缆线的支撑装置、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0469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缆线的支撑装置,目的在于即使缆线的构成环状部的部分的长度变长,也能够抑制该环状部下垂。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缆线的支撑装置具备:沿着往复移动的滑架的移动方向设置的支撑框架;缆线,其一端侧被支撑于所述滑架,途中部被支撑于所述支撑框架,伴随所述滑架的往复移动在从所述一端侧到所述途中部之间形成环状部;和从下侧支撑所述缆线的所述环状部的支撑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缆线的支撑装置以及具有该缆线的支撑装置的记录装置等电子设备,该缆线从固定支点朝向往复移动的可动部的一方的移动端侧以竖立设置姿态而延伸设置,延伸设置前端部经由环状部而连接于所述可动部。
技术介绍
例如在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的喷墨打印机等记录装置中,在记录装置主体(下面也称为“打印机主体”)的内部以竖立设置姿态设有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支撑框架,作为搭载有记录头的可动部的滑架配设为,能够沿着该支撑框架的所述宽度方向往复移动。而且,传送指示从搭载于所述滑架的记录头排出的各色的墨液的排出量和/或排出定时的信号、和/或与装配于滑架的墨盒的墨液余量相关的信号等的被称为FFC(柔性扁平缆线)的带状缆线,如下述的专利文献I所示,从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固定支点以竖立设 置姿态而延伸设置,经由环状部其延伸设置前端部连接于所述滑架。所述滑架的往复移动的范围,根据对应的被记录件(下面也称为“用纸”)的尺寸来决定其大概,在对应的用纸的尺寸大(例如为A3尺寸)的情况下,滑架的移动范围变大,在对应的用纸的尺寸小(例如为A4尺寸)的情况下,滑架的移动范围变小。此时,所述FFC配合尺寸大(在所述的例子中为A3尺寸)的用纸,来设定用于形成环状部的从所述固定支点到延伸设置前端部为止的长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特开2006-82381号公报但是,如果所述FFC的用于形成环状部的所述长度与尺寸大的用纸相配合地设定,则会发生如下的问题在滑架向增大所述环状部的大小的方向移动时该环状部因自重而向下方下垂,该环状部变为倾斜姿态而成为用纸的输送路径上的障碍。另外,向下方下垂了的环状部可能会擦到位于下方的支撑部件等结构物、由于摩擦导致FFC断线,并且/或者与记录实行中的用纸的被记录面接触而使记录实行品质降低。另外,该情况下,如果设为按压FFC的延伸设置基端部将其牢固地约束于支撑框架侧的构造,则环状部整体的自立性增大,所述下垂减少。但是,通过所述牢固的约束,对该FFC的所述约束部位作用很大的压力,可能使FFC断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即使缆线的形成环状部的部分的长度变长也能够抑制该环状部下垂。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所涉及的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一方式,其特征在于,具备往复移动的滑架;沿着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设置的支撑框架;缆线,其一端侧被支撑于所述滑架,途中部被支撑于所述支撑框架,伴随所述滑架的往复移动在从所述一端侧到所述途中部之间形成环状部;和从下侧支撑所述缆线的所述环状部的支撑部。本技术所涉及的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二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所述支撑部从支撑所述缆线的途中部的部位起沿着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设置。本技术所涉及的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三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具有朝向所述滑架的移动路径伸出的伸出部。本技术所涉及的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四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式中,所述支撑部的伸出部具有朝向所述滑架的移动路径向下的向下倾斜部分。本技术所涉及的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五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方式 中,所述支撑部的伸出部的向下倾斜部分,从无斜度的平坦面向所述滑架的移动路径倾斜。本技术所涉及的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六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方式中,所述支撑部的伸出部的向下倾斜部分,从朝向所述滑架的移动路径向上的倾斜面,朝向 所述滑架的移动路径倾斜。本技术所涉及的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七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式中,所述伸出部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有多个。本技术所涉及的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八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式中,所述伸出部包括不同于所述支撑框架的部件。本技术所涉及的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九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八方式中,所述伸出部构成为能够与所述滑架一并移动。本技术所涉及的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十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方式中,所述缆线为带状缆线,所述带状缆线以由所述支撑部支撑所述带状缆线宽度方向的一端的方式以竖立设置姿态而延伸设置。本技术所涉及的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十一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十方式中,所述带状缆线的途中部,用在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上隔开间隔、并弯曲所述支撑框架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多个卡定爪来卡定。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第一到第十一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缆线的支撑装置。本技术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架搭载有记录头。进而,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所涉及的带状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十二方式,其特征在于,该带状缆线朝往复移动的可动部的一方的移动端侧从固定支点以竖立设置姿态延伸设置,经由环状部延伸设置前端部连接于所述可动部,该支撑装置具备从下侧接触并支撑至少所述固定支点附近的带状缆线的延伸设置基端部的支撑部。在此,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带状缆线”将所述FFC作为其代表例,但不限定于此,其含义包括所有配设于固定支点和可动部之间并形成环状部的缆线。另外,在所述带状缆线中使用的所谓“竖立设置姿态”,其含义包括以带状缆线的宽度方向垂直的垂直姿态为中心的一定角度范围的竖立姿态。根据本方式,因为通过支撑部从下侧接触并支撑所述固定支点附近的带状缆线的延伸设置基端部,所以切实地确保带状缆线的竖立设置姿态以提高带状缆线整体的自立性。即,即使在可动部从所述一方的移动端侧移动到另一方的移动端侧的状态下,通过从下支撑该带状缆线的延伸设置基端部,也可以提高所述自立性。由此,即使带状缆线的形成环状部的部分的长度变长,也可抑制可动部移动所形成的环状部的下垂。进而根据本方式,因为支撑部只是仅从下接触并支撑带状缆线的延伸设置基端部,所以不会由于设置了该支撑部,在其接触部分产生约束带状缆线的力。因此,在可动部移动而使环状部的形状变化时不会从该支撑部对该带状缆线施加压力,因此能够减低断线的可能性。另外,当然,所述支撑部不仅可以配设于所述带状缆线的延伸设置基端部的所述固定支点附近,而且可以在通过该延伸设置基端部的成为所述可动部的所述一方的移动端侧的延长线上连续地配设、或者分开配设于多个部位。这样一来,支撑带状缆线的延伸设置部即从所述固定支点到延伸设置前端部为止的部分 的支撑长度变长、或者支撑点增加,环状部整体的自立性进一步提高,因此更加不会发生所述环状部的下垂。本技术所涉及的带状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十三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十二方式中,所述支撑部相对于具备所述固定支点且设置为与所述可动部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支撑框架而设置。本技术所涉及的带状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十四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十三方式中,所述支撑部,通过切开并卷起所述支撑框架的一部分而与所述支撑框架形成为一体。例如,所述支撑部也可以通过将所述支撑框架的一部分切开并弯曲成帽状或者肋状而与所述支撑框架形成为一体。根据这些方式,可以不增加零件数量地以比较简单的加工廉价地设置支撑部。本技术所涉及的带状缆线的支撑装置的第十五方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十二方式到第十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具有从下侧接触并直接支撑竖立设置姿态的带状缆线的延伸设置基端部的支撑作用部;和向所述环状部的伸出方向下降倾斜的引导倾斜部。根据本方式,支撑作用部担负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缆线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往复移动的滑架;沿着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设置的支撑框架;缆线,其一端侧被支撑于所述滑架,途中部被支撑于所述支撑框架,伴随所述滑架的往复移动在从所述一端侧到所述途中部之间形成环状部;和从下侧支撑所述缆线的所述环状部的支撑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森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