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1567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8 17:43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属食用菌栽培技术。其特征是依次进行如下步骤:A、对同一批次的营养料主要原料进行逐袋编号并逐袋检测营养指标值;B、依据检测结果,剔除未达到要求的;C、依据检测结果,计算得到该批次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D、依据该批次营养指标平均值和各袋实测指标值,搭配成袋数相等且每组营养指标平均值与该批次营养指标平均值相差±0.2的若干组;E、以组为单位,进行营养料主要原料与按重量配比的其他各种原料加水拌匀后装入栽培用瓶。经试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明显减少了同一批次的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差异;进一步提高了成品合格菇的产量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实践证明,尽管已经满足了严格按配方比例配料、把握准确的含水量、充分地搅拌均匀等技术要求,将符合上述要求的栽培用料装入栽培用瓶,再经符合技术要求的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养菌等工序,但到生育出菇工序时却仍然出现各个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存在明显的差异,即使是同一批次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也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的栽培结果,一方面直接影响了批量采收时间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必然影响了成品合格菇产量和质量的进一步提闻。针对上述同一批次的栽培用瓶中长出的子实体大小、菇茎粗细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探求,排除了整个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全过程各工序的栽培技术条件的差异因素外,其关键的原因是各个栽培用瓶中瓶装料营养不均衡。进一步的原因探求剖析发现,造成各个栽培用瓶中瓶装料营养不均衡的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是瓶装料重量配比中占营养料85%以上的营养料主要原料,如细米糠、或麸皮、或玉米粉的营养指标值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2012年3月6日同一批次57袋营养料主要原料细米糠,实测各原料袋中的营养指标值含糖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的瓶装料营养均衡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拌料工序前依次进行如下步骤:A、对同一批次的营养料主要原料进行逐袋编号并逐袋抽样检测营养指标值;B、依据逐袋编号、逐袋抽样检测的结果,剔除测得营养指标值未达到要求的袋装营养料主要原料;C、依据逐袋编号抽样检测的结果,计算得到符合营养指标值要求的所有袋装营养料主要原料的营养指标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该批次营养料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D、依据该批次营养料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和各袋编号及测得营养指标值,将符合营养指标值要求的所有袋装营养料主要原料搭配成:袋数相等且每组营养指标平均值与该批次主要原料营养指标平均值相差±0.2的若干组;E、以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春荣王雪峰高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丹徒区正东生态农业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