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机及其折叠辊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6274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机及其折叠辊端板,其主要特点在于折叠辊的端板分为外环和内环两部分,内环固定在折叠辊的端部,外环套着内环并可绕内环转动,端板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二者任择其一位于内环,另一方位于外环或者穿过内环与外环的交界面,在外环和内环之间设置有将外环与内环紧固在一起的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调节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端口在端板端面上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折叠辊内的压纸刀吸风通道和折纸槽吸风通道的负压时长,即使端板在加工或安装过程中出现较大圆周位置误差,也可以进行调节弥补,降低了工件的加工和安装难度,优化真空吸附的效果,提高折叠速度和折叠产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产折叠纸巾的折叠机,尤其涉及折叠机中的折叠辊的端板结构。
技术介绍
生产面巾纸、擦手纸等折叠纸巾的折叠机都具有两根平行的折叠辊,折叠辊的端部固定有端板,端板设置有轴向贯穿端板的两种气流通道,两种气流通道沿着端板的圆周方向相间分布,每种气流通道分别与折叠辊内的起不同作用的轴向风道对应连通。根据折叠辊的工作原理,要求端板上这两种气流通道的端口之间相距的弧长满足一定要求,距离稍微偏大或者稍微偏小都会降低折叠辊的折纸效果。在现有技术中,折叠辊端板上的这两种气流通道是固定的,两种气流通道的端口在端板端面上的相对位置不能调节,如果端板在加工或安装过程中出现较大圆周位置误差,就会影响到折叠辊吸附纸张的效果,降低折 置速度和折置广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折叠机的折叠辊端板,以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机,该折叠机的折叠辊端板可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的折叠机的折叠辊端板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是在端板内设置有轴向贯穿端板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沿着端板的圆周方向相间分布,端板分为外环和内环两部分,外环套着内环并可绕内环转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二者任择其一位于内环,另一方位于外环或者穿过内环与外环的交界面,在外环和内环之间设置有将外环与内环紧固在一起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折叠辊端板还可采取如下附属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径向穿过外环的螺栓,螺栓螺纹连接在内环上,外环上的供螺栓穿过的通孔为长条形,长条形的长度方向是外环的圆周方向,通孔的宽度小于螺栓头的直径,当螺栓拧紧时,螺栓将外环与内环压紧在一起。本技术提供的折叠机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机,包括两根平行的折叠辊,折叠辊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压纸刀和折纸槽,压纸刀和折纸槽沿着折叠辊的圆周方向相间分布,每一把压纸刀的旁边设有一组吸风口,每一条折纸槽内设置有另一组吸风口,在折叠辊的内部设置有压纸刀吸风通道和折纸槽吸风通道,压纸刀吸风通道和折纸槽吸风通道沿着折叠辊的圆周方向相间分布,每一条压纸刀吸风通道与位于一把压纸刀旁边的吸风口连通,每一条折纸槽吸风通道与位于一条折纸槽内的吸风口连通,压纸刀吸风通道和折纸槽吸风通道贯穿至折叠辊的同一端部,在该端部固定有端板,在端板内设置有轴向贯穿端板的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沿着端板的圆周方向相间分布,每一条第一气流通道与折叠辊内的一条压纸刀吸风通道对应连通,每一条第二气流通道与折叠辊内的一条折纸槽吸风通道对应连通,端板分为外环和内环两部分,内环固定在折叠辊的端部,外环套着内环并可绕内环转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二者任择其一位于内环,另一方位于外环或者穿过内环与外环的交界面,在外环和内环之间设置有将外环与内环紧固在一起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折叠机还可采取如下附属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径向穿过外环的螺栓,螺栓螺纹连接在内环上,外环上的供螺栓穿过的通孔为长条形,长条形的长度方向是外环的圆周方向,通孔的宽度小于螺栓头的直径,当螺栓拧紧时,螺栓将外环与内环压紧在一起。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转动端板的外环,可调节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端口在端板端面上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折叠辊内的压纸刀吸风通道和折纸槽吸风通道的负压时长,即使端板在加工或安装过程中出现较大圆周位置误差,也可以进行调节弥补,降低了工件的加工和安装难度,优化真空吸附的效果,提高折叠速度和折叠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提供的折叠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同时也是图2的AOB剖视图;图2是图I的C-C剖视图;图3单独示出图I中的端板;图4是图3的左视图;图5是图3的右视图;图6是图3的D-D剖视图;图7是图3的分解图;图8表示折叠辊内的压纸刀吸风通道与折纸槽吸风通道在折叠辊端部上的开口位置的另一种布局形式示例;图9表示折叠辊内的压纸刀吸风通道与折纸槽吸风通道在折叠辊端部上的开口位置的再一种布局形式示例;图10是端板的外环相对于内环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示意图;图11是在图I的基础上装配好风盖后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的风盖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一台折叠机中通常设置两根平行的折叠辊,两根折叠辊的结构相同。图I示出了折叠机的一根折叠辊的一端端部结构。如图I并且结合图2所示,折叠辊I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三把压纸刀2和三条折纸槽3,压纸刀2和折纸槽3沿着折叠辊I的圆周方向相间分布。每一把压纸刀2的旁边设有一组吸风口 4,每一条折纸槽3内设置有另一组吸风口5。在折叠辊I的内部设置有三条压纸刀吸风通道6和三条折纸槽吸风通道7,压纸刀吸风通道6和折纸槽吸风通道7沿着折叠辊I的圆周方向相间分布。每一条压纸刀吸风通道6与位于一把压纸刀2旁边的一组吸风口 4连通,每一条折纸槽吸风通道7与位于一条折纸槽3内的一组吸风口 5连通。压纸刀吸风通道6和折纸槽吸风通道7贯穿至折叠辊I的同一端部,在该端部固定有端板8。端板8的结构可参见图I并结合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在端板8内设置有轴向贯穿端板8的三条第一气流通道9,以及轴向贯穿端板8的三条第二气流通道10,第一气流通道9和第二气流通道10沿着端板8的圆周方向相间分布,每一条第一气流通道9与折叠辊I内的一条压纸刀吸风通道6对应连通,每一条第二气流通道10与折叠辊I内的一条折纸槽吸风通道7对应连通。本技术的特点在于端板8分为外环8a和内环Sb两部分,参见图I并结合图3、图4、图5、图6和图7,内环Sb固定在折叠辊I的端部,外环8a套着内环Sb并可绕内环8b转动。端板8的第二气流通道10位于内环Sb。端板8的第一气流通道9穿过内环Sb与外环8a的交界面,亦即从图3角度来看,每一条第一气流通道9的左侧端口 9a位于外环8a,右侧端口 9b位于内环8b,如此设置是为了使第一气流通道9的右侧端口 9b与折叠辊I内的压纸刀吸风通道6对应连通。实际上,第一气流通道9和第二气流通道10是位于外环 8a还是位于内环Sb,是根据折叠辊I内的压纸刀吸风通道6与折纸槽吸风通道7在折叠辊I端部上的开口位置而定的。根据压纸刀吸风通道6与折纸槽吸风通道7在折叠辊I端部上的开口位置的不同布局形式,第一气流通道9和第二气流通道10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布局形式,例如,如果压纸刀吸风通道6在折叠辊I端部上的开口位置不是像图2那样布局,而是如图8那样布局,那么图3中的第一气流通道9可以全部设在外环8a内,而不必穿过内环Sb与外环8a的交界面,再例如,如果折纸槽吸风通道7在折叠辊I端部上的开口位置如图9那样布局,那么图3中的端板8的第二气流通道10应全部设于外环8a,第一气流通道9应全部设于内环Sb,如此等等,总之应使得端板8的每一条第一气流通道9与折叠辊I内的一条压纸刀吸风通道6对应连通,每一条第二气流通道10与折叠辊I内的一条折纸槽吸风通道7对应连通。在外环8a和内环8b之间设置有将外环8a与内环8b紧固在一起的锁定机构。本实施例的锁定机构如图6所示,包括三颗径向穿过外环8a的螺栓11,螺栓11螺纹连接在内环8b上,外环8a上的供螺栓11穿过的通孔12为长条形,长条形的长度方向是外环8a的圆周方向,使得螺栓11不会阻碍外环8a相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折叠机的折叠辊端板,在端板内设置有轴向贯穿端板的第一气流通道(9)和第二气流通道(10),第一气流通道(9)和第二气流通道(10)沿着端板的圆周方向相间分布,其特征是:端板分为外环(8a)和内环(8b)两部分,外环(8a)套着内环(8b)并可绕内环(8b)转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9)和第二气流通道(10)二者任择其一位于内环(8b),另一方位于外环(8a)或者穿过内环(8b)与外环(8a)的交界面,在外环(8a)和内环(8b)之间设置有将外环(8a)与内环(8b)紧固在一起的锁定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庆金江德志戴加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