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附接到例如气球的薄膜而不穿透薄膜的附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77293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3:04
一种附接到薄膜而不穿透薄膜的附接装置,其包括两个相互接合部件(10、12)和在装置使用中由相互接合部件(10、12)保持的O型圈(50)。相互接合部件(10、12)可相对于彼此从其能够接纳O型圈(50)的位置移动到其包围O型圈(50)的位置。因此,当装置附接到薄膜(52)时,相互接合部件(10、12)可位于薄膜(52)的一侧,而O型圈(50)在薄膜(52)的邻近接合部件(10、12)的另一侧,O型圈(50)可在至少一个相互接合部件(10、12)上滑动,薄膜(52)在O型圈(50)与至少一个相互接合部件(10、12)之间延伸。由此,O型圈(50)被相互接合部件(10、12)接纳,使得相互接合部件(10、12)可相对于彼此移动,因此它们包围O型圈(50)和部分的薄膜(52),以确保附接装置附接到薄膜(5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附接到薄膜而不穿透薄膜的附接装置。
技术介绍
已经提出的这类装置的一种结构包括肩部、从肩部延伸的颈部和与肩部分离的头部。肩部、颈部和头部设置成单个的整体式塑料注塑成型件。在使用中,该装置附接到气球的薄膜。为此,头部被推挤到薄膜的一侧,0型圈被置于薄膜的另一侧并推过头部而进入颈部,以便包围处于0型圈与颈部之间的薄膜。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如果薄膜受到拉伸,或者如果0型圈受到高温,则0型圈可能被迫离开头部,使得附接装置下落而离开薄膜。这如果在气球爆破而造成该装置成为抛射 物的情况下,或者如果在气球充气时装置变松(在此情形下装置可能被吞下)情况下,则可能是危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试图提供改进措施。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附接到薄膜而不穿透薄膜的附接装置,其包括两个相互接合部件以及在装置使用时由相互接合部件保持的0型圈;相互接合部件可相对于彼此,从它们能够接纳0型圈的位置移动到它们包围0型圈的位置,由此当装置附接到薄膜时,相互接合部件能够位于薄膜的一侧,而0型圈处于薄膜的邻近接合部件的另一侧;0型圈能够在至少一个相互接合部件上滑动,其中,薄膜在0型圈与至少一个相互接合部件之间延伸,使得0型圈被相互接合部件接纳,由此相互接合部件可相对于彼此移动,使得相互接合部件包围0型圈以及部分的薄膜,以确保附接装置附接到薄膜。优选地,这些相互接合部件分别设有卡扣动作紧固件,以实现0型圈对于部分的薄膜的夹持。相互接合部件中的一个可包括插头,而相互接合部件中的另一个可包括装配在插头上的帽。卡扣动作装置可包括至少一个凹部,其处于一个相互接合部件中;以及至少一个突起,其处于另一个相互接合部件中。突起和/或凹部可安装在一弹性部上,以实现卡扣动作。例如,突起可形成在帽的指向内侧的部分上,而凹部形成在插头的外侧。相互接合部件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可设置有裙边,用以在装置使用时围绕0型圈和部分的薄膜。裙边部可以是帽的一部分。可选地,裙边部可以是包括插头的相互接合部件的一体式部分,或者是附接到包括插头的相互接合部件的单独部件。此方案的优点在于,在附接装置被附接到薄膜时,而且在薄膜被拉伸成与邻近的附接装置呈大体平坦的状态下,薄膜的贴靠在帽上的部分与薄膜的从帽向外延伸的部分齐平。有利地,在一个相互接合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凹部;所述凹部沿着相互接合部件从它们的接纳位置移动到它们的包围位置时相互接合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分隔开;由此,另一个相互接合部件能够借助所述至少两个凹部中的外凹部被保持以提供接纳位置,并被另一凹部保持以实现包围位置。可将照明装置固定到附接装置,该照明装置例如为发光二极管,其中,以至少一个电池来点亮该二极管。这种装置可附接到气球的薄膜,气球优选地但并非排他地是派对气球(partyballoon),由此气球可在充气时照明。可选地,该装置可附接到气球的薄膜,该气球在用于贵重物品时构成被附接的装置的一部分;该装置被构造成,气球一旦进入水中就自动充气并照明,以便充当照明浮标。照明装置可设有开关,该开关能够借助气球之外的工具来操作。例如,照明装置可 包括弹簧加载的触点,该触点被弹簧加载推动而贴靠另一触点以形成开关;该开关借助被弹力保持在触点之间的绝缘条带被保持在开路位置,直到开始使用为止。绝缘材料的条带可延伸到气球之外的位置,使得该条带可简单地通过被拉出气球而不再使触点彼此绝缘。现在气球可被使用者充气(由使用者吹气或借助气泵进行充气)。在浮标形式的结构的情况下,条带的处于气球之外的一部分可被固定,由此当气球例如通过装置内的小气缸而被充气时,该条带被自动拉离触点,以点亮该照明装置。一个电池或多个电池可被保持在相互接合部件之一的壳体内,壳体的一侧开口以利于一个电池或多个电池插入,而且在装置使用中被所述裙边部封闭。附图说明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的附接装置的示例,附图中图I示出实施本专利技术的附接装置的第一接合部件的主视图;图2示出在沿图I的虚线II-II限定的平面中,截取的图I所示的第一相互接合部件的附接装置的部分侧向、部分分解、部分轴向的剖视图;图3示出与图2所示对应的视图,但图3是在沿图I所示的虚线III-III限定的平面中截取的局部剖视图,不过为了清楚起见,装置的一些部分绕其轴线旋转90°,而不是旋转平面II-II与平面III-III之间的45°角度;图4示出与图3所示对应的视图,其中,装置的相互接合部件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图5示出与图4所示对应的视图,其中,增加了派对气球(装置的相互接合部件已经插入该派对气球);图6示出与图5所示对应的视图,其中,装置的0型圈已经滑过装置的帽;图7示出与图6所示对应的视图,其中,相互接合部件已经相对于彼此移动到第二相对位置;图8示出与图7对应、沿与图2的观察方向相同的方向观察装置的视图;图9示出与图8对应的视图,其中,装置的一部分已被移除;图10示出与图9所示对应的视图,其中,气球已被充气;图11 (a)至图11 (e)以更大比例示出图3、图4、图5、图6和图7各自所示装置的多个部分;图12示出附接到派对气球的一部分的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变例的附接装置的侧向局部首丨J视图;图13示出从图12所示的同样实施了本专利技术的附接装置的变例的一端看到的立体图;图14示出图13所示附接装置的侧视图;图15示出图13和图14所示附接装置的端视图;图16示出在由图14所示的线XVI-XVI表示的平面中,图13至图15所示的附接装置的轴向剖视图;图17和图18分别示出在由图14所示的线XVII-XVII和线XVIII-XVIII分别表示的平面中,图13至图15所示的附接装置的剖视图; 图19示出在由图15的线XIX-XIX表示的平面中,图13至图15所示的附接装置的另一轴向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示出图2至图10所示的两个相互接合部件10、12中预定处于下侧的部件10。图I所示的部件10包括肩部14和插头16,插头16从肩部向上伸出,具有四个翅片18 ;这些翅片从肩部沿插头的侧面向上伸出,并绕插头16的轴线而彼此之间等距地分隔开,因此相邻的翅片间具有90°的角间距。如图2至图11所示,部件10的肩部14之下是电池壳体20,发光二极管22附接到电池壳体20的下端。部件14至部件20被整体地制成为单个的塑料成型件。由弹性金属制成的弹簧片触点24位于壳体内的两个钮扣电池(图中未不)的一侧,从壳体20的内部伸出,并沿壳体20的外部向下延伸到处于壳体的下端的位置。弹簧触点24处于应力作用下,这使得其下端26被迫与第二金属片28接触(第二金属片伸入壳体20的下端之内)。片28与二极管22的一侧接触,该二极管的另一侧则电连接到位于壳体20内的电池组(图中未示)的一端。电池组的上端与接触片24的上端电接触。单薄的电绝缘塑料层合纸标签30的上端被保持在弹簧触点24与相对的触点28之间,以使得这些触点彼此绝缘。标签的下端具有三角形的拉片32。拉片32之上是标签的窄部34,然后是(标签的)沿向上的方向延伸的宽部36。如能够在图3和图11 (a)看到的,插头16形成有多个凹部38的第一环,这些凹部38位于相邻的翅片18之间并且围绕插头16在相对于肩部14的上方位置延伸;以及凹部40的这种系列的第二(环),这些凹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2.08 GB 1002031.11.一种用于附接到薄膜而不穿透该薄膜的附接装置,包括两个相互接合部件和在所述装置使用时由所述相互接合部件保持的O型圈;所述相互接合部件可相对于彼此,从其能够接纳所述O型圈的位置移动到所述相互接合部件包围所述O型圈的位置,由此当所述装置附接到薄膜时,所述相互接合部件能够位于所述薄膜的一侧,而所述O型圈处于所述薄膜的邻近所述接合部件的另一侧;所述O型圈能够在至少一个所述相互接合部件上滑动,其中,所述薄膜在所述O型圈与至少一个所述相互接合部件之间延伸,使得所述O型圈被所述相互接合部件接纳,由此所述相互接合部件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使得所述相互接合部件包围所述O型圈以及部分的所述薄膜,以确保所述附接装置附接到所述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相互接合部件中的一个包括插头,而所述相互接合部件中的另一个包括装配在所述插头上的帽。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相互接合部件分别设有卡扣动作紧固件,以实现所述O型圈与部分的所述薄膜的夹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卡扣动作紧固件包括至少一个凹部,其处于所述相互接合部件中的一个中;以及至少一个突起,其处于所述相互接合部件中的另一个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突起和/或所述凹部安装在弹性部上,以实现卡扣动作。6.根据权利要求2至5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在所述帽的指向内侧的部分上形成所述突起,而在所述插头的外侧形成所述凹部。7.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在所述相互接合部件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设置有裙边部,用以在所述装置使用时围绕所述O型圈和部分的所述薄膜。8.根据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裙边部是所述帽的一部分。9.根据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裙边部是包括所述插头的所述相互接合部件的一体式部分。10.根据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权利要求2的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接装置,其中,所述裙边部是附接到包括所述插头的所述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姆斯·哈利伯顿
申请(专利权)人:斯特瑞沃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