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1415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6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一金属壳座、一绝缘本体以及多个端子;上述金属壳座包含一底板,底板形成有一卡掣部;绝缘本体包含一镂孔部、一前端面、一后端面以及一连结于前端面与后端面的环侧面,前端面形成有一插槽,环侧面形成有一模合部;上述多个端子穿设于绝缘本体的镂孔部,镂孔部与插槽连通;其中,金属壳座埋设并覆盖于前端面与环侧面,卡掣部无间隙地连接于绝缘本体,借以提供插座连接器结构上良好的稳固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地提升插座连接器中的端子、绝缘本体与金属壳座结合后的结构稳定性,并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由于网络与通信科技的技术发展迅速,近年来消费者对传输的质量和速度要求日益提高,本领域技术人员为了满足追求计算机与电子产品更佳的传输技术的需求,在制造过程、硬件或其他相关领域着手,积极开发比以往传输更快且更稳定的电连接器。目前常用的连接器种类繁杂,其中常用的连接器之一即为具有高速、低功耗、低电磁福射及低误码率特性的低电压差分信号(LVDS,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连 接器。而公知的插座连接器,包括线材端子、连接模块以及包覆线材端子与连接模块的绝缘体,然而在各个元件组装时,因受限于线材端子的尺寸要求及端子插座的装设要求,时常发生线材端子与传输线焊接固定质量不佳或断裂松脱的情况,造成电连接器的传输稳定性不佳或结构损坏的状况。因此,本专利技术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性,悉心观察、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从而提出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可有效地提升连接器中的端子、绝缘本体与金属壳座结合后的结构稳定性,并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一金属壳座,包含一底板,该底板形成有一卡掣部;一绝缘本体,包含有一镂孔部,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前端面、一后端面以及一连结于该前端面与该后端面的环侧面,该前端面形成有一插槽,该环侧面形成有一模合部;以及多个端子,各形成有一接触部、一焊接部与一连接该接触部及该焊接部的固定部,该多个端子穿设于该绝缘本体的镂孔部,且该接触部位于该插槽中;其中,该金属壳座埋设并覆盖于该前端面与该环侧面,该卡掣部无间隙地连接于该绝缘本体。较佳地,该底板形成有一穿孔,该镂孔部与该插槽连通于该穿孔。较佳地,该卡掣部包含有至少二卡扣片,该至少二卡扣片由该穿孔边缘弯折延伸形成且包覆于该绝缘本体。较佳地,该金属壳座包含二侧壁,该二侧壁由该底板相对两侧弯折并朝互相远离方向延伸形成。较佳地,该金属壳座包含一接面与二短接面,该接面及该二短接面分别相对地由该底板弯折延伸形成,该接面上形成有多个固定片与多个对应该固定片的冲口,该多个短接面分别邻近该穿孔相对两侧。较佳地,该金属壳座包含有多个对位孔,该多个对位孔分别形成于该接面与该二短接面。较佳地,该绝缘本体的环侧面的相对两侧延伸形成有多个对应且穿设于该多个对位孔的柱体。较佳地,该绝缘本体的模合部包含多个对应穿设于该多个冲口的模合块。较佳地,该绝缘本体包含一止挡部,该止挡部为多个由该环侧面另外相对两侧各别延伸形成的凸块,该多个凸块分别顶抵于该两侧壁。较佳地,以上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为一种LVDS插座连接器。综上所述,本技术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插座连接器,借助于将金属壳座埋设于绝缘本体中,使得结构上有良好稳定性,且可降低生产成本的插座连接器。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说明与所附附图仅用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IA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A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端子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4A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金属壳座的立体图;图5A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金属壳座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平面剖视图。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I 端子11 接触部12 焊接部13 固定部2 绝缘本体20 镂孔部201 矩孔21 前端面211 插槽22 后端面23 环侧面231 模合部2311 模合块232 柱体233止挡部2331凸块3金属壳座30底板301穿孔302卡掣部3021卡扣片31侧壁311通孔32接面320接合部3201对位板321固定片322冲口323对位孔33短接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请参阅图I与图1A,图I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IA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插座连接器包括多个端子I、一绝缘本体2以及一金属壳座3。其中,本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是以埋入射出成型方式为例,但并非受限于此。请参阅图2、图2A及图3所示,图2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A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其中图3为图2与图2A中插座连接器的端子示意图。所述每一端子I分别形成有一接触部11、一焊接部12以及一固定部13。所述固定部13穿设于绝缘本体2,而接触部11以及焊接部12分别位于固定部13的相对两端。更详细地说,端子I的固定部13由其轴向两侧外扩延伸成板状,提供固定部13较大的固定面积且容置在绝缘本体2内,便于端子I穿设于绝缘本体2时有良好的固定。端子I的接触部11自其固定部13 —端大致沿其长轴方向弯曲延伸所形成,接触部11呈勾状且具弹性,也就是端子I的接触部11受压后弯折变形且同时产生反作用力,移除施力源后即可恢复原状,提供本技术插座连接器有稳固的结构。端子I的焊接部12自固定部13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焊接部12呈直柱状且大致呈共平面的排列,以便于连接在另一承载接口上(图未示)。请参阅图4与图4A。图4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4A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所述绝缘本体2形成有一镂孔部20、一前端面21、一后端面22、一连接前端面21与后端面22的环侧面23。前端面21形成有一插槽211,环侧面23内侧围绕于该镂孔部20,镂孔部20连通于插槽211。更详细地说,插槽211凹设于绝缘本体2内且大致平行于前端面21的长边方向。换言之,插槽211与镂孔部20互相连通。镂孔部20凹设于绝缘本体2且包含有多个横向贯设的矩孔201,其中任意二个相邻的矩孔201大小与间隔距离皆相同。再者,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绝缘本体2包括有一模合部231与四个柱体232,模合部231包含有四个模合块2311。更详细地说,模合块2311为横截面不规则形状的柱体,四个模合块2311等距地设于环侧面23外壁一侧,柱体 232呈短圆柱状且分别设于环侧面23的上下两侧面的相对两侧。换言之,模合块2311的位置在二个柱体232之间,模合块2311与柱体232的形状并非用以局限本技术。再者,本实施例中绝缘本体2的另一相对两侧设有一止挡部233,止挡部233包含四个横截面呈矩形状柱体的凸块2331,止挡部233为分别延伸形成于环侧面23的两侧外壁的四个凸块2331。换言之,环侧面23在模合部23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二个凸块2331,该二个凸块2331的形状、大小皆相同,但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但并非用以局限本技术。请参照图5、图5A以及图6。图5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金属壳座的立体图,图5A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金属壳座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插座连接器的平面剖视图。所述金属壳座3包含一底板30、一贯设于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金属壳座,包含一底板,该底板形成有一卡掣部;一绝缘本体,包含有一镂孔部,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前端面、一后端面以及一连结于该前端面与该后端面的环侧面,该前端面形成有一插槽,该环侧面形成有一模合部;以及多个端子,各形成有一接触部、一焊接部与一连接该接触部及该焊接部的固定部,该多个端子穿设于该绝缘本体的镂孔部,且该接触部位于该插槽中;其中,该金属壳座埋设并覆盖于该前端面与该环侧面,该卡掣部无间隙地连接于该绝缘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格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