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专利>正文

削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9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削面机,适用于制作刀削面,效率高、质量好。由五种机构组成。旋转切削机构;主要由主电机,可旋转的刀盘及其上的弯刀构成;轴向进给机构:主要由与托面板固连的滑套内滑配有油缸及液压装置构成;径向进给机构:主要由电机、导轨、螺杆与固连在阀体上的螺母旋合构成,由电控电路控制实现径向往复进给;润滑清洁机构;主要由水管、微型水泵、刷子构成;电控电路:主要由接触器、按钮、开关、行程开关等构成。(*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Noodles machine

A dough cutting machine, suitable for making Sliced noodles, 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quality. Consists of five mechanisms. Rotary cutting mechanism;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main motor, can the cutter head rotation and scimitar; axial feed mechanism: mainly by the panel and the supporting sleev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cylinder and hydraulic device; the radial feed mechanism is mainly composed of motor, rail, screw and nut is fixed on the valve body. Form,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electric circuit to realize the radial reciprocating feed lubrication; cleaning mechanism; mainly by water, micro pump, brush; electric control circu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contactor, button, switch, switch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作面食的削面机,适用于制作刀削面。刀削面的制作方法是用专门刀具在饧好揉匀的面团上直接削下入锅,其面条精、韧、调味也易渗入,口感和味道都很理想,然而,削面是一种专门的手工技艺,效率低、质量不稳定,影响了它的普及,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公告号为CN2206550Y的电动削面机由于存在以下缺陷至今未能实施1.削面过程中需人工辅助摇手把进给,质量不能保证,且麻烦;2.切面后分段,机构复杂;3.面条粗细的决定条件之一是手把的旋转速度即人操纵的熟练程度,很难保证面条均匀;4.由于面团是装在面桶中,因离心力作用,面团与面桶壁粘的很紧,切下的面条有一面很不光滑。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量好、效率高、用机器代替手工制作的削面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把手工削面的复杂技艺分解为三种简单的、相互协调的机械运动,即刀盘的旋转切削运动,托面板对于刀盘的轴向间歇进给运动和径向往复进给运动,由五种机构配合完成上述机械运动。旋转切削机构由型钢制成与底架固连的L型支架和轴承座固连,其水平投影成V字型,与底架固连的机座上设有主电机,刀盘的轴经轴承支承于机架的轴承座中,刀盘与主电机的皮带轮经皮带相连接,在刀盘下侧外缘同圆周上均布固连有弯刀;轴向进给机构与托面板固连的滑套内滑配有油缸,其外圆周上设有竖向凹槽,导向限位螺钉外圆沿油缸径向和周向与凹槽呈滑配合,油缸底部与阀体呈螺纹连接,阀体内设有吸、排油阀与油箱连通,吸油阀包括压簧空心螺钉、弹簧,钢球、空心螺钉及阀体上的孔道,排油阀包括垫圈、钢球及阀体上的孔道,溢流阀由钢球、弹簧、空心螺钉及阀体上孔道构成,与阀体一侧固连的油箱连通,左、右柱塞泵包括左、右柱塞、左、右缸盖、弹簧及阀体上的孔道,液压装置的节门由螺钉、顶杆、与溢流阀上的钢球、弹簧、空心螺钉及阀体上孔道构成,当柱塞被压缩时泵腔中的压力油进入阀体中的孔道,顶开钢球,经孔道、垫圈孔进入油缸腔室,推动话塞杆上升,当柱塞被停止压缩,阀体反向运动时,弹簧使柱塞伸出,油箱中的油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经空心螺钉、顶开钢球、经弹簧,压簧空心螺钉,孔道进入泵腔中,为下一次排油作好准备,如此反复,直至托面板上的面团被削完,导向螺钉限制与滑套固连的托面板上升为止,拧动螺钉,顶杆顶开钢球,再轻压托面板,则油缸腔室中的油经阀体孔道,钢球、孔道、弹簧、空心螺钉进入油箱,可重新装面,设置在左、右立板上的调节螺钉是用来调节柱塞被压缩的长度以调节面团每次切削时上升的高度,托面板上设有小孔以增加摩擦力,防止弯刀将面团卷起,径向进给机构阀体上的矩形凹槽与固连于左、右立板上的导轨呈滑配合,左、右立板与底架固连,与阀体固连的螺母和螺杆旋合,螺杆一端设置的皮带轮与附电机轴上的皮带轮经皮带相连接;润滑清洁机构设置在弯刀上方的喷水管用卡子固定在支架上,喷水管下端与微型水泵的出水管相连,微型水泵设置在固连于底架的水箱前壁上,两把刷子固连于支架上,分别位于弯刀上、下方,以清洁弯刀上的面屑;电控电路380V或220V交流电经总开关与主电机、微型水泵电机连接,经左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与附电机连接,经右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与附电机反向连接左、右接触器中分别设有线圈、常闭、常开触点左、右起动按钮、行程开关分别与线圈相连,380V电源经定时器、停止按钮给左、右接触器线圈供电,电路板中设有接线柱,三个电机及两个行程开关设在机器内,其余全部电器元件设在机器前侧的操作箱内,操作箱与机器间经导线相连。机械部分和部分液压件由加工完成,其余液压件中的弹簧、钢球、全部电气元件、电机、微型水泵为市售产品,可以购到。本技术的优点是1.用机器代替手工制作刀削面,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2.质量好,由于用机器来协调三种运动,并且设置了润滑清洁机构,故切削出的面条均匀而光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前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4是图3中I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4的D-D剖视图,图6是图2的C向局部视图,图7、图8、图9分别是弯刀的前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图10是液压装置原理图,图11是电路原理图。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实施例说明如下由旋转切削、轴向进给、径向进给、润滑清洁机构及电控电路组成,旋转切削机构由型钢制成与底架12固连的L型支架3和轴承座5固连,其水平投影成V字型,与底架固定的机座4上设有主电机D1,刀盘6的轴经轴承支承于机架的轴承座5中,刀盘与主电机的皮带轮1经皮带相连接,在刀盘下侧外缘同圆周上均布固连有4~8把弯刀8,工作时,旋转弯刀的弯曲锋刃对面团进行切削,弯刀有三个重要结构参数抛面弧半径R为50~90,刃角β为30°~50°,刃后角α为1°~3°;轴向进给机构与托面板7固连的滑套10内滑配有油缸24,其圆周上设有竖向凹槽,导向限位螺钉28外圆沿油缸径向和周向与凹槽呈滑配合,油缸底部与阀体23呈螺纹连接,阀体内设有吸、排油阀(47、46)与油箱19连通,图10中的吸油阀47包括图4中的钢球33、弹簧32、压簧空心螺钉31,空心螺钉34和阀体孔道23f、23c,图10中的排油阀46包括图4中的垫圈29、钢球30及阀体上的孔道23b、23d、23c,图10中的溢流阀44,由钢球37、弹簧38、空心螺钉39和阀体孔道(23g、23e、23a)构成,与阀体一侧固连的油箱19连通,图10中的节门48由图4中的螺钉35、顶杆36与溢流阀中的钢球37、弹簧38、空心螺钉39和阀体孔道(23g、23e、23a)构成,左、右柱塞泵(43、45)包括图5中的左、右柱塞(18、20)左、右缸盖(40、42)、弹簧41及阀体上的孔道(23h、23c),托面板7上设有10~100个小孔,径向进给机构阀体23上的矩形凹槽与固连于左、右立板16上的导轨11呈滑配合,左、右立板与底架12固连,与图3中的两压板25将导轨封闭在阀体的凹槽内,螺母27径两个角钢26与阀体固连,螺母上的两个小轴与角钢的孔呈动配合,螺杆21与螺母旋合,螺杆转动时,螺母只能移动,螺杆一端设置的皮带轮14与附电机D2轴上的皮带轮15经皮带相连接;润滑清洁机构设置在弯刀上方的喷水管2用卡子固定在支架3上,喷水管下端与微型水泵电机D3的出水管相连,微型水泵设置在固连于底架12的水箱13前壁上,两把刷子22固连于支架上,分别位于弯刀8的上方和下方,在左、右立板16上设有调节柱塞行程的调节螺钉17;电控电路380V或220V交流电经总开关K1与主电机D1、微型水泵电机D3连接,经左接触器J1的常开触点(a、b、c)与附电机D2连接,经右接触器J2的常开触点(a、b、c)与附电机反向连接,左、右接触器中分别设有线圈f、常闭触点e、常开触点d,左、右起动按钮K4、K3,左、右行程开关L1、L2,380V经定时器T、停止按钮K2给左、右接触器线圈f供电,电路板中1、2、3、4、5、6、7、8、9、10、11、12为接线柱,三个电机D1、D2、D3及两个行程开关L1、L2设置在机器内,其余全部电器元件设置在机器前侧的操作箱内,操作箱出来的6根导线与电机相连,另8根导线与行程开关L1、L2相连。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说明如下如面条断面宽×厚=3×3,刀盘直径为φ450、转速120转/分,弯刀6把,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削面机,其特征是,它由旋转切削、轴向进给、径向进给、润滑清洁机构及电控电路组成,旋转切削机构:由型钢制成与底架(12)固连的L型支架(3)和轴承座(5)固连,其水平投影成V字型,与底架固连的机座(4)上设置有主电机(D1),刀盘(6)的轴经轴承支承于机架的轴承座(5)中,刀盘与主电机的皮带轮(1)经皮带相连接,在刀盘下侧外缘同圆周上均布固连有弯刀(8);轴向进给机构:与托面板(7)固连的滑套(10)内滑配有油缸(24),其外圆周上设有竖向凹槽,导向限位螺钉(28)外圆沿油缸径向和周向与凹槽呈滑配合,油缸底部与阀体(23)呈螺纹连接,阀体内设有吸、排油阀(47、46)与油箱(19)连通,吸油阀包括压簧空心螺钉(31)、弹簧(32)、钢球(33)、空心螺钉(34)及阀体上的孔道(23f、23c),排油阀包括垫圈(29)、钢球(30)及阀体上的孔道(23b、23d、23c),溢流阀(44)包括钢球(37)、弹簧(38)、空心螺钉(39)及阀体上的孔道(23g、23e、23a),与阀体一侧固连的油箱连通,左、右柱塞泵(43、45)包括左、右柱塞(18、20)、左、右缸盖(40、42)、弹簧(41)及阀体上的孔道(23h、23c),液压装置的节门(48)由螺钉(35)、顶杆(36)与溢流阀上的钢球(37)、弹簧(38)、空心螺钉(39)及阀体上的孔道(23g、23e、23a)构成;径向进给机构:阀体上的矩形凹槽与固连于左、右立板(16)上的导轨(11)呈滑配合,与阀体上固连的螺母(27)旋合的螺杆(21)一端设有皮带轮(14)与附电机(D2)轴上的皮带轮(15)经皮带相连接,润滑清洁机构:设在弯刀(8)上方的喷水管(2)用卡子固定在支架(3)上,喷水管下端与微型水泵(D3)的出水管相连,微型水泵设置在固连于底架(12)的水箱(13)侧壁上,两个刷子(22)固连于支架上分别位于弯刀上、下方,在左、右立板(16)上设有调节柱塞(18、20)行程的调节螺钉(17);电控电路:380V交流电经总开关(K1)与主电机(D1)、微型水泵电机(D3)连接,经左接触器(J1)的常开触点(a、b、c)与附电机(D2)连接,经右接触器(J2)的常开触点(a、b、c)与附电机反向连接,左、右接触器中分别设有线圈(f)、常闭触点(e)、常开触点(d),左、右起动按钮(K4、K3)、左、右行程开关(L1、L2),380V经定时器(T)、停止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削面机,其特征是,它由旋转切削、轴向进给、径向进给、润滑清洁机构及电控电路组成,旋转切削机构由型钢制成与底架(12)固连的L型支架(3)和轴承座(5)固连,其水平投影成V字型,与底架固连的机座(4)上设置有主电机(D1),刀盘(6)的轴经轴承支承于机架的轴承座(5)中,刀盘与主电机的皮带轮(1)经皮带相连接,在刀盘下侧外缘同圆周上均布固连有弯刀(8);轴向进给机构与托面板(7)固连的滑套(10)内滑配有油缸(24),其外圆周上设有竖向凹槽,导向限位螺钉(28)外圆沿油缸径向和周向与凹槽呈滑配合,油缸底部与阀体(23)呈螺纹连接,阀体内设有吸、排油阀(47、46)与油箱(19)连通,吸油阀包括压簧空心螺钉(31)、弹簧(32)、钢球(33)、空心螺钉(34)及阀体上的孔道(23f、23c),排油阀包括垫圈(29)、钢球(30)及阀体上的孔道(23b、23d、23c),溢流阀(44)包括钢球(37)、弹簧(38)、空心螺钉(39)及阀体上的孔道(23g、23e、23a),与阀体一侧固连的油箱连通,左、右柱塞泵(43、45)包括左、右柱塞(18、20)、左、右缸盖(40、42)、弹簧(41)及阀体上的孔道(23h、23c),液压装置的节门(48)由螺钉(35)、顶杆(36)与溢流阀上的钢球(37)、弹簧(38)、空心螺钉(39)及阀体上的孔道(23g、23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