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535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包括:第一导电构件,其包括一电源输入部及用以限定电流只从该电源输入部进入的第一绝缘部、第二导电构件,其包括至少二电源输出部及用以限定电流只从该电源输出部输出的第二绝缘部,且各电源输出部利用该第二绝缘部彼此电气隔离、一叠设于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二导电构件之间的电阻元件、电气连接该电源输入部的电源输入部电极端、以及电气连接该电源输出部的电源输出部电极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多端口式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是能够同时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回路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无源元件,尤指关于一种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
技术介绍
热敏电阻被用于保护电路,使其免于因过热或流经过量电流而损坏。热敏电阻通常包含两电极及位在两电极间的电阻材料。此电阻材料在室温时具低电阻值,而当温度上升至一临界温度或电路上有过量电流产生时,其电阻值可立刻跳升数千倍以上,由此抑制过量电流通过,以达到电路保护的目的。当温度降回室温后或电路上不再有过电流的状况时,热敏电阻可回复至低电阻状态,而使电路重新正常操作。此种可重复使用的优点,使热敏电阻取代保险丝,而被更广泛运用在高密度电子电路上。 未来的电子产品,将朝着具有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以使得电子产品能更趋于迷你化。而无源元件(passive component)在电子产品中所占的面积又是最庞大的,所以若能够有效地整合无源元件,将可使得电子产品可以达到轻、薄、短、小的功能。然而,现有热敏电阻元件的设计,皆以单一功能且单一回路设计为主。因此,当电子产品需要针对不同功能需求的热敏电阻元件来保护电子产品时,仅能设置多数个单一功能的热敏电阻元件于电子产品内。因此现有的作法不仅耗费制造的成本,更是占用电子产品整体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端口式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能够同时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回路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功能。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包括一第一导电构件、一第二导电构件、一电阻元件、至少一电源输入部电极端、以及至少二电源输出部电极端。第一导电构件包含至少一电源输入部及用以限定电流只从该电源输入部进入的第一绝缘部。第二导电构件包括至少二电源输出部及用以限定电流只从该电源输出部输出的第二绝缘部,且各电源输出部利用该第二绝缘部彼此电气隔离。电阻元件叠设于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二导电构件的间,且具有正温度或负温度系数的行为。电源输入部电极端电气连接该电源输入部,且电源输出部电极端电气连接该电源输出部,作为外接电源接口。其中,该保护元件包括第一绝缘膜,设于该第一导电构件表面;以及第二绝缘膜,设于该第二导电构件表面;其中该电源输入部电极端至少部分设于该第一绝缘膜及第二绝缘膜表面,且电源输出部电极端至少部分设于该第一绝缘膜及第二绝缘膜表面。其中,该电源输入部电极端包括一对第一电极箔片及第一导电连接部,该对第一电极箔片分设于该第一绝缘膜与第二绝缘膜上,该第一导电连接部沿电源输入部端面耦接该对第一电极箔片与第一导电构件,该电源输出部电极端包括一对第二电极箔片及第二导电连接部,该对第二电极箔片分设于第一绝缘膜与第二绝缘膜上,该第二导电连接部沿该电源输出部端面耦接该对第二电极箔片与第二导电构件。其中,该第一导电连接部及第二导电连接部分别设于该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的侧面所设的相应导电孔表面。其中,该第一导电连接部及第二导电连接部是以无电电镀或电镀方法所镀成的铜、金、银、镍、锡或其合金。其中,该第一绝缘部包含环设于第二导电连接部相应的导电孔周围的部分,且该第二绝缘部包含环设于第一导电连接部相应的导电孔周围的部分。其中,该第一绝缘部及第二绝缘部是经由切割、激光或微影蚀刻技术图案化方式产生的缺口。其中,该电源输入部电极端、电阻元件及电源输出部电极端形成电气串联结构。 其中,该电阻元件包含高分子材料,该高分子材料是聚乙烯、聚丙烯、聚氟烯、前述的混合物及共聚合物其中之一。其中,该电阻元件包含散布其中的导电粒子,该导电粒子包含金属粒子、含碳粒子、金属氧化物、金属碳化物、金属硼化物、金属氮化物或前述材料的混合物。其中,该第一绝缘膜及第二绝缘膜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或聚亚酰胺复合材料。其中,该保护元件包含隔离构件,将该电源输入部电极端与电源输出部电极端相互电气隔离。其中,该隔离构件是防焊涂料构件。其中,该保护元件是表面黏着型元件。其中,该电源输入部电极端及电源输出部电极端是插件式长条状电极,该电源输入部电极端连接该第一导电构件表面且延伸向外,该电源输出部电极端连接该第二导电构件表面且延伸向外。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包括多个前述第一导电构件、电阻元件及第二导电构件的组合元件、电气连接各该组合元件的第一导电构件的电源输入部的至少一电源输入部电极端、电气连接各该组合元件的第二导电构件的电源输出部的至少二电源输出部电极端。其中所述多个组合元件彼此之间设置有绝缘膜。其中,电源输入部电极端、组合元件中的多个电阻元件及电源输出部电极端形成电气并联结构。本专利技术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中,利用切割、激光或微影蚀刻技术等图案化设计的方式,将元件电极区分成多个的独立区域,以把单一元件区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气特性独立区域,同时搭配热压合与印刷电路板技术,可制作成表面黏着式元件(但并不以此为限)。因此,本专利技术多端口式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是能够同时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回路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功能。附图说明图IA至ID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图2A至2C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图3A和图3B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图4A和图4B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30、40、50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11电阻元件12第一导电构件12a、12b电源输入部13第一绝缘部 14第二导电构件14a、14b电源输出部15第二绝缘部16a、16b 绝缘膜17、27 导通孔18,20电极箔片19电源输入部电极端21导电连接部22隔离构件23电源输出部电极端31电阻元件32第一导电构件34第二导电构件32a电源输入部34a、34b、34c 电源输出部41电阻元件42第一导电构件44第二导电构件42a,42b电源输入部44a、44b、44c、44d 电源输出部46a、46b、46c 绝缘膜51电阻元件52第一导电构件54第二导电构件53电源输入部电极端59电源输出部电极端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IA至图1C,图I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双端口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10的立体分解图。图I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双端口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10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IC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双端口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10中的电阻元件11及上、下的导电构件12、14的组合的仰视立体图。图ID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双端口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10的等效电路图。前述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10是一层叠结构,其包括一薄板型的电阻元件11、第一导电构件12、第二导电构件14、第一绝缘膜16a、第二绝缘膜16b、电源输入部电极端19以及电源输出部电极端23。电阻元件11是叠设于第一导电构件12及第二导电构件14之间,且上、下分别层叠第一绝缘膜16a及第二绝缘膜16b。本实施例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10是矩形结构,四侧各具有半圆形导通孔17、27。第一导电构件12包括分置于相对侧导通孔17处的两个电源输入部12a、12b及用于限定电流只从该电源输入部12a、12b进入的第一绝缘部13。第二导电构件14包括分置于另一相对侧导通孔27处的两个电源输出部14a、14b及用于限定电流只从该电源输出部14a、14b输出的第二绝缘部15。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元件包括:一第一导电构件,包含至少一电源输入部及用以限定电流只从该电源输入部进入的第一绝缘部;一第二导电构件,包括至少二电源输出部及用以限定电流只从该电源输出部输出的第二绝缘部,且各电源输出部利用该第二绝缘部彼此电气隔离;一电阻元件,叠设于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二导电构件之间,且具有正温度或负温度系数的行为;至少一电源输入部电极端,电气连接该电源输入部;以及至少二电源输出部电极端,电气连接该电源输出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元件包括 一第一导电构件,包含至少ー电源输入部及用以限定电流只从该电源输入部进入的第一绝缘部; 一第二导电构件,包括至少ニ电源输出部及用以限定电流只从该电源输出部输出的第ニ绝缘部,且各电源输出部利用该第二绝缘部彼此电气隔离; 一电阻元件,叠设于第一导电构件及第ニ导电构件之间,且具有正温度或负温度系数的行为; 至少ー电源输入部电极端,电气连接该电源输入部;以及 至少ニ电源输出部电极端,电气连接该电源输出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元件包括 第一绝缘膜,设于该第一导电构件表面;以及 第二绝缘膜,设于该第二导电构件表面; 其中该电源输入部电极端至少部分设于该第一绝缘膜及第ニ绝缘膜表面,且电源输出部电极端至少部分设于该第一绝缘膜及第ニ绝缘膜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输入部电极端包括ー对第一电极箔片及第一导电连接部,该对第一电极箔片分设于该第一绝缘膜与第二绝缘膜上,该第一导电连接部沿电源输入部端面耦接该对第一电极箔片与第一导电构件,该电源输出部电极端包括ー对第二电极箔片及第ニ导电连接部,该对第二电极箔片分设于第一绝缘膜与第二绝缘膜上,该第二导电连接部沿该电源输出部端面耦接该对第二电极箔片与第二导电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连接部及第二导电连接部分别设于该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的侧面所设的相应导电孔表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连接部及第二导电连接部是以无电电镀或电镀方法所镀成的铜、金、银、镍、锡或其合金。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部包含环设于第二导电连接部相应的导电孔周围的部分,且该第二绝缘部包含环设于第一导电连接部相应的导电孔周围的部分。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部及第ニ绝缘部是经由切割、激光或微影蚀刻技术图案化方式产生的缺ロ。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电流与过温度保护元件,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输入部电极端、电阻元件及电源输出部电极端形成电气串联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郡腾王绍裘
申请(专利权)人:聚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