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涡旋并联机组的制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97381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涡旋并联机组的制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变频压缩机、定频压缩机Ⅰ、定频压缩机Ⅱ、油分离器、冷凝器、储液器、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变频压缩机、定频压缩机Ⅰ和定频压缩机Ⅱ通过管路并联在一起;变频压缩机、定频压缩机Ⅰ和定频压缩机Ⅱ的排气管与排气总管连接;排气总管与油分离器入口连接;油分离器与各台压缩机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供油电磁阀Ⅰ、供油电磁阀Ⅱ和供油电磁阀Ⅲ;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同时实现了机组间各压缩机间的供油合理分配,以及机组缺油时机组停机,并且相对于每台压缩机配置油位控制器的数量减少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制冷
,涉及并联压缩机组的回油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机头并联机组制冷系统中,压缩机回油方式常用的有两种,一种为每台压缩机头配置油位控制器,当压缩机缺油时,开启供油电磁阀,为缺油的压缩机补油;另一种为利用油分把排出油分离后,均匀分配给每台压缩机,压缩机之间设置均油的管路,这种形式适合各台压缩机吸气压力相同的情况,而且要保证各台压缩机的正常油面同一高度。 专利200320102967. 5《可实现压缩机间均油处理的空调器》中采取的方式为,压 缩设置溢流口,溢流孔和另一台压缩机的习气管路连接,当压缩机内冷冻油过大,达到溢流口后,多余的冷冻油经过溢流口进入另一台压缩机,实现各压缩机间的均油。这种方法存在的弊端为,当压缩机间较大压力差的时候,压缩机内部压力较低的油面即使高于溢流口也无法溢出。专利200610014107. 7《空调器的压缩机均油方法及其装置》采取的均油方式为,优先保证变频压缩机内的油面,通过关闭压缩机间的均油阀,或驱动泵使定频压缩机内部的润滑油移动到变频压缩机内部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弊端为,变频压缩机转速较大时,压缩机内部压力较低,存在润滑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频涡旋并联机组的制冷系统,包括:变频压缩机(1)、定频压缩机Ⅰ(2)、定频压缩机Ⅱ(3)、油分离器(4)、冷凝器(5)、储液器(6)、蒸发器(7)和气液分离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压缩机(1)、定频压缩机Ⅰ(2)和定频压缩机Ⅱ(3)通过管路并联在一起;所述变频压缩机(1)、定频压缩机Ⅰ(2)和定频压缩机Ⅱ(3)的排气管与排气总管(9)连接;所述排气总管(9)与油分离器(4)入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4)出油口分别与变频压缩机(1)、定频压缩机Ⅰ(2)和定频压缩机Ⅱ(3)连接,且油分离器(4)与各台压缩机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供油电磁阀Ⅰ(10)、供油电磁阀Ⅱ(11)和供油电磁阀Ⅲ(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涡旋并联机组的制冷系统,包括变频压缩机(I)、定频压缩机I (2)、定频压缩机II (3)、油分离器(4)、冷凝器(5)、储液器(6)、蒸发器(7)和气液分离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压缩机(I)、定频压缩机I (2)和定频压缩机II (3)通过管路并联在一起;所述变频压缩机(I)、定频压缩机I (2)和定频压缩机II (3)的排气管与排气总管(9)连接;所述排气总管(9)与油分离器(4)入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4)出油口分别与变频压缩机(I)、定频压缩机I (2)和定频压缩机II (3)连接,且油分离器(4)与各台压缩机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供油电磁阀I (10)、供油电磁阀II (11)和供油电磁阀111(12);所述油分离器(4)制冷剂出口与冷凝器(5)入口连接;所述变频压缩机(I)上设置有油位控制器(13);所述油分离器(4)与变频压缩机(I)连接管路并联有辅助供油毛细管路(14),且在辅助供油毛细管路(14)上设置有辅助供油电磁阀(15);所述冷凝器(5)的出口与储液器(6)连接;所述储液器(6)的制冷剂出口通过带有节流阀(16)的管路与蒸发器(7)连接;所述蒸发器(7)的出口与气液分离器(8)的入口连接,且所述气液分离器(8)的出口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海单永明秦海杰杨勃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