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换向器,旨在提供一种换向器轴孔与电机转子的配合强度好且生产成本低;同时换向片与填充料之间的粘结牢固度好的新型换向器。它包括换向片、填充料,换向器的轴孔处设有一同轴的弹簧,且弹簧的内径与轴孔内径相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向器,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新型换向器。
技术介绍
换向器作为直流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强度和性能对电机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通常换向器的轴孔内都会设置一个铜质衬套与电机的转子配合,以提高轴孔与转子的配合强度。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514528,公开日2002年10月02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换向器衬套,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换向器衬套,换向器衬套的外表面上制有凹槽,在外表面上的非凹槽部分制有条纹,套口制有倒角。衬套虽然提高换向器轴孔与转子的配合强度;但铜质衬套不仅需要通过机加工制作,而且铜材本身的成本高,会提高换向器的制作成本。另一方面,电机在高速旋转运行时,换向器需要承受电机旋转时所产生的巨大离心力,否则会产生换向片的飞片或浮片等不良现象。因此,为了增大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 料之间的附着力,通常会在换向片内侧设置固定脚;但目前的换向片的固定脚结构简单,固定脚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不能够有效的提高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的附着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换向器由于轴孔内设有铜质衬套,增加换向器制作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换向器轴孔与电机转子的配合强度好且生产成本低,同时还可提高换向器的质量和寿命的新型换向器。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换向器的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附着效果不佳,容易产生换向片的飞片或浮片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换向片与填充料粘结牢固度强,从而提高换向器质量和寿命的新型换向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换向器,包括换向片、填充料,换向器的轴孔处设有一同轴的弹簧,且弹簧的内径与轴孔内径相同。由于换向器的轴孔处设有一同轴的弹簧,且弹簧的内径与轴孔内径相同;弹簧不仅可以提高换向器轴孔与电机转子的配合强度,而且弹簧不需要通过加工制作,采购成本低,因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弹簧与填充料之间的接触面积远大于一般衬套与填充料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弹簧与填充料之间的粘合牢固度。作为优选,轴孔呈阶梯状,轴孔内设有两阶台阶且轴孔的口径由上往下先减小后增大;所述弹簧设于两阶台阶之间。作为优选,换向片呈周向均匀排列且相邻两换向片之间设有绝缘槽,所述绝缘槽内设有云母片。绝缘槽和云母片的设置可以提高相邻两换向片之间的绝缘强度,提高换向器的质量和寿命。作为优选,云母片的厚度与绝缘槽宽度相同,云母片由绝缘槽上端延伸至下端。作为优选,云母片的顶部设有向外突出的凸起,且凸起的外侧边与换向器轴线之间的径向间距与换向片外侧面与换向器轴线之间的径向间距相同。由于云母片的顶部设有向外突出的凸起,这不仅可以满足填充料在填充和固化过程的工艺制作,还可以减少云母片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作为优选,换向片内侧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固定脚、第二固定脚、第三固定脚、第四固定脚。本方案结构可以提高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的附着力。作为优选,第一固定脚与第二固定脚之间设有燕尾槽,第三固定脚与第四固定脚之间也设有燕尾槽,第二固定脚与第三固定脚之间设有U形槽;当换向器的填充料固定成型后,填充料会填充到燕尾槽和U形槽内,使填充料与第一固定脚、第二固定脚、第三固定脚、第四固定脚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的提高换向片与填充料之间的径向和轴向附着力,从而有效的解决换向片的飞片或浮片现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换向器轴孔与电机转子的配合强度好且生产成本低;2.换向片与填充料之间的粘结牢固度好;3.可提闻换向器质量和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换向片I、绝缘槽2、云母片3、凸起4、弹簧5、轴孔6、填充料7、第一固定脚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新型换向器,包括换向片I、填充料7。换向片I的顶部设有一向外侧弯曲的弯钩。换向片I呈周向均匀排列且相邻两换向片之间设有绝缘槽2。绝缘槽2内设有云母片3。云母片3的厚度与绝缘槽2的宽度相同,云母片3由绝缘槽上端延伸至下端。云母片3的顶部设有向外突出的凸起4,且凸起4的外侧边与换向器轴线之间的径向间距与换向片I外侧面与换向器轴线之间的径向间距相同。换向器的轴孔6处设有一同轴的弹簧5,且弹簧5的内径与轴孔6内径相同。轴孔6呈阶梯状,轴孔内设有两阶台阶且轴孔的口径由上往下先减小后增大;所述弹簧5设于两阶台阶之间。由于换向器的轴孔6内设有一同轴的弹簧5,且弹簧的内径与轴孔内径相同;弹簧不仅可以提高换向器轴孔与电机转子的配合强度,而且弹簧不需要通过加工制作,采购成本低,因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换向片I内侧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固定脚8、第二固定脚、第三固定脚和第四固定脚。第一固定脚与第二固定脚之间设有燕尾槽,第三固定脚与第四固定脚之间也设有燕尾槽,第二固定脚与第三固定脚之间设有U形槽。所述第一固定脚、第二固定脚、第三固定脚和第四固定脚的横截面呈T字形。由于第一固定脚与第二固定脚之间设有燕尾槽,第三固定脚与第四固定脚之间也设有燕尾槽,第二固定脚与第三固定脚之间设有U形槽;当换向器的填充料固定成型后,填充料会填充到燕尾槽和U形槽内,使填充料与第一固定脚、第二固定 脚、第三固定脚、第四固定脚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的提高换向片与填充料之间的径向和轴向附着力,从而有效的解决换向片的飞片或浮片现象。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换 向器,包括换向片(I)、填充料(7),其特征是,换向器的轴孔(6)处设有一同轴的弹簧(5 ),且弹簧的内径与轴孔内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换向器,其特征是,所述轴孔(6)呈阶梯状,轴孔内设有两阶台阶且轴孔的口径由上往下先减小后增大;所述弹簧(5)设于两阶台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换向器,其特征是,换向片(I)呈周向均匀排列且相邻两换向片之间设有绝缘槽(2),所述绝缘槽内设有云母片(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换向器,其特征是,所述云母片的厚度与绝缘槽宽度相同,云母片由绝缘槽上端延伸至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换向器,其特征是,云母片(3)的顶部设有向外突出的凸起(4),且凸起的外侧边与换向器轴线之间的径向间距与换向片外侧面与换向器轴线之间的径向间距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换向器,其特征是,换向片(I)内侧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固定脚(8)、第二固定脚、第三固定脚、第四固定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换向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脚与第二固定脚之间设有燕尾槽,第三固定脚与第四固定脚之间也设有燕尾槽,第二固定脚与第三固定脚之间设有U形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换向器,旨在提供一种换向器轴孔与电机转子的配合强度好且生产成本低;同时换向片与填充料之间的粘结牢固度好的新型换向器。它包括换向片、填充料,换向器的轴孔处设有一同轴的弹簧,且弹簧的内径与轴孔内径相同。文档编号H01R39/04GK202550263SQ20122014963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孙瑞良, 舒雅佩, 许刚位, 赵吉峰 申请人:宁波胜克换向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换向器,包括换向片(1)、填充料(7),其特征是,换向器的轴孔(6)处设有一同轴的弹簧(5),且弹簧的内径与轴孔内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瑞良,许刚位,赵吉峰,舒雅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胜克换向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