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621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17:50
一种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用以装设于电路板上。上述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包括数个第一与第二端子及一座体。上述座体包含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及可挠件。所述第一与第二基座分别形成有第一与第二接合部,且第一与第二端子的固定部分别埋设于第一与第二基座。所述可挠件连接于上述第一与第二基座且适于使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相对地翻转。该USB电连接器通过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分别埋设于座体的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中,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更稳固地与座体结合,且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通过可挠件连接,以提升表面该USB电连接器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再者,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呈共平面设置并排成一列,以利于焊接在电路板的表面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USB电连接器,且特别是涉及一种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已知通信电器用品,如调制解调器、网络卡、电话机或传真机等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大多是利用数据传输线的插头插入至上述电器用品的电连接器中来进行。而现今的电连接器制造产业均面临利润毛利化的处境,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已成为各厂商提高竞争力的最重要关键之一。而习用的电连接器目前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表面贴装式的USB3.0电连接器,但由 于其具有两列端子,因此,通常仅能其中一列端子埋设于绝缘体中,而另一列端子则须以插设方式装入绝缘体内。此种端子插设于绝缘体的构造不但花费人工(增加生产成本),更是使上述插设的端子与绝缘体之间的结合不稳定。于是,本专利技术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其可有效地提升端子的固定效果及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用以装设于一电路板上,该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包括一座体,包含一第一基座,形成有一第一接合部;一第二基座,形成有一第二接合部,该第二接合部对接于该第一接合部;及一可挠件,连接于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在该可挠件上界定出一转轴,该可挠件适于使该第一基座与该第二基座以该转轴为轴而能够相对地翻转;五个第一端子,各形成有一接触部、一固定部及一焊接部,该固定部埋设于该第一基座,且该接触部与该焊接部位于该固定部的相对两侧;以及四个第二端子,各形成有一接触部、一固定部及一焊接部,该固定部埋设于该第二基座,且该接触部与该焊接部位于该固定部的相对两侧;其中,这些第一端子与这些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呈共平面设置并排成一列,且这些第一端子与这些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均用以设于该电路板的表面上。优选地,这些第一端子的焊接部位于这些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外侧。优选地,这些第一端子其中之一的固定部呈Y形,自该Y形固定部一侧的相对两端延伸形成有两个焊接部,该Y形固定部一侧的端部延伸形成该接触部,且这些第二端子的焊接部位于自该Y形固定部所延伸形成的两个焊接部之间。优选地,每一第二端子以其固定部远离接触部的一端穿过该第二接合部,并继而延伸形成一延伸部,而由该延伸部继续延伸以形成该焊接部,且这些第二端子的固定部、延伸部、及焊接部呈共平面设置。优选地,该电路板的边缘凹设有一缺口,该第二基座用以穿设于该缺口中。 优选地,该第一基座形成有一第一连接槽,该第二基座形成有一第二连接槽,且该第一连接槽与该第二连接槽相邻,该可挠件分别连接于该第一基座的第一连接槽与该第二基座的第二连接槽。优选地,该座体为一体延伸所形成的构造。优选地,该可挠件的两端分别埋设于该第一基座的第一连接槽与该第二基座的第二连接槽。优选地,该第一连接槽位于该第一接合部的外侧缘,该第二连接槽位于该第二接合部的外侧缘,且该可挠件容置于该第一连接槽与该第二连接槽。优选地,该第一接合部相对于该第一连接槽的外侧缘形成有一卡扣槽,该第二接合部相对于该第二连接槽的外侧缘形成有一^^扣臂,该卡扣臂固定于该卡扣槽。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其通过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分别埋设于座体的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中,使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更为稳固地与座体结合,且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通过可挠件连接,藉以提升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再者,所述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呈共平面设置并排成一列,以利于焊接在该电路板的表面上。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插设于电路板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的一体式端子定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图2中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的一体式端子定位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的可挠件为金属可挠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的的第一基座对接于第二基座后,欲装设金属壳体的立体示意图;及图5A为图5中第一基座对接于第二基座后的剖视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 第一端子11 接触部12固定部13 延伸部14焊接部2 第二端子21接触部22 固定部23延伸部24 焊接部3 座体31 第一基座311第一接合部3111组装槽3112第一连接槽 3113卡扣槽3114限位槽312舌板部3121接触端3122端子槽313穿设部3131穿设槽3132第一对位块 3133限位板32第二基座321第二接合部 3211组装块3212第二连接槽3213卡扣臂3214凹槽3215第二对位块 322定位部3221定位柱3222卡槽33可挠件331塑料可挠件332金属可挠件 4金属壳体41顶板42底板43侧板431对位孔432焊接片433定位片44插接口5电路板51缺口52穿孔C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实施例〕请参阅图I至图5A所示,其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复参照图1,其为一种表面贴装式(SMT)的USB电连接器(在此指USB3. 0电连接器),用以装设于一电路板5上,且上述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包括五个第一端子I、四个第二端子2、一座体3、及一金属壳体4。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是以沉板式为例,但不受限于此。再者,下述将大致依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的组装流程作一说明。如图2和图2A所示,其中图2A为图2中的端子示意图。所述每一第一端子I与第二端子2各形成有一接触部11、21、一固定部12、22、一延伸部13、23及一焊接部14、24。所述固定部12、22埋设于座体3,而接触部11、21以及焊接部14、24分别位于固定部12、22的相对两端。更详细地说,所述第一端子I的接触部11自其固定部12 —端大致沿其长轴方向弯曲延伸所形成,而延伸部13自固定部12另一端延伸形成,其中延伸部13弯折有一角度(优选为90度),且延伸部13末端弯折延伸形成上述焊接部14。再者,上述五个第一端子I之中位于中央的第一端子I呈音叉状,也即,上述音叉状第一端子I的固定部12呈Y形,且音叉状第一端子I的固定部12另一端具有相对的两分支以分别延伸形成一个延伸部13,并由该两延伸部13继续延伸形成两焊接部14。换言之,所述五个第一端子I形成有五个接触部11及六个焊接部14。而位于上述音叉状第一端子I两侧的其余四个第一端子I大致对称于音叉状第一端子I。而所述第二端子2的接触部21自其固定部22 —端大致沿其长轴方向弯曲延伸所形成,而延伸部23自固定部22另一端延伸所形成,且延伸部23继续延伸形成上述焊接部24。其中,第二端子2的固定部22、延伸部23、及焊接部24大致呈共平面。再者,所述第一端子I与第二端子2经由埋入射出成形以将其固定部12、22包覆于座体3中,藉以使第一端子I、第二端子2、及座体3形成一体式端子定位结构。如图2和图3所不,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用以装设于一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包括:一座体,包含:一第一基座,形成有一第一接合部;一第二基座,形成有一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二接合部对接于所述第一接合部;及一可挠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在所述可挠件上界定出一转轴,所述可挠件适于使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以所述转轴为轴而能够相对地翻转;五个第一端子,各形成有一接触部、一固定部及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的固定部埋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且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一端子的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固定部的相对两侧;以及四个第二端子,各形成有一接触部、一固定部及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的固定部埋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且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固定部的相对两侧;其中,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呈共平面设置并排成一列,且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均能够设于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用以装设于一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包括 一座体,包含 一第一基座,形成有一第一接合部; 一第二基座,形成有一第二接合部,所述第二接合部对接于所述第一接合部;及 一可挠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在所述可挠件上界定出一转轴,所述可挠件适于使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以所述转轴为轴而能够相对地翻转; 五个第一端子,各形成有一接触部、一固定部及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的固定部埋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且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一端子的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固定部的相对两侧;以及 四个第二端子,各形成有一接触部、一固定部及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的固定部埋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且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固定部的相对两侧;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呈共平面设置并排成一列,且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均能够设于所述电路板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贴装式的USB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其中之一的固定部为Y形固定部,自所述Y形固定部一侧的相对两端延伸形成有两个焊接部,所述Y形固定部一侧的端部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部,且所述第二端子的焊接部位于自所述Y形固定部所延伸形成的两个焊接部之间。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格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