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辊轧机的孔径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75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三辊轧机的孔径调节机构,包括调整压环和与其相配合连接的三个轧辊、分别与所述三个轧辊相配合连接的轧辊支座、轧辊轴、轧辊支座轴、预紧弹簧、导向键、及调整基座,调整压环呈圆环状,其内环为三条渐开线轮廓设计,且三条渐开线轮廓平均分布于调整压环的内环上,轧辊支座连接轧辊支座轴,三个轧辊支座轴分别顶于调整压环内环上的三条渐开线上,轧辊支座上设置所述轧辊轴,轧辊轴上安置轧辊,在轧辊支座轴上,轧辊支座与所述调整压环内环之间安置调整基座,调整基座上安置两个预紧弹簧,导向键安置在轧辊支座轴上,且与调整基座滑动配合。该机构调整孔径方便、省时省力、结构受力均匀、用预紧弹簧消除零件间的间隙,从而保证轧制精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辊轧机,尤其涉及一种三辊轧机的孔径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三辊轧机孔径无级可调式机构是三辊轧机的重要机构。在三辊轧机中,三 个轧辊相对轧制中心的位置决定轧机孔径的大小。而三个轧辊相对轧制中心的 径向距离是否等同决定每个轧辊承受的轧制载荷的大小,从而,可严重影响到 轧辊的寿命和轧制的零件质量。通常,三辊轧机孔径的调节是采用螺杆独立调节,但该方法费时费力;另 外,还有采用阿基米得螺线原理的孔径无级调节机构,但该方法存在调整间隙, 致使轧制工件咬入困难和轧制精度难以保证;而采用偏心轴调节孔径的方法, 则存在调节范围小以及在轧制载荷较大情况下锁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辊轧机的孔径调节机构, 该机构调整孔径方便、省时省力、结构受力均匀、用预紧弹簧消除零件间的间 隙,从而保证轧制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辊轧机的 孔径调节机构,包括调整压环和与其相配合连接的轧辊机构,还包括三个轧辊、 及分别与所述三个轧辊相配合连接的轧辊支座、轧辊轴、轧辊支座轴、预紧弹 簧、导向键、及调整基座,所述调整压环呈圆环状,其内环为三条渐开线轮廓 设计,且三条渐开线轮廓平均分布于所述调整压环的内环上,所述轧辊支座连 接所述轧辊支座轴,所述三个轧辊支座轴分别顶于所述调整压环内环上的三条 渐开线上,所述轧辊支座上设置所述轧辊轴,所述轧辊轴上安置所述轧辊,在所述轧辊支座轴上,所述轧辊支座与所述调整压环内环之间安置所述调整基座, 所述调整基座上安置两个预紧弹簧,所述导向键安置在所述轧辊支座轴上,且 与所述调整基座滑动配合。所述调整基座上设置有圆柱体,所述预紧弹簧套在所述圆柱体。 ' 所述预紧弹簧的最小工作载荷大于40公斤。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内环为三条渐开线轮廓设计,且三条渐 开线轮廓平均分布于所述调整压环的内环,并采用预紧弹簧消除零件间的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三辊轧机的孔径调节机构, 该机构调整孔径方便、省时省力、结构受力均匀、用预紧弹簧消除零件间的间 隙,从而保证轧制精度。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三辊轧机孔径调节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技术三辊轧机孔径调节机构的一个轧辊及轧辊轴装配的剖视图3为本技术三辊轧机孔径调节机构的预紧弹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三辊轧机的孔径调节机构适用于三辊轧机。请参照图l所示,图l为三辊轧机孔径调节机构的局部剖视图。技术三 辊轧机的孔径调节机构包括调整压环ll、轧辊12、轧辊支座120、轧辊轴122、 轧辊支座轴13、预紧弹簧15、导向键16、及调整基座17。其中,调整压环ll大 致呈圆环状,其内环为三条渐开线轮廓设计,且三条渐开线轮廓平均分布于调 整压环ll的内环上。请结合参照图2所示,图2为本技术三辊轧机孔径调节机构的一个轧辊 及轧辊轴装配的剖视图。轧辊支座120连接轧辊支座轴13,轧辊支座轴13的端部顶于调整压环ll的内环上,其中,三个轧辊支座轴13分别顶于调整压环11内环上三条渐开线上。轧辊支座120上设置有轧辊轴122,轧辊轴122上安置有轧辊12。 在轧辊支座轴13上,轧辊支座120与调整压环11内环之间安置有调整基座17,调 整基座17上安置有两个预紧弹簧15,导向键16安置在轧辊支座轴13上,与调整 基座17滑动配合,导向键16的作用是限制轧辊支座120转动。调整基座17为一个 固定组件,其与整个轧机固定在一起。调整基座17上设置有圆柱体,预紧弹簧 15套在该圆柱体上。请参照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三辊轧机孔径调节机构的预紧弹簧的结 构示意图。预紧弹簧15的最小工作载荷(弹力)要大于40公斤,以利推动轧辊 支座120与调整压环11顶紧。本技术三辊轧机孔径调节机构的三个轧辊12在不受力的情况下,由预 紧弹簧15向外顶开轧辊12,其作用是消除轧辊12的调整间隙和保持轧辊12固定; 同时,调整压环11限制轧辊12向外移动。由于调整压环ll的内环为三条渐开线 轮廓,转动调整压环11即可改变轧辊12的径向距离,从而调整轧制孔径。三个 轧辊12根据轧件(图1示出为轧制钢管20)的直径不同,须调整轧辊支座120的 径向位置,从而带动轧辊12和轧辊轴122径向移动,以形成不同直径的轧制孔径, 进而满足轧件的轧制要求。本技术三辊轧机孔径调节机构的具体调节步骤为轧辊支座120相对调 整基座17可上下移动,在预紧弹簧15的作用下,轧辊支座120向上运动,从而使 轧制孔径扩大;而调整压环ll限制其运动。当左右转动调整压环ll时,由于调 整压环ll内环为三条渐开线轮廓,轧辊支座轴13与调整压环11的内环接触点高 低位置会相应改变,从而带动轧辊12和轧辊轴122径向移动,即完成轧制孔径的 调整。以上所述案例只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案例,并非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 范围,故凡依本专利技术之形状、构造及原理在任何电压等级中所作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三辊轧机的孔径调节机构,包括调整压环和与其相配合连接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个轧辊、及分别与所述三个轧辊相配合连接的轧辊支座、轧辊轴、轧辊支座轴、预紧弹簧、导向键、及调整基座,所述调整压环呈圆环状,其内环为三条渐开线轮廓设计,且三条渐开线轮廓平均分布于所述调整压环的内环上,所述轧辊支座连接所述轧辊支座轴,所述三个轧辊支座轴分别顶于所述调整压环内环上的三条渐开线上,所述轧辊支座上设置所述轧辊轴,所述轧辊轴上安置所述轧辊,在所述轧辊支座轴上,所述轧辊支座与所述调整压环内环之间安置所述调整基座,所述调整基座上安置两个预紧弹簧,所述导向键安置在所述轧辊支座轴上,且与所述调整基座滑动配合。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三辊轧机的孔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 基座上设置有圆柱体,所述预紧弹簧套在所述圆柱体。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三辊轧机的孔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 弹簧的最小工作载荷大于40公斤。专利摘要一种三辊轧机的孔径调节机构,包括调整压环和与其相配合连接的三个轧辊、分别与所述三个轧辊相配合连接的轧辊支座、轧辊轴、轧辊支座轴、预紧弹簧、导向键、及调整基座,调整压环呈圆环状,其内环为三条渐开线轮廓设计,且三条渐开线轮廓平均分布于调整压环的内环上,轧辊支座连接轧辊支座轴,三个轧辊支座轴分别顶于调整压环内环上的三条渐开线上,轧辊支座上设置所述轧辊轴,轧辊轴上安置轧辊,在轧辊支座轴上,轧辊支座与所述调整压环内环之间安置调整基座,调整基座上安置两个预紧弹簧,导向键安置在轧辊支座轴上,且与调整基座滑动配合。该机构调整孔径方便、省时省力、结构受力均匀、用预紧弹簧消除零件间的间隙,从而保证轧制精度。文档编号B21B31/16GK201220237SQ20082009575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宪章, 亮 赵, 一 郭 申请人: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辊轧机的孔径调节机构,包括调整压环和与其相配合连接的轧辊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个轧辊、及分别与所述三个轧辊相配合连接的轧辊支座、轧辊轴、轧辊支座轴、预紧弹簧、导向键、及调整基座,所述调整压环呈圆环状,其内环为三条渐开线轮廓设计,且三条渐开线轮廓平均分布于所述调整压环的内环上,所述轧辊支座连接所述轧辊支座轴,所述三个轧辊支座轴分别顶于所述调整压环内环上的三条渐开线上,所述轧辊支座上设置所述轧辊轴,所述轧辊轴上安置所述轧辊,在所述轧辊支座轴上,所述轧辊支座与所述调整压环内环之间安置所述调整基座,所述调整基座上安置两个预紧弹簧,所述导向键安置在所述轧辊支座轴上,且与所述调整基座滑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宪章赵亮郭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