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过滤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1344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1 23:41
一种高压过滤站,克服了现有高压过滤站滤筒或者控制阀在主体之下,更换滤芯或维修控制阀很困难,以及控制阀与主体间如果密封失灵,高压液体将串满结合面并向外喷射的问题,特征是滤筒在主体之上,控制阀在主体的侧面,在控制阀阀体上加工有进液沟通孔、出液沟通孔和排污沟通孔以及环形卸荷槽和线形卸荷槽,在主体上加工有进液孔、出液孔、排污孔以及与控制阀进液沟通孔、与控制阀出液沟通孔和与控制阀排污沟通孔,在控制阀阀体中安装的散件可以临时构成整体插装阀芯,有益效果是,更换滤芯或维修控制阀都很容易,避免了万一密封件损坏造成的大量喷液,实现了大通道过液,降低了液体流动阻力,也避免了工作面停泵主供液管路内的液体外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过滤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用于煤矿液压支架或发电、冶金等工业乳化液或清水过滤的一种高压过滤站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高压过滤站,都是I个主体安装2个滤筒及2个滤芯,多滤筒及多滤芯需要通过多个单元组合,这样就需要多个粗大的管路连接,管路复杂,结构庞大,操作不方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人2008年提出的申请号为200810104350. 7,公告号为CN101269281,名称为“反冲洗高压过滤站”的专利,该专利公开的高压过滤站,包括主体,主体内纵向开有进液孔、出液孔和排污孔,主体上可以安装2个以上滤筒及2个以上滤芯,且滤筒与滤芯组件设有排污装置,主控阀等多个液压元件布置在主体上,通过主体内部的通·道连接,因而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管路连接少、滤筒面积大、纳污能力强。但是,现有技术包括上述专利技术专利依然存在的技术问题是(I)控制阀在主体之上,控制阀好维修,但滤筒在主体之下,更换滤芯困难,或者也有滤筒在主体之上,更换滤芯方便,而控制阀在下,则维修控制阀困难,尤其是更换散装阀芯更困难。(2)控制阀与主体间的板式连接中,是在连接处设置橡胶密封圈,如果密封失灵,高压液体将串满整个结合面,造成控制阀与主体有很大的分离力,对连接螺钉产生很大的拉伸破坏,造成大量高压液体向外喷射;(3)所采用的控制阀组件是一种散装阀芯,即将多个散装的阀芯零件分别依次装入阀体,安装和拆除较困难,用时较长,也容易对阀芯零件,尤其是密封件造成损坏;(4)当主控阀的控制液路有压时,进液孔与滤筒与滤芯组件相通,排污孔与滤筒与滤芯组件断开;当主控阀的控制液路泄压时,进液孔与滤筒与滤芯组件断开,排污孔与滤筒与滤芯组件相通,达到了操作省力的目的,但是,应该明确指出的是,主供液管有压,主控阀的控制液路受控制阀控制可有压,可泄压;而停泵后主供液管无压,控制液路只能随之无压,排污孔与滤筒与滤芯组件相通,即主供液管路与排污孔相通,则与大气相通,当工作面比本过滤站高时,主供液管路内的液体都会白白流光,而主供液管路又长又粗,其内不仅有大量的水,也有很贵的乳化油,造成很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更换滤芯和维修控制阀都比较方便,且可以将密封失灵处渗漏的高压液体排出,防止造成控制阀与主体结合面间的分离力和对连接螺钉产生拉伸破坏,避免造成大量高压液体向外喷射以及用拆装杆将散装阀芯零件构成临时整体插装阀芯,使更换滤芯变的容易的一种高压过滤站。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主体、控制阀、至少2个滤筒,在所述控制阀的控制阀阀体上加工有密封槽,所述滤筒在主体之上,所述控制阀在主体的侧面,在控制阀阀体上还加工有控制阀进液沟通孔、控制阀出液沟通孔和控制阀排污沟通孔,所述主体上加工有进液孔、出液孔、排污孔以及与控制阀进液沟通孔、与控制阀出液沟通孔和与控制阀排污沟通孔,在所述密封槽外加工有环形卸荷槽,在与主体接触的控制阀阀体的接触面上还加工有与大气相通的线形卸荷槽,所述环形卸荷槽与线形卸荷槽相连通。在所述控制阀阀体中安装由顶杆、进液套、进液芯、中套座、出液芯、端套、弹簧、放液锥堵、0型密封圈和挡圈等散装阀芯零件组成的阀芯,以及拆装时将这些散装阀芯零件构成临时整体插装阀芯所用的拆装杆。在所述放液锥堵上加工有用于拆装的锥堵内六方孔和在拆卸过程中用于释放液体的放液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I个主体上可以安装2个以上多滤筒及2个以上多滤芯,且滤筒朝上,更换滤芯更容易,而控制阀在主体侧面,使更换维修控制阀也变的更容易。·(2)本专利技术控制阀与主体板式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密封损坏失灵,可以通过环形卸荷槽与线形卸荷槽将密封失灵处渗漏的高压液体排出,防止压力液串满控制阀与主体整个结合面而造成控制阀阀体与主体结合面间剧增的分离力和连接螺钉超载破坏,从而也避免了万一密封件损坏造成的大量喷液。(3)由于用拆装杆将散装阀芯零件构成临时整体插装阀芯,可实现对阀芯的快速拆装,拆装时,在阶梯通孔中安装拆装杆,使安装和拆除快速、容易,对阀芯零件,尤其是密封件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工作时,在阶梯通孔中去掉拆装杆,安装内六方外螺纹的放液锥堵;此外,由于用拆装杆将散装阀芯零件构成临时整体插装阀芯,散装阀芯零件比整体插装阀芯要便宜很多,同时相对于整体插装阀芯,由于实际使用中是拆下拆装杆后再工作的,因此,拆装杆不占用液体通道空间,实现了大通道过液,降低了液体流动阻力。(4)当控制阀的控制液路有压时,进液孔与滤筒、滤芯组件和出液孔断开,排污孔与滤筒、滤芯组件和出液孔相通,即反冲洗滤芯;当控制阀的控制液路无压时,进液孔与滤筒、滤芯组件和出液孔相通,而排污孔与滤筒、滤芯组件和出液孔断开;避免了工作面停泵主供液管路内的液体经出液孔、滤筒与滤芯组件经排污孔外流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临时整体插装阀芯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与主体接合面的控制阀阀体表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控制阀阀体与主体结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B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控制阀与主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主体,1-1——进液孔,1-2——出液孔,1-3——排污孔,1-4—与控制阀进液沟通孔,1-5—与控制阀出液沟通孔,1-6—与控制阀排污沟通孔,1-7—滤筒安装孔,1-8—滤芯安装孔,2-控制阀,2-1-控制阀阀体,2-1-1-密封槽,2-1-2-环形卸荷槽,2-1-3—线形卸荷槽,2-1-4—连接螺钉孔,2-1-5——控制阀进液沟通孔,2-1-6——控制阀出液沟通孔,2-1-7——控制阀排污沟通孔,2-2——顶杆,2-2-1.——盲内螺纹孔,·2-3——.进液套,2-4——进液芯,2-5——中套座,2-6——出液芯,2-7——端套,2-7-1—阶梯通孔,2-7-2——端套外螺纹,2-7-3——端套外六方,2-7-4——端套内螺纹,2-8-弹簧,2-9——放液锥堵,2-9-1 维堵内六方孔,2-9-2 放液孔,2-10-0 型密封圈,2-11-挡圈,2-12——拆装杆,2-12-1——拆装杆内六方孔,2-12-2——拆装杆外螺纹,2-13-密封圈,3——滤筒,4-滤芯,5——上封头。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图2和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主体I、控制阀2和滤筒3,在主体I上加工有至少2个滤筒安装孔1-7和滤芯安装孔1-8,在I个主体I之上,即主体I的上端每个滤筒安装孔1-7中都安装有滤筒3,每个滤筒3内及滤芯安装孔1-8中都安装有滤芯4,每个滤芯4顶端都安装有上封头5并将滤筒3顶部开口密封,所述控制阀2在主体I的侧面,在主体I上加工有进液孔1-1、出液孔1-2和排污孔1-3 ;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控制阀2包括控制阀阀体2-1,在控制阀阀体2-1中安装有顶杆2-2、进液套2-3、进液芯2-4、中套座2-5、出液芯2_6、端套2_7、弹簧2_8、放液锥堵2-9、0型密封圈2-10和挡圈2-11,以及拆装临时整体插装阀芯使用的拆装杆2-12,在所述顶杆2-2上加工有盲内螺纹孔2-2-1,在所述端套2-7上加工有阶梯通孔2-7-1,端套外螺纹2-7-2和端套外六方2-7-3,并在阶梯通孔2-7-1的第一阶梯通孔上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过滤站,包括主体(1)、控制阀(2)、至少2个滤筒(3),在所述控制阀(2)的控制阀阀体(2?1)上加工有密封槽(2?1?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3)在主体(1)之上,所述控制阀(2)在主体(1)的侧面,在控制阀阀体(2?1)上还加工有控制阀进液沟通孔(2?1?5)、控制阀出液沟通孔(2?1?6)和控制阀排污沟通孔(2?1?7),所述主体(1)上加工有进液孔(1?1)、出液孔(1?2)、排污孔(1?3)以及与控制阀进液沟通孔(1?4)、与控制阀出液沟通孔(1?5)和与控制阀排污沟通孔(1?6),在所述密封槽(2?1?1)外加工有环形卸荷槽(2?1?2),在与主体(1)接触的控制阀阀体(2?1)的接触面上还加工有与大气相通的线形卸荷槽(2?上3),所述环形卸荷槽(2?1?2)与线形卸荷槽(2?1?3)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