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92631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1:33
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包括有捆扎机主体,捆扎机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输送装置和出输送装置;捆扎机主体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并与进输送装置和出输送装置同一水平面设置的下压板、位于下压板的上方并可在油缸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的上压板;下压板设有下引带对接装置;上压板设有上引带对接装置;上压板设有上压板槽,下压板设有下压板槽,上引带对接装置设有上引带槽,下引带对接装置设有下引带槽;工作时,上压板槽、下引带槽、下压板槽和上引带槽依次相互连通形成用于包围经过压实后编织袋垛的打包带输送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编织袋垛的压实和捆扎一体化完成,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织袋捆扎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编织袋进行捆扎,是通过工人将松散编织袋垛搬运到液压打包机的压板工作面,启动打包机压实编织袋垛,然后工人用手拿着打包带从上下压板槽穿过进行人工捆绑,或者用打包夹进行钳紧,再用剪刀剪断打包帯,最后,再由工人将已打好包的编织袋搬运下去。这种操作方式的工作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无形中给企业増加了许多人力成本。因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低成本、生产效率高的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低成本、生产效率高的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包括有捆扎机主体,所述捆扎机主体的ー侧设置有进输送装置,所述捆扎机主体相対的另ー侧设置有出输送装置;所述捆扎机主体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并与所述进输送装置和所述出输送装置同一水平面设置的下压板、位于所述下压板的上方并可在油缸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的上压板;所述下压板设置有可转动对接于所述上压板的一端和所述下压板的一端的下引带对接装置;所述上压板设置有可转动对接于所述上压板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下压板的另一端的上引带对接装置; 所述上压板设置有上压板槽,所述下压板设置有下压板槽,所述上引带对接装置设置有上引带槽,所述下引带对接装置设置有下引带槽;所述上引带对接装置和所述下引带对接装置分别与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对接后,所述上压板槽、所述下引带槽、所述下压板槽和所述上引带槽依次相互连通形成用于包围经过压实后编织袋垛的打包带输送通道; 所述捆扎机主体设置有打包带卷盘,所述打包带卷盘的出带ロ与所述打包带输送通道相连通。其中,所述上引带对接装置还设置有上引导气缸、第一驱动臂和第一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上压板,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座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引导气缸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引导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驱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引带槽的一端固接,所述上引带槽的另一端旋转90°对接时与所述下压板另一端设置的下引导弯嘴连通;所述下引带对接装置还设置有下引导气缸、第二驱动臂和第二气缸固定座,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压板,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座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引导气缸的一端连接,所述下引导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驱动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引带槽的一端固接,所述下引带槽的另ー端旋转90°对接时与所述上压板一端设置的上引导弯嘴连通。其中,所述上引带槽的一端设置有用干与所述上压板的另一端相对接的上引带槽嘴;所述下引带槽的一端设置有用干与所述下压板的另一端相对接的下引带槽嘴。其中,所述下压板邻近所述进输送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止挡装置,所述止挡装置包括有止挡片、自复位弹簧和伸缩气缸,所述止挡片的一端通过所述自复位弹簧与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縮气缸杆的端部铰接,所述下压板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止挡片的另一端穿设所述滑动槽、并外露于存放编织袋垛的空间。其中,所述上压板槽内设置有上弓架,所述下压板槽内设置有下弓架。其中,所述上弓架的进端ロ、出端ロ以及所述下弓架的进端ロ、出端ロ的形状均设置为喇叭形或者渐缩形。其中,所述上压板槽和所述下压板槽的槽腔形状为圆形、扁形、椭圆形和矩形中的·任ー种。其中,所述上引带槽的槽ロ以及所述下引带槽的槽ロ均设置为喇叭形或者是渐缩形。其中,所述上压板一体鋳造成型设置或者由型钢焊接成型设置;所述下压板一体鋳造成型设置或者由型钢焊接成型设置。其中,所述上压板的上方设置有限位停止行程开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包括有捆扎机主体,所述捆扎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进输送装置,所述捆扎机主体相対的另ー侧设置有出输送装置;所述捆扎机主体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并与所述进输送装置和所述出输送装置同一水平面设置的下压板、位于所述下压板的上方并可在油缸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的上压板;所述下压板设置有可转动对接于所述上压板的一端和所述下压板的一端的下引带对接装置;所述上压板设置有可转动对接于所述上压板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下压板的另一端的上引带对接装置;所述上压板设置有上压板槽,所述下压板设置有下压板槽,所述上引带对接装置设置有上引带槽,所述下引带对接装置设置有下引带槽;所述上引带对接装置和所述下引带对接装置分别与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对接后,所述上压板槽、所述下引带槽、所述下压板槽和所述上弓I带槽依次相互连通形成用于包围经过压实后编织袋垛的打包带输送通道;所述捆扎机主体设置有打包带卷盘,所述打包带卷盘的出带ロ与所述打包带输送通道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编织袋垛的压实和捆扎一体化完成,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的上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的下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的下压板与下引带槽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的下引带槽与上引导弯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的下引带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的下弓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的止挡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的另ー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在图I中包括有 100——捆扎机主体、 1——机架、 2——下压板、21——下压板槽、211——下弓架、212——渐缩形、213——喇叭形、22——下引导弯嘴、 3——油缸、 4——上压板、41——上压板槽、411——上弓架、42——上引导弯嘴、 51--下引导气缸、52-第二驱动臂、53-第二气缸固定座、54-下引带槽、541——下引带槽嘴、 61-上引导气缸、62-第一驱动臂、63-第一气缸固定座、64-上引带槽、641——上引带槽嘴、 7-打包带卷盘、 81一一进输送装置、82——出输送装置、 91——止挡片、92——伸缩气缸、921——伸缩气缸杆、93——自复位弹簧、 10一一编织袋垛。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描述。实施例I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如图I至图11所示,包括有捆扎机主体100,所述捆扎机主体100的一侧设置有进输送装置81,所述捆扎机主体100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出输送装置82 ;所述捆扎机主体100包括机架I、设置于机架I并与所述进输送装置81和所述出输送装置82同一水平面设置的下压板2、位于所述下压板2的上方并可在油缸3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编织袋液压捆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捆扎机主体,所述捆扎机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进输送装置,所述捆扎机主体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出输送装置;所述捆扎机主体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并与所述进输送装置和所述出输送装置同一水平面设置的下压板、位于所述下压板的上方并可在油缸的驱动下可上下移动的上压板;所述下压板设置有可转动对接于所述上压板的一端和所述下压板的一端的下引带对接装置;所述上压板设置有可转动对接于所述上压板的另一端以及所述下压板的另一端的上引带对接装置;?所述上压板设置有上压板槽,所述下压板设置有下压板槽,所述上引带对接装置设置有上引带槽,所述下引带对接装置设置有下引带槽;所述上引带对接装置和所述下引带对接装置分别与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对接后,所述上压板槽、所述下引带槽、所述下压板槽和所述上引带槽依次相互连通形成用于包围经过压实后编织袋垛的打包带输送通道;所述捆扎机主体设置有打包带卷盘,所述打包带卷盘的出带口与所述打包带输送通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远陈胜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众和化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