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426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换向片的飞片或浮片现象,提高换向器的质量和寿命;同时还可以节约换向片材料用量、降低成本的换向片。它包括换向片本体及设置在换向片本体内侧的固定脚,换向片本体呈倒L字形,所述固定脚的横截面呈T字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向器,具体涉及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改进结构的换向片。
技术介绍
换向器作为直流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一,其强度和性能对电机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电机在高速旋转运行时,换向器需要承受电机旋转时所产生的巨大离心力,否则会产生换向片的飞片或浮片等不良现象。因此,为了增大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的附着力,通常会在换向片内侧设置固定脚;但目前的换向片的固定脚结构简单,固定脚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不能够有效的提高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的附着力。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781173U,公开日2011年03月30日,专利技术创造的名称为钩型换向器的换向片,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钩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换向片钩部,所述换向片钩部在其弯钩处的两侧边具有内凹的圆弧槽,从而有效保护漆包线;但该申请案的换向片的内侧只设置了一个直杆作为换向片的固定脚,因此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附着效果较差,在电机在高速旋转运行时,容易产生换向片的飞片或浮片等不良现象,影响换向器的质量和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换向器的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附着效果不佳,容易产生换向片的飞片或浮片现象的问题,提供一种与换向器的填充料连接牢固,可提高换向器的质量和寿命,同时还可以节约换向片材料用量、降低成本的换向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及设置在换向片本体内侧的固定脚,换向片本体呈倒L字形,所述固定脚的横截面呈T字形。由于固定脚的横截面呈T字形,其不仅提高了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的接触面积,而且呈T字形的固定脚可以有效的提高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的径向的附着力,进而有效的克服电机在高速旋转运行时所产生的巨大离心力,从而有效的改善换向片的飞片或浮片现象,提高换向器的质量和寿命。作为优选,固定脚包括与换向片本体连接的根部和位于根部外侧的头部,所述根部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固位孔,根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呈U字形的固位槽。由于固定脚的根部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固位孔,且根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呈U字形的固位槽,因此当换向器的填充料固定成型后,填充料会填充到固位孔和固位槽内,使填充料与固定脚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的提高换向片与填充料之间的径向和轴向附着力,从而有效的解决换向片的飞片或浮片现象。同时固位孔和固位槽的设置还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作为优选,固位孔为矩形孔,且固位孔的宽度与根部的宽度相同。由于固位孔的宽度与根部的宽度相同,其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换向片与填充料之间的径向和轴向附着力。作为优选,固定脚由换向片本体底部延伸至顶部。本方案可以提高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的附着力。作为优选,换向片本体的横截面呈外侧大内侧小的等腰梯形状。本方案结构可以节约换向片本体的材料用量、降低成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极大的提高换向片与换向器的填充料之间的径向的附着力,从而有效的解决换向片的飞片或浮片现象,提闻换向器的质量和寿命;同时还可以节约换向片材料用量、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横截面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图中换向片本体I、固定脚2、根部3、头部4、固位孔5、固位槽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图2所示,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I及设置在换向片本体内侧的固定脚2。换向片本体I呈倒L字形。换向片本体I的横截面呈外侧大内侧小的等腰梯形状。所述固定脚2由换向片本体底部延伸至顶部。固定脚2的横截面呈T字形。固定脚2包括与换向片本体I连接的根部3和位于根部外侧的头部4。所述根部3侧面上设有两个固位孔5,根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呈U字形的固位槽6。固位孔5为矩形孔,且固位孔5的宽度与根部3的宽度相同。由于固定脚2的横截面呈T字形,且固定脚2的根部3上设有两个固位孔5和两个固位槽6;当换向器的填充料固定成型后,填充料会填充到固位孔和固位槽内,使填充料与固定脚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可以有效的提高换向片与填充料之间的径向和轴向附着力,因此可以有效的克服电机在高速旋转运行时所产生的巨大离心力,有效的解决换向片的飞片或浮片现象,提闻换向器的质量和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I)及设置在换向片本体内侧的固定脚(2),其特征是,换向片本体(I)呈倒L字形,所述固定脚的横截面呈T字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脚(2)包括与换向片本体连接的根部(3)和位于根部外侧的头部(4),所述根部(3)侧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固位孔(5),根部的两端分别设有呈U字形的固位槽(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其特征是,所述固位孔(5)为矩形孔,且固位孔的宽度与根部的宽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脚(2)由换向片本体底部延伸至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其特征是,所述换向片本体(I)的横截面呈外侧大内侧小的等腰梯形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换向片的飞片或浮片现象,提高换向器的质量和寿命;同时还可以节约换向片材料用量、降低成本的换向片。它包括换向片本体及设置在换向片本体内侧的固定脚,换向片本体呈倒L字形,所述固定脚的横截面呈T字形。文档编号H01R39/04GK202550261SQ20122014093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刘锦, 孙瑞良, 黄开锋 申请人:宁波胜克换向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槽型换向器的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1)及设置在换向片本体内侧的固定脚(2),其特征是,换向片本体(1)呈倒L字形,所述固定脚的横截面呈T字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瑞良黄开锋刘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胜克换向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