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93796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包括入炉煤粉输送器、入炉煤仓、煤粉分向器、煤粉分配室、入炉煤仓下料管、煤粉过滤器;所述的煤粉过滤器设置在入炉煤粉输送器上方,入炉煤粉输送器采用螺旋输送结构,设置在入炉煤仓上方,入炉煤仓底部中间设置凸起的煤粉分向器,将入炉煤仓底部分成若干个煤粉分配室,在煤粉分配室底部分别接有入炉煤仓下料管、入炉煤仓下料管上设置下料控制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可以实现连续地将脱水后的入炉煤连续输送到煤热解炉,使得加煤做业及时、快速、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煤热解炉(炼焦炉)大都采用间歇式炼焦,入炉煤的配比、脱水、炭化等各工艺步骤相对独立,不能实现连续地给煤热解炉进行加煤做业。这促使本专利技术人思考开发出一种能够将入炉煤脱水和炭化工艺步骤连接起来的进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该进煤装置能够连续地给煤热解炉进行加煤做业。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包括入炉煤粉输送器、入炉煤仓、煤粉分向器、煤粉分配室、入炉煤仓下料管、煤粉过滤器;所述的煤粉过滤器设置在入炉煤粉输送器上方,入炉煤粉输送器采用螺旋输送结构,设置在入炉煤仓上方,入炉煤仓底部中间设置凸起的煤粉分向器,将入炉煤仓底部分成若干个煤粉分配室,在煤粉分配室底部分别接有入炉煤仓下料管、入炉煤仓下料管上设置下料控制阀。优选的,煤粉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过滤器外顶盖、过滤器内顶盖、金属纤维过滤网、废空气进入通管、粉尘漏斗、废空气内排出通管、废空气外排出通管,过滤器壳体周边设置有从底部通向顶部的废空气进入通管,在过滤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粉尘漏斗,粉尘漏斗通向入炉煤仓,废空气内排出通管设置在过滤器内顶盖上,并位于粉尘漏斗上方,废空气内排出通管的入口低于废空气进入通管的入口,废空气外排出通管设置在过滤器外顶盖上,在过滤器内顶盖与过滤器外顶盖之间设置有金属纤维过滤网。优选的,还包括工控中心,工控中心与入炉煤粉输送器和下料控制阀相连接,入炉煤粉输送器和下料控制阀直接受工控中心控制。优选的,还包括进煤装置电气控制器,进煤装置电气控制器串接在上位工控中心和入炉煤粉输送器和下料控制阀之间,工控中心通过进煤电气控制器对入炉煤粉输送器和下料控制阀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可以实现连续地将脱水后的入炉煤连续输送到煤热解炉,使得加煤做业及时、快速、高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所涉及的入炉煤脱水装置组装示意图;图2是图I中A处放大图3是本专利技术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所涉及的入炉煤脱水装置中的脱水器一实施例俯视不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所涉及的入炉煤脱水装置中的脱水器另一实施例俯视不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与后续的入炉煤预热、调节等装置组装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5中C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所涉及的入炉煤预热装置中的预热器剖视图;图8是图6中a-a处截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所涉及的入炉煤冷却装置示意图;图10是图9中b-b处截面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所涉及的电气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主要在以下第三部分第一节中予以详细介绍。第一部份入炉煤配比及制备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煤热解炉,可以根据不同的入炉煤配比,得到等级不同的焦炭。如下步骤1)选用5种不同的煤,它们分别是气煤、肥煤、焦煤、三分之一焦煤、瘦煤。2)其中气煤20% 40% ;肥煤10% 20% ;焦煤10% 20% ;三分之一焦煤15% 30% ;瘦煤10% 15%,先混合然后过筛破碎,直至破碎颗粒达到5mm以下形成入炉煤,当然本专利技术煤热解炉对其它配比和颗粒大小的入炉煤同样适用,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煤热解炉所需入炉煤粉的限制,只是按以上所举的入炉煤配比可以对弱粘煤配入量达40%以上,降低了入炉煤的成本同时又能得到较高质量的焦炭,在市场上具有很好竞争力。第二部分入炉煤脱水目前市场上的炼焦炉大都采用间歇式炼焦,入炉煤料为湿煤,所以耗能,增大了炼焦的成本,预先对进入本煤热解炉的入炉煤的进行脱水,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如图I所示所述的入炉煤脱水装置I包括脱水架体10、斗提机11、废气脱水器12、煤粉过滤器13、料仓14、除尘器15、烟囱16、入炉煤输送机17。如图I、图2所示废气脱水器12包括脱水器壳体121、热废气主进入管122、脱水废气主排出气管123、入料器124、废气散热片125,在脱水器壳体121上方设有入料器124,在脱水器壳体121内部入料器124下方设有至少一组废气散热片125,废气散热片125的内部设有热废气进入通道1251、脱水废气排出通道1252,热废气进入通道1251和脱水废气排出通道1252分别与热废气主进入管122、脱水废气主排出气管123相通,热废气进入通道1251和脱水废气排出通道1252在废气散热片125的内部呈上下排列,利于入炉煤的干燥脱水。如图2所示入料器124包括入料斗1241、入料振动筛1242、下料通道1243、下料振动筛1244,入料斗1241中设置入料振动筛1242,入料斗1241下方由中部散开设置有多个下料通道1243,在下料通道1243下方又设有下料振动筛1244,下料振动筛1244下方设置废气散热片125,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入炉煤在废气散热片125上方分布更加均匀。如图2所示废气散热片125成上、中、下三组排列,废气散热片125外形做成朝上锐角三角形,上组废气散热片125与中组废气散热片125之间错位设置,即中组中的一废气散热片125正好设置在上组中的两相邻的废气散热片125之间,同理,下组一废气散热片125正好设置在中组中的两相邻的废气散热片125之间,目的是为了增加入炉煤的干燥面积、利于入煤分散滑落。如图I、图2、图3所示在废气散热片125下方设置煤仓14,在煤仓14上放设置有煤粉过滤器13,我们形像称为煤粉呼吸器,煤粉过滤器13主要包括过滤器壳体131、废空气内进入通管132、粉尘漏斗133、废空气内排出通管134、废空气外排出通管135,在过滤器壳体131周边设置设有从底部通向顶部的废空气内进入通管132,在过滤器壳体内部设置有粉尘漏斗133,粉尘漏斗133通向煤仓14,在粉尘漏斗133上方设有废空气内排出通管134,废空气内进入通管132的入口 1321高于废空气内排出通管134的入口 1341,废空气内排出通管134设置在过滤器内顶盖137上,废空气外排出通管135设置过滤器外顶盖138上,在过滤器内顶盖137与过滤器外顶盖138之间设置有金属纤维过滤网136。如图3所示废空气内进入通管132设置在过滤器壳体131内,废空气内进入通管132与废空气内排出通管134成垂直夹角在过滤器壳体131内形成旋风结构。如图I所示除尘器15连接脱水废气主排出气管123,除尘器15是现有的除尘技术,除尘器15包括除尘器壳体151,除尘室152,脱水废气主排出气管123通向除尘室152,除尘室152又通过引风机18与烟 16相通,除尘室152下方设置粉煤灰排放管153,所述的除尘室152可以是湿法除尘,也可以采用干法布袋除尘,此处重点介绍湿法除尘,在除尘器壳体151内除尘室上方设有喷水头154,脱水废气主排出气管123没入除尘室152中的水中。如图I、图2所示热废气通过热废气主进入气管122进入废气散热片125内部的废气进入通道1251,再通过废气散热片125内部的脱水废气排出通道1252进入脱水废气主排出气管123,再经过除尘室152中的水层清洗之后从烟囱16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热解炉的入炉煤进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炉煤粉输送器、入炉煤仓、煤粉分向器、煤粉分配室、入炉煤仓下料管、煤粉过滤器;所述的煤粉过滤器设置在入炉煤粉输送器上方,入炉煤粉输送器采用螺旋输送结构,设置在入炉煤仓上方,入炉煤仓底部中间设置凸起的煤粉分向器,将入炉煤仓底部分成若干个煤粉分配室,在煤粉分配室底部分别接有入炉煤仓下料管、入炉煤仓下料管上设置下料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鑫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