辆乘员进行约束的安全带(织带)而实现对该车辆乘员的保护的安全带装置。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下述一种安全带卷收器的结构在安全带装置中,利用电动机驱动卷轴(卷绕轴)转动,从而卷绕和拉出安全带。专利文献I :特表2003 - 507252号公报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技术中,作为安全带卷收器的结构,虽然提示了利用电动机使卷轴进行安全带卷绕动作的可能性,但是为了消除持续维持从卷轴拉出安全带的状态而采用该结构对安全带进行卷绕控制(安全带收容控制)时,要求对利用电动机进行的安全带卷绕控制动作进行更合理地控制。具体地说,该安全带收容控制的本来目的就是防止从卷收器持续拉出安全带或安全带侧的舌片被夹到车门内,通过使夹入安全带或舌片的直接对象物即车门的举动至少反映在该安全带卷绕动作时的控制中,能够进行精密合理的控制。本专利技术人着眼于安全带卷绕控制时的车门举动,根据该车门的举动,构想了能够改变安全带卷绕动作方式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装载在车辆上的安全带卷收器中,对于为了防止维持原来的安全带被拉出的状态而进行的、利用电动机的安全带卷绕动作,可以有效实现安全带卷绕动作合理化的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构成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典型地能够适用于装载在汽车上的安全带卷收器,但是本专利技术也可以适用于装载在汽车之外的车辆例如飞机、船舶、公交车等中的安全带卷收器的构筑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第I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第I专利技术是记载在技术方案I中的安全带卷收器。技术方案I记载的安全带卷收器装载在车辆上,至少包括电动机、卷轴、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卷轴构成伴随着电动式的电动机的驱动而工作,对约束乘员用的安全带进行卷绕和拉出动作的部件。卷绕在该卷轴上或从该卷轴拉出的安全带是佩戴在坐在座椅上的车辆乘员身上的长形带,也称作“织带”。典型的是,在车辆碰撞等需要约束乘员的时候,由安全带对坐在车辆座位上的车辆乘员进行约束。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电动机和卷轴之间适当地设置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形成电动机和卷轴连接的连接装置以及解除该连接状态的连接解除状态。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卷轴的安全带卷绕动作也可以仅由电动机的驱动力进行,或除了作用于卷轴上的复位弹簧等弹性部件所产生的卷绕力之外,还可以辅助性地利用电动机的驱动力来执行。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构成至少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的装置,对电动机的驱动方向、驱动时间、驱动力等进行控制。该控制装置典型地由CPU (运算处理装置)、输入输出装置、收容装置、外围装置等构成。该控制装置也可以设置成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带卷收器的专用控制装置,或不仅用作该安全带卷收器的控制装置,还兼用作对车辆驱动系统或电装系统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特别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如下构成,当由车辆乘员对安全带的佩戴状态和与该 安全带对应的车门的开闭状态所确定的驱动开始条件成立时,向安全带卷绕方向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并且根据该驱动开始条件的成立模型来改变该电动机的电动机输出功率。也就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对应安全带佩戴状态(佩戴或解除佩戴)和车门的开闭状态(打开或关闭)的组合来规定开始卷绕安全带,并且根据该驱动开始条件的成立模型来改变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该驱动开始条件的成立模型可以对应于安全带佩戴状态和车门的开闭状态的组合以及成立顺序等适当地设定,而且,成立模型的个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此时,由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就是电流值(也称作“控制电流值”)和电压值(“施加电压值”)的乘积,因而可以通过适当改变电流值和电压值来改变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因而,根据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在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收容控制中,通过利用电动机进行安全带卷绕动作,能够防止产生持续维持原来的安全带拉出状态的情况,并且能够将安全带佩戴状态和车门的举动反映在该安全带卷绕动作控制中。本专利技术的第2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第2专利技术是记载在技术方案2中的安全带卷收器。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安全带卷收器中,技术方案I记载的控制装置如下构成,在车辆乘员解除对安全带的佩戴的状态下,向安全带卷绕方向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并且根据与该安全带对应的车门的开闭状态来改变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在该安全带卷收器中,如果持续维持从卷轴拉出安全带的状态,则有可能产生安全带本身或安装在该安全带上的舌片夹入车门中的不良情形。为了防止这种不良情形,要求一种能够利用电动机有效地进行安全带卷绕动作(安全带收容动作)而将从卷轴拉出的安全带卷绕到卷轴上的结构。此时,通过将夹入安全带等的直接对象物即车门的举动反映在该安全带卷绕动作中,能够进行更为精密合理的控制。在本专利技术中,在车辆乘员解除对安全带的佩戴的状态下,向安全带卷绕方向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并且根据与该安全带对应的车门的开闭状态(驱动开始条件的成立模型),改变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向安全带卷绕方向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的时间,可以是检测到安全带佩戴状态被解除的时刻,或检测到该安全带佩戴状态已被解除的时刻。该安全带卷绕动作(安全带收容控制)本来目的是防止从卷轴拉出的安全带本身或该安全带侧的舌片夹入到车门中,本专利技术基于下述前提,即通过将夹入安全带等的直接对象物即车门的举动至少反映在该安全带卷绕动作中,能够进行更为精密合理的控制。此时,根据直至车门关闭前的时间的富裕程度,能够设定直至利用电动机进行安全带卷绕动作结束前的速度或时间。具体地说,在直至车门关闭前的时间存在富裕时,为了将安全带尽量柔和地佩戴到车辆乘员身上,可以设定成将电动机的电机输出功率抑制得相对较小,或也可以设定成不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相反,在直至车门关闭前的时间富裕较少时,为了迅速地卷绕安全带,必须进行设定来相对地提高电动机的电机输出功率。通过向安全带卷绕方向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能够防止持续维持安全带被拉出的状态。因而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在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控制中,能够精密合理地对安全带卷绕动作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的第3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第3专利技术是记载在技术方案3中的安全带卷收器。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安全带卷收器中,技术方案I或2记载的控制装置,在上述安全带的佩戴被解除时,当车门对应于该安全带而处于关闭状态时,向安全带卷绕方向以第一电动机输出功率对上述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当车门对应于该安全带而处于打开状态时,向安全带卷绕方向以比上述第一电动机输出功率大的第二电动机输出功率对上述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当安全带的佩戴被解除时,在车门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之后直至该车门打开和再次关闭的时间比较富裕,因而为了将安全带尽量柔和地卷绕到车辆乘员身上,相对较小地设定电动机的电机输出功率,或也可以不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相反,当安全带的佩戴被解除时,在车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之后直至该车门关闭的时间富裕较少,为了迅速地卷绕安全带,必须相对地提高电动机的电机输出功率。因此,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在安全带卷收器的安全带控制中,特别是通过采用在安全带佩戴解除时对应于车门的开闭状态而改变电动机输出功率的结构,能够精密合理地对安全带卷绕动作进行控制。而且在本专利技术中,关于第I电动机输出功率和第2电动机输出功率的大小,满足第2电动机输出功率比第I电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载在车辆上的安全带卷收器,包括:电动机;卷轴,随着所述电动机的驱动而对约束乘员用的安全带进行安全带卷绕动作和安全带拉出动作;以及控制装置,对所述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当由车辆乘员对所述安全带的佩戴状态以及与该安全带对应的车门开闭状态所确定的驱动开始条件成立时,向安全带卷绕方向对所述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并且可以根据该驱动开始条件的成立模型而改变该电动机的电动机输出功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当解除了所述安全带的佩戴时,在与该安全带对应的车门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则向安全带卷绕方向以第一电动机输出功率对所述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而在与该安全带对应的车门处于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则向安全带卷绕方向以比所述第一电动机输出功率大的第二电动机输出功率对所述电动机进行驱动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康二,
申请(专利权)人:高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