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台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8442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1:01
一种窗台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一框体、一第一窗框、一第二窗框、一对基座及一防护网。其中该框体的一上框架、一下框架及一对侧框架组成矩形框围状结构体,该第一窗框及该第二窗框分别活动设置于该框体内,该对基座设于该框体外侧以供设置该防护网,而防止人员或重物由该处掉落的防护功效。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该防护网上设有一LED发光模组,使得窗框开启时自动发亮而主动提供警示提示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门窗结构的领域,尤指一种与窗框体连接成一体的窗台安全防护>J-U装直。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因为人口集中居住于市区,故市区中高楼林立,以疏解人口密集的压力之夕卜,为兼顾大楼设计之初的外部美观性,绝大多数的高楼规定高楼层的窗户及阳台禁止装设铁窗或挂设招牌 然而,目前高楼仍不时发生窗户受强风吹落,或是有人员不慎坠落的事件,因此,一般高楼多设有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381603号「大楼隐形安全护网结构」一案,其由一上轨道、一下轨道、多个滑设元件及一金属线组成,该上、下轨道分别装设于水泥制的窗台或阳台处,且分别具有可供置入该等滑设元件的一上滑槽及一下滑槽,使该金属线顺序绕设于该等滑设元件之间而形成一栅栏结构。该金属线因线径细小而不易被看见,故称之为隐形安全护网,能够发挥防盗及防止重物掉落或人员坠楼等意外发生的功效;再者,当发生火警时,该住户或消防人员只须以手工具即可剪断该金属线,即能进行逃生或进入火场灭火。但是,由于该大楼隐形安全护网结构的该上轨道及该下轨道,以钉设或锁固等方式固定于水泥的窗台或阳台上,于高楼施工时容易发生危险,且有可能因为水泥墙面厚度不足,或因窗户的框体安装完毕后并无多余的空间而无法固定,若强行固定则有可能使墙面裂开或崩落等问题,不仅后续无法进行施工,对于建物结构的强度也有所疑虑,故有必要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窗台安全防护装置,于一框体的外侧设有一防护网,进而达到防止人员或重物由该处掉落的防护功效。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主动式的窗台安全防护装置,于该防护网上设有一 LED发光模组,且与该框体内的多个窗框相连接,以在该等窗框开启时自动发亮,而达到主动警示的功效。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窗台安全防护装置,设于一墙面的一安装孔内,其包括一框体,设于该安装孔内,该框体由一上框架、一下框架及一对侧框架所组成的矩形框围状结构体,该上框架内部平行设置有一第一轨道及一第二轨道,且该下框架内部对应该第一轨道及该第二轨道而设有一第三轨道及一第四轨道;一第一窗框,活动设于该第一轨道及该第三轨道之间,常态设于该框体内部一侧的一第一位置;一第二窗框,活动设于该第二轨道及该第四轨道之间,常态设置于该框体内部另一侧的第二位置,使该第一窗框及该第二窗框形成叠置而封闭该安装孔;一对基座,分别向外延伸设置于该上框架及该下框架的外侧;及一防护网,设于该对基座之间且位于该框体的外侧,该防护网至少需包括对应于该第二位置的范围。于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该窗台安全防护装置更具有一 LED发光模组,该LED发光模组设置于该防护网上而形成一警告标示,且该LED发光模组设有一开关,该开关设置于该框体内部,且与该等窗框相连接,当该等窗框开启时,该LED发光模组自动开启发売,而能达到主动提不的功效。其中,该对基座的宽度至少为该框体的宽度的1/10,且该对基座上分别设有多个穿孔,供以设置该防护网。其中,该防护网由多条金属线材以设定间隔的方式,等间距平行设置于该对基座之间。或该防护网由多条金属线材交错编织而设置于 该对基座之间,而形成平行设置的栅栏结构或是交错编织的网状结构,以阻挡重物掉落或人员坠落等功效。其中,该防护网完全覆设于该框体的外侧面,而能够更全面地达到防护的效果。其中,该对基座分别一体成型设置于该上框架及该下框架的外侧,而能于该框体安装至该安装孔后,即具有安全防护的效果。于一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该窗台安全防护装置更具有一纱网,该纱网设置于该防护网的一面,供以防止蚊虫进入。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安装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态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例态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防护网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防护网的正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_窗台安全防护装置;11_框体;111-上框架;1111_第一轨道;1112-第二轨道;112-下框架;1121_第三轨道;1122_第四轨道;113_侧框架;12_第一窗框;13_第二窗框;14_基座;141-穿孔;15_防护网;151-金属线材;16-LED发光模组;161-开关;2_墙面;21_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图式,敬请参阅。请参阅图1、2、3、4 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安装时的状态示意图及其各种实施态样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其防护网的各种正视图。如图中所示,本技术的窗台安全防护装置I嵌设于一墙面2上所预设的一安装孔21内,该窗台安全防护装置I包括一框体11、一第一窗框12、一第二窗框13、一对基座14、一防护网15及一 LED发光模组16。其中该框体11设于该安装孔21内,该框体11由一上框架111、一下框架112及一对侧框架113所组成的矩形框围状结构体,该上框架111内部平行设置有一第一轨道1111及一第二轨道1112,且该下框架112内部对应该第一轨道1111及该第二轨道1112而设有一第三轨道1121及一第四轨道1122。该第一窗框12活动设于该第一轨道1111及该第三轨道1121之间,常态设于该框体11内部一侧的一第一位置。该第二窗框13活动设于该第二轨道1112及该第四轨道1122之间,常态设置于该框体11内部另一侧的第二位置,使该第一窗框12及该第二窗框13形成叠置而封闭该安装孔21。该对基座14分别向外延伸且一体成型设置于该上框架111及该下框架112的外侦牝且该对基座14的宽度至少为该框体11的宽度的1/10,该对基座14上分别设有多个穿孔141,供以设置该防护网15。该防护网15设于该对基座14之间且位于该框体11的外侧,该防护网15至少需包括对应于该第二位置的范围。再者,如图4所示,该防护网15由多条金属线材151以设定间隔的方式,等间距平行设置于该对基座14之间。另外,如图5所示,该防护网15由多条金属线材151交错编织而设置于该对基座14之间,且该防护网15完全覆设于该框体11的外侧面。应注意的是,该防护网15的一面也可设置有一纱网(图中未显示),以供防止蚊虫进入。该LED发光模组16设置于该防护网15上而形成一警告标示,且该LED发光模组·16设有一开关161,该开关161设置于该框体11内部,且与该第一窗框12及该第二窗框13相连接,当该第一窗框12或该第二窗框13开启时,该LED发光模组16自动开启发亮。综上,本技术的该窗台安全防护装置I于该框体11的外侧设有该防护网15,而可利用该防护网15防止人员或重物由该处掉落的防护功效。再者,本技术利用该LED发光模组16,且与该框体11内的该等第一窗框12、第二窗框13相连接,以在该等第一窗框12、第二窗框13开启时自动发亮,而达到主动警示的功效。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故该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窗台安全防护装置,设于ー墙面的一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ー框体,设于该安装孔内,该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台安全防护装置,设于一墙面的一安装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体,设于该安装孔内,该框体是由一上框架、一下框架及一对侧框架所组成的矩形框围状结构体,该上框架内部平行设置有一第一轨道及一第二轨道,且该下框架内部对应该第一轨道及该第二轨道而设有一第三轨道及一第四轨道;一第一窗框,活动设于该第一轨道及该第三轨道之间,常态为设置于该框体内部一侧的一第一位置;一第二窗框,活动设于该第二轨道及该第四轨道之间,常态为设置于该框体内部另一侧的第二位置,使该第一窗框及该第二窗框形成叠置而封闭该安装孔;一对基座,分别向外延伸设置于该上框架及该下框架的外侧;及一防护网,设于该对基座的间且位于该框体的外侧,该防护网至少需包括对应于该第二位置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庆谟
申请(专利权)人: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