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钢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731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会出现金属箔形状不规则,而且轧制效率高的金属箔制造方法。具体地说,在通过多道冷轧方式制造板厚为0.2mm以下的金属箔的制造方法中,从第一道至辊轻触发生前那道使用软质工作辊轧制,在辊轻触那道用硬质工作辊以压下率超过30%进行轧制,最后一道或甚至在最后一道前用软质工作辊以低于20%的压下率轧制。使用硬质工作辊时,应提前作出判断查实是否发生辊轻触,并根据结果,对该轧制道的目标载荷进行调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通过冷轧方式对钢,铝,铝合金,铜,铜合金及其它金属粗加工板进行冷轧的方法,特别是涉及板厚在0.2mm以下的成为箔状的金属箔制造方法。由本专利技术制造的金属箔可用作为电子部件,耐热材料,室内装饰,汽车用材料及其它产业用材料。
技术介绍
若轧制材料薄到一定程度,并达到临界的板厚时,再继续压薄,辊(指工作辊)的弹性变形将会增加,导致不能再进行轧制。将该极限板厚称为可轧最小板厚,则该最小板厚由下式表示hmin=3.58·D·μ·km/E……(1)hmin最小可轧板厚(mm),D辊直径(mm),μ辊和轧制材料间的摩擦系数,km轧制材料的平均变形阻力(kgf/mm2),E杨氏模数(kgf/mm-2)。在辊筒两端,因上下辊相互接触(辊轻触)而限定的最小可轧制板厚按下式(2)定义。hmin=(C/8)·P·(2-lnZ)…(2)其中,C16(1-ν2)/πE,Z(L`2/b2)·(B+b)(B-b),L`投影接触长度(mm),B辊筒长度(mm),b板宽,(mm),P;轧制载荷(kgf),ν;辊的泊松比(例如,参照第3版钢铁手册III(1)轧制基础,钢板,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多道冷轧方式制造金属钢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第一道至辊轻触发生前那道使用软质工作辊轧制,在辊轻触发生的那道用硬质工作辊进行轧制,最后一道或甚至在最后一道前用软质工作辊轧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田武志松原务山口裕弘神丸秋信斋数正晴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