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FCI公司专利>正文

具有导电壳体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871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6:15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支撑多个触头模块的导电连接器壳体,触头模块包括在各个触头模块中彼此电隔离的电接地触头和电信号触头。电接地触头与连接器壳体电连通以便一起电地共用接地触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通常包括支撑多个电触头的连接器壳体,电触头能包括多个信号触头以及多个接地触头。通常,信号触头的间隔很紧密以致于在相邻的信号触头之间出现不期望的干扰或“串音”。当一个信号触头由于相混性电场在相邻信号触头中引起电干扰时出现串音,从而损害信号完整性。随着电子设备小型化以及高速度,高信号完整性的电子通信变得更普遍,串音的减少成为连接器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导电连接器壳体将沿着列方向和行方向隔开的接地触头置于彼此电连通,而同时将信号触头与接地触头电隔离。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包 括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具有导电的支撑壁。电连接器还包括由支撑壁支撑的至少一个触头模块。触头模块包括与支撑壁电连通的至少一个接地触头,以及与所述支撑壁和所述至少一个接地触头电隔离的至少一个信号触头。导电支撑壁有助于减少列方向差分信号对之间的串音,并且有助于减少差分信号对之间在垂直于列的方向上的串音。附图说明前面的概述,以及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结合附图阅读时更好理解。为了示出具有导电壳体的电连接器的目的,附图示出目前优选的实施例。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附图中公开的具体手段。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一个实施例构造的电连接器的透视图,包括支撑多个触头模块的连接器壳体;图2是图I中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是图I中所示的连接器壳体的透视图;图4是图I中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电触头阵列的透视图;图5是图I中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剖面侧视图;图6A是图I中所示的多个触头模块的剖面侧视图,示出为接地触头被移除;图6B是图6A中所示的多个触头模块之一的透视图;图6C是图6B中所示的触头模块的俯视图;图7是沿着图5的线7-7截取的电触头的剖面端视图;并且图8是由图4中所示的电触头阵列限定的印迹(footprint)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I和2,电连接器20包括连接器壳体22和多个电触头38。连接器壳体22限定框架36,其包括第一端壁32a和沿着纵向L与第一端壁32a分开的第二相对端壁32b、沿着基本上垂直于纵向L的侧向A隔开并且在第一和第二端壁32a-b之间连接以便限定触头接收空间37的一对相对的侧壁30。连接器壳体22还限定顶端35a以及沿着相对于纵向L和侧向A基本上垂直的横向T与顶端35a隔开的相对底端35b。根据所不实施例,横向T竖直地定向,并且纵向和侧向L和A水平地定位,不过应当理解到,电连接器20的方位可在使用期间改变。因而,电连接器20及其部件在这里以所示方位描述,但是可理解到,电连接器20的实际方位能在使用期间改变。根据所示实施例,端壁32a-b从侧壁30向上延伸。连接器壳体22还包括支撑电触头38的支撑壁50。支撑壁50能如所示布置为接近下端35b,或根据期望替代地定位于连接器壳体22上的任何地方。电连接器20限定布置为接近顶端35a的配合接口 41以及布置为接近底端35b的安装接口 43。电连接器20构造为在安装接口 43处安装至互补电部件(比如互补基片或印刷电路板),并且构造为在配合接口 41处与互补电部件(比如互补电连接器)相匹配。电连接器20包括多个电触头38,电触头38由连接器壳体22承载并且至少部分地布置于触头接收空间37中。电触头38每个限定相应的配合端31以及沿着横向T与配合 端31隔开的相反的相应安装端33。配合端31布置为接近配合接口 41,并且构造为与互补电部件(比如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触头相匹配。安装端33布置为接近安装接口 43,并且构造为与互补电部件(比如互补基片或印刷电路板)的互补电迹线电连接。安装端33能限定压配合终端、表面安装终端或适合于连接至互补电部件的任何替代终端。电触头38的安装端33构造为在电连接器20安装至下面的印刷电路板时与下面的基片或印刷电路板的电迹线电连接,并且配合端31构造为电连接至电连接器20与之匹配的电设备的互补电触头。因而,电连接器20构造为将电连接器20所安装至的印刷电路板置于与电连接器20所匹配至的互补电设备电连通。配合端31能构造为触片,触片构造为将接收于互补电触头的互补插座中。因而,电触头38能称为头部触头(header contacts)。替代地,电触头38能构造为插座触头,其配合端31构造为接收互补头部触头,或根据期望无极性触头(hermaphroditic contacts)。另外,根据所示实施例,配合接口 41基本上平行于安装接口 43定向,以使得电连接器20能称为竖直电连接器。替代地,电连接器20能构造为直角电连接器,由此配合接口41相对于安装接口 43基本上垂直地定向。同样,根据所示实施例,配合端31基本上平行于安装端33定向,以使得电触头38能称为竖直电触头。替代地,电触头38能构造为直角电触头,由此配合端31相对于安装端33基本上垂直地定向。电连接器20包括多个触头模块23,它们沿着相应的纵向列39支撑电触头38,纵向列39能沿着相应纵向列方向47沿着由给定触头模块23所支撑的电触头38的相应中心线延伸。每个触头模块23包括介电的、绝缘的或非导电损耗基部(electricallynon-conductive lossy base) 27,基部27能被设置为沿着相应的列39延伸并且支撑多个电触头38的纵向细长肋。列39沿着基本上垂直于纵向或列方向47延伸的行方向侧向地彼此隔开。根据所示实施例,每个触头模块23的由基部27支撑的电触头38能包括至少一个信号触头26 (比如多个信号触头26),以及至少一个接地触头28 (比如能根据期望沿着相应的列39布置的多个接地触头28)。如将从下面的描述中理解到的,接地触头28彼此间并且与触头模块中的多个信号触头电隔离。根据所示实施例,沿着相应列39的信号触头26的相邻对能限定差分信号对26'。替代地,信号触头26能是单端的。接地触头28能布置为邻近信号触头26,并且能布置于相邻的信号触头26之间。例如,接地触头28能布置于差分信号对26'的相邻对之间。因此,给定接地触头28能布置于第一对相邻信号触头26与第二对相邻信号触头26之间。例如,每个触头模块23包括至少一个引线框组件25,比如沿着相应的列39彼此纵向地隔开的多个引线框组件25。每个引线框组件25包括能是介电或绝缘的并且支撑至少一个电触头38 (比如一对电触头38)的引线框壳体29,以使得配合端31和相对的安装端33从引线框壳体29延伸出去。安装端33进一步延伸穿过基部27。电触头38能被缝合入引线框壳体29或由引线框壳体29支撑,或引线框壳体29包覆成型到电触头38上以使得弓I线框组件25限定嵌件成型引线框组件(MLA)。每个触头模块23能根据期望包括期望数量的引线框组件25。另外,基部27能与引线框组件25成一体,或小心地连接至引线框组件25。虽然每个触头模块23如所示包括四个引线框组件25,但是应当理解到,触头模块23可替代地根据期望包括任何数目的引线框组件25。另外,虽然给定列39的每个引线框组件25形成同一触头模块23的一部分,但是应当理解到,任何数目的触头模块能沿着给定 列39延伸ο每个引线框组件25的所述至少一个电触头38,比如一对电触头38,能提供为信号触头26。因此,能认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2.30 US 61/291,005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 连接器壳体,其包括至少部分地导电的支撑壁; 至少一个触头模块,其包括多个信号触头;以及 多个接地触头,每个接地触头构造为延伸穿过支撑壁, 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触头模块安装至连接器壳体时,所述多个接地触头的每一个被置于穿过支撑壁彼此电连通,并且所述多个信号触头保持与所述多个接地触头的每一个电隔离。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触头模块还包括电绝缘基部,所述电绝缘基部支撑所述多个信号触头和所述多个接地触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触头模块沿着列延伸,并且所述多个接地触头的至少一个布置为沿着列至少与一对信号触头相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接地触头的所述至少一个沿着列布置于第一对相邻信号触头与第二对相邻信号触头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触头模块还包括由所述支撑壁支撑的多个引线框组件,每一个引线框组件包括引线框壳体,引线框壳体支撑所述多个信号触头的相应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引线框壳体包覆成型到所述多个信号触头的相应对上。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触头模块是第一触头模块,所述多个接地触头是第一多个接地触头,以及所述多个信号触头,并且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二触头模块,第二触头模块包括第二多个信号触头以及第二多个接地触头,它们彼此之间电隔离以及与触头模块中的第二多个信号触头电隔离,其中第二触头模块在与第一触头模块隔开的位置处由支撑壁支撑使得每一个第二多个接地触头彼此间电连通以及与每一个第一多个接地触头电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M·约内司库J·E·巴克
申请(专利权)人:FCI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