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及相关联印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7807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9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阐述一种印章(1),其由伸缩式上部部分及下部部分(6、7)以及印刷板托架(8)组成,所述印刷板托架(8)以枢转方式安置在所述下部部分(7)中以容纳印板(3)。用于印台(4)的保持装置(21)与所述印刷板托架(8)相关联,且在静止位置(2)中,所述印刷板托架(8)经定位而相对于接触区域(22)成80°到135°的范围,特定来说成大约90°。从此静止位置(2),所述印章(1)可经由导引构件位移到操作位置(23)中以产生压印印记,借此所述印刷板托架(8)围绕两个导引销(27)转动,其中在所述印刷板托架(8)的侧面(28)上分别安置有一个导引销(27),且所述导引销(27)同时啮合在所述上部部分及所述下部部分(6、7)中的导引狭槽(29、30)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技术方案1、9、16、22、23、27、28、32、33及42的导言的一种印章、一种印台及一种用于更换印章中的印台及安装印台的方法。
技术介绍
DE 1276662B描述一种回墨印章,其中在静止位置中,印板与接触区域(特定来说,压印区域)成90°角度定位。因此,印板坐落于靠近印台处,印台平行于印板安置以使得印板可吸收墨水。为从静止位置向外枢转以产生压印印记,用于压印印记的印板附接于其上的印刷板托架在每一侧上具有两个导引销。所述导引销安置在回墨印章的下部部分中的T形导引狭槽中,特定来说,垂直且水平导引狭槽。此外,印刷板托架具有在进行压印移动时上部部分(具有沿对角线定向的导引槽)绕其操作的轴。因此,当进行压印时,印刷板 托架首先借助导引滑槽及导引狭槽沿水平方向移离印台,且当其到达垂直导引狭槽时,其通过两个导引销中的一者的垂直位移与水平导引狭槽中的另一导引销合作来起始转动移动。当转动运动完成或第二导引销到达垂直导引狭槽时,印刷板托架便沿着垂直导引狭槽移动以做出压印印记。所述情况下的缺点是在回墨印章的此构造的情形下,需要相对大量的努力来产生压印印记。其它缺点在于以下事实此类型的构造与印板的大小相比是极大的(这是因为需要多个导引件及机械零件),且实际上仅接触区域的小区带可用于印刷。另外,在进行压印时,此构造需要增加的力,这是因为在导引轴及销中产生摩擦力。此外,由于T形导引狭槽可导致堵塞,可能不能获得平滑运动。从EP 0249901A2知晓其它类似构造,其中再次,在静止位置中,印刷板托架与印台处的接触区域成90°角度。再次,转动机构涉及每侧两个导引销,其中一个导引销安置在下部部分上且第二导引销在印刷板托架上。下部部分上的导引销啮合于印刷板托架上的导引轨道中,而印刷板托架上的导引销啮合于下部部分及上部部分上上的导引狭槽中。所有所述导引轨道相对于彼此定向,以使得印刷板托架水平提拉,从而枢转到垂直位置中且进行垂直运动以便产生压印印记。所述情况下的缺点还是印刷板托架或印板仅可使用接触区域的极小区,因为移动的机构需要大量空间将其移离印泥且实行枢转移动。此外,US 5740737A揭示一种印章,其中在初始位置中,印板是垂直的且代替印台提供墨水饱和滚筒来给印板涂墨。因此,在静止位置中,印板或者不或者仅部分地施加到滚筒,以使得仅当开始压印程序时,印板沿着滚筒的垂直位移才可致使墨水被吸收。此情况下的转动移动仅在已吸取墨水时借助多个销及导引件来起始,即,首先使印板与接触区域成90°角度在滚筒上方垂直移动且接着起始转动机构及压印程序。所述情况下的缺点是此构造未实现对墨水的最优化均匀吸取,这是因为在静止位置中,印板不坐落于靠近墨水饱和的印台处。然而,如果滚筒部分坐落于印板上,那么发生不均匀墨水吸收,从而产生不均匀压印图像。US 6834584B1揭示具有90°转动以在不具有印台的情形下产生压印印记的印章。在此印章中,印刷板托架经构造以使得印板形成压印图像及墨水贮存槽两者。因此,其不是回墨印章。由于此构造类型中的印刷板托架不需要印台且因此不必自其提拉,且此外,不必提供印台的空间或印台不阻碍转动机构,因此可用适当构造的导引轨道及元件以及仅一个导弓I销构造较简单枢转机构。最后,如(举例来说)AT 503827B1中所揭示,已知一种不同类型的印章,其具有第一外壳部分、可相对于第一外壳部分枢转的第二外壳部分及印板,所述印板可围绕第一外壳部分的第一端部区带中的轴从静止位置枢转到功能位置。在静止位置中,印板在第一外壳部分与第二外壳部分之间,且在功能位置中,第一外壳部分与印板及第二外壳部分形成一个三角形。此情况下的缺点是此类印章总是经设计用于待实行的单个压印程序且为实行其它压印程序,用户必须手动将印章推回到静止位置中,以便其可吸收墨水。在上文所描述具有称为90°转动机构的机构的现有技术中,必须通过将印台从印 章的接触区域向下拉出来更换印台。因此,用户必须将印章固持在一只手中且接着用另一只手将印台从腔中拉出。然而,由于用户必须用两个手指牢固地固持印台以将其拉出,因此首先必须将印台从腔中的开口推出,且因此,实际上更换印台不是简单的事情。当前印台的其它极清晰缺点是在所引述回墨印章现有技术中,在静止位置中,将印刷板托架的印板按压在印台的印泥上,以使得不可简单地将印台从腔中拉出,因为印台被印板挡住。因此,用户必须轻轻下推印章,以使得印刷板托架沿压印位置的方向略微移动,且因此将印板从印台提拉,以使得接着用户可将印板拉出。然而,必须维持提拉位置,此意指用户必须保持下推印章且同时将印台拉出,或印章必须提供有固定装置,借助该固定装置可将印章锁定在特定位置中以使得用户不必再下压印章且在锁定之后,可将印台拉出。加入此固定装置相当大地增加费用及成本且还进一步使印章的构造复杂。因此,可以陈述对特别在更换当前印章的印台时的用户舒适性仍存在某些期许,且当更换印章时,用户的手指常常弄脏,因为通常不能正确地握持印台。同时移动两只手还意指用户不能正常观看印台且因此容易触摸到墨水饱和的印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借此获得具有减小的体积及重量且更容易操作的更简单、更紧凑且更廉价构造的一种印章、用于印章的印台及此外用于更换印台及安装印板的方法。另一目的是尽可能地使用印章的用于压印印记的接触区域。本专利技术的再另一目的是避免介绍中所提及的缺点。借助回墨印章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其中印刷板托架围绕两个导引销转动,其中在所述印刷板托架的每一侧面上安置有一个导引销,且所述导引销同时啮合在所述上部部分及所述下部部分中的导引狭槽中。有利地,仅具有两个导引销(S卩,仅一个导引轴或仅一个枢转点)的回墨印章的此构造产生印刷板托架从静止位置到操作位置中的紧凑枢转且因此接触区域的较大部分可用于做出压印印记。以此方式,通过印章的不同组件中的两个导引销的交互产生移动轮廓,以便将印刷板托架的转动移动所需的空间尽可能保持为小。此外,由于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必使多个轴以不同次序且沿不同方向枢转,因此当压印时产生更顺畅的移动轮廓。现在,产生更紧凑、资源友好且实用的组件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直到现在,例如借助在印章的静止位置中印刷板托架定位在与接触区域成80°与135°之间的回墨印章所获得紧凑构造不得不伴随与接触区域相比较小的印记大小,这是因为其需要更多空间用于印刷板托架的多个轴转动机构。仅具有一个轴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较低材料需求或较小提及同时地提供流畅枢转移动。因此,接触区域的大部分可用于压印印记。其中上部部分中的导引狭槽基本上水平定向的实施例是有利的,因为此意指当操作印章时以简单地方式产生优选的水平位移。此意指首先从印台的嵌入物提拉印刷板托架或印台。在其中从静止位置开始,导引狭槽的始端向上倾斜(特定来说为拱形)的一个实施例中,操作印章有利地通过导引狭槽的上升平衡上部部分的移动,且因此印刷板托架或印板仅执行水平移动,即,上升导引狭槽补偿对印章下推,事实上,此原本将产生印刷板托架的对应垂直位移。 然而,在有利实施例中,其它导引狭槽基本上垂直定向,因为此意指可执行简单垂直移动。在有利实施例中,在安置在接触区域的端部区带中的导引狭槽是垂直的,此意指对应特定垂直路径可用于产生压印图像,以使得可累积充分速度及压力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墨印章(1),其由伸缩式上部部分及下部部分(6、7)以及印刷板托架(8)组成,所述印刷板托架(8)以枢转方式安置在所述下部部分(7)中以容纳印板(3),其中用于印台(4)的保持装置(21)与所述印刷板托架(8)相关联,且在静止位置(2)中,所述印刷板托架(8)经定位而相对于接触区域(22)成80°到135°的范围,特定来说成大约90°,且可经由导引构件从所述静止位置(2)位移到操作位置(23)中以产生压印印记,所述回墨印章(1)的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板托架(8)围绕两个导引销(27)转动,其中在所述印刷板托架(8)的侧面(28)上分别安置有一个导引销(27),且所述导引销(27)同时啮合在所述上部部分及所述下部部分(6、7)中的导引狭槽(29、30)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库斯·策厄特纳彼得·津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特罗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