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19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彼此相对的工作轧辊(14,15)具有由外壳(11)的上和下工作轧辊轴承座(12,13)可旋转地支承的轴,用来给上工作轧辊(14)施加预定压力的旋下装置(20)设置在外壳(11)上部中,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推压工作轧辊轴承座(12,13)的螺旋机构(23,31)设置在外壳(11)的输入侧或输出侧上,能够在水平方向上推压工作轧辊轴承座(12,13)的液压缸机构(24,32)设置在另一侧,收缩部分(46)设置在液压缸机构(24,32)的供液和排液管(45)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轧制带材或棒材的轧制机,这些材料经过上和下工作轧辊而轧成预定厚度。具体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选用于热轧的轧制机。
技术介绍
附图说明图15示意性显示了传统的四段式高交错轧制机,图16示意性显示了主要部分,用来说明交错轧制机中的轧辊的更换操作。如图15所示,上和下工作轧辊的一对轴承座002和003支承在外壳001内部。上和下工作轧辊004和005的一对轴部分别可旋转的被上和下工作轧辊的轴承座002和003支承,并且上工作轧辊004和下工作轧辊005互相面对。上和下支承轧辊的一对轴承座006和007在上和下工作轧辊的轴承座002和003之上和之下受到支承。上和下支承轧辊008和009的一对轴部分别可旋转的被上和下支承轧辊的轴承座006和007支承。上支承轧辊008和上工作轧辊004相互面对,而下支承轧辊009和下工作轧辊005相互面对。用于通过上支承轧辊的轴承座006和上支承轧辊008在上工作轧辊004上施加轧制载荷的旋下装置010设置在外壳001的上部中。用来水平支承上支承轧辊的轴承座006和上工作轧辊的轴承座002的上十字头011和012,被设置在外壳001的上部中并且位于外壳001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上。上十字头011,012通过螺旋机构(screw mechanisms)013,014可水平移动。用来水平支承下支承轧辊的轴承座007和下工作轧辊的轴承座003的下十字头015和016,设置在外壳001的下部内并且位于外壳001的输入侧和输出侧上。下十字头015,016通过螺旋机构017,018可水平移动。这样,当进行轧制时,带材S从外壳001的输入侧进料,并且在旋下装置010施加的预定载荷下经过上工作轧辊004和下工作轧辊005之间,由此轧制带材S。轧制的带材S由输出侧输出并且供给随后的工步。在轧制之前或期间作动螺旋机构013,014,017,018,由此上轴承座002,006和下轴承座003,007通过十字头011,012,015,016在不同方向移动。结果,上工作轧辊004和上支承轧辊008,以及下工作轧辊005和下支承轧辊009绕辊中心在相反方向转动,这样它们的旋转轴线可相互交错,并且它们的相交错轴线的夹角可设定成所需角度。因此,可控制带材凸厚(the strip crown)。而且,为了更换辊,作动螺旋机构013,014,017,018,以便从轴承座002,003,006,007上分离十字头011,012,015,016,并且在轧辊轴承座002,003,006,007和十字头011,012,015,016之间形成间隙g,正如图16所示。这样,上和下工作轧辊004和005以及上和下支承轧辊008和009可通过预定装置从工作侧退出而不受十字头011,012,015,016干涉,并且可用新部件更换。在包括前述四段式的交错轧制机的所有的轧制机中,在旋紧力F作用下在轧制条件下需要使外壳001内的工作轧辊004,005和支承轧辊008,009的垂直控制期间的滞后量最小,以便高度精确地控制轧制板材的厚度。为此,在工作轧辊的轴承座002,003和支承轧辊的轴承座006,007和十字头011,012,015,016或外壳001之间形成间隙G。这样,如图17所示,即使在轧制期间在旋下载荷F作用下导致外壳001出现为δ的向内变窄量的变形时,在轧辊轴承座002,003,006,007和外壳001或十字头011,012,015,016之间出现约0.2mm至1.0mm的间隙,这样轧制机的水平动态刚度(horizontal dynamic stiffness)会较低。当轧制机的水平动态刚度低时,如果在高轧制力和带材厚度高百分比减少条件下进行轧制,例如可能是由于轧制的带材S和工作轧辊004,005之间的摩擦导致的大的振动(后文称之为轧制机振动),会发生在外壳001内或者工作轧辊004,005内,因此阻碍了高效轧制。作为防止轧制机内振动的方法,公开号为1997-174122的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了装有阻尼器的轧制机,该阻尼器包括一个活塞、一个液压缸,及上工作轧辊和下工作轧辊之间的一个孔。但是,在该公开物中公开的轧制机的防振设备用来冷轧,且很难用于热轧。即,在冷轧中,保持在室温条件下的带材在上和下工作轧辊之间以低速接合,并且连续轧制。而在热轧中,在高温下加热的带材在上和下工作轧辊之间以高速接合,并且轧制成各预定长度的卷。这样,与冷轧相比,在带材与上和下工作轧辊接合的时刻,热轧导致较高撞击力,并且表面撞击更频繁。而且,与冷轧相比,热轧具有更大的带材轧制量(在带材上更高的轧制力),这样作用在工作轧辊和带材之间的摩擦力也更高。这是使接合期间撞击力较大的另一个因素。如这里所述的,与冷轧相比,热轧在带材接合期间产生更大撞击力。因此,用于冷轧的轧制机的上述防振设备不能在轧制期间完全防止轧制振动。本专利技术已着手来解决这些问题,其目标是提供一种轧制机,该轧制机消除了在轧制期间的轧辊轴承座和外壳之间的间隙,以便增加水平动态刚度,从而消除轧制机振动并且允许高效轧制。专利技术的概述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轧制机包括外壳;由外壳支承的一对上和下工作轧辊轴承座;彼此相对的一对上和下工作轧辊,所述上和下工作轧辊具有由上和下工作轧辊轴承座可旋转地支承的轴;设置在外壳上部中并且适合给上工作轧辊施加预定压力的旋下装置;设置在外壳内、带材的输送方向的一侧上并且适合支承上和下工作轧辊轴承座的一对第一上和下支承装置;和设置在外壳内的带材的输送方向的另一侧上并且适合支承上和下工作轧辊轴承座的一对第二上和下支承装置,其中第一支承装置和第二支承装置中的一个是机械推压装置,而第一支承装置和第二支承装置中的另一个是液力推压装置,并且收缩部分设置在液力推压装置的供液和排液管内。这样,在轧制期间作动第一推压装置和第二推压装置,以便消除轧辊轴承座和外壳之间的间隙,并且增加水平动态刚度,因此抑制轧制机振动并且允许高效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轧制机中,轧制机可以是具有彼此稍微交叉的上和下工作轧辊的交错轧制机(a cross rolling mill),第一支承装置可以是输入侧推压装置,该推压装置设置在外壳的输入例上,并且能在带材的输送方向上推压上和下工作轧辊轴承座,第二支承装置可以是输出侧推压装置,该推压装置设置在外壳的输出侧上,并且能在带材的输送方向上推压上和下工作轧辊轴承座。因此,在交错轧制机中,交错轧制机振动受到抑制,可进行高效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轧制机中,机械推压装置可以是螺旋机构。因此,可高度精确地实现轧制期间轧辊的定位。在本专利技术的轧制机中,机械推压装置可以是楔机构。因此,可高度精确地完成轧制期间轧辊的定位并不会发出且咯咯响声。而且,结构可简化以降低生产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轧制机中,可以设有由外壳支承的一对上和下支承轧辊轴承座,和彼此相互面对的一对上和下支承轧辊,该对上和下支承轧辊具有由上和下支承轧辊轴承座可旋转支承的轴;可在水平方向上推压上和下支承轧辊轴承座的成对的上和下输入侧推压装置和输出侧推压装置中的一个可以是机械推压装置,而输入侧推压装置和输出侧推压装置中的另一个可以是液力推压装置,并且收缩部分可设置在液力推压装置的供液和排液管中。因此,在支承轧辊的位置处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制机,它包括: 外壳; 由外壳支承的一对上和下工作轧辊轴承座; 彼此相对的一对上和下工作轧辊,所述上和下工作轧辊具有由上和下工作轧辊轴承座可旋转地支承的轴; 设置在外壳上部中并且适合给上工作轧辊施加预定压力的旋下装置; 设置在外壳内的带材的输送方向的一侧上并且适合支承上和下工作轧辊轴承座的一对第一上和下支承装置;和 设置在外壳内的带材的输送方向的相对侧上并且适合支承上和下工作轧辊轴承座的一对第二上和下支承装置,其中: 第一支承装置和第二支承装置中的一个是机械推压装置,而第一支承装置和第二支承装置中的另一个是液力推压装置,并且 收缩部分设置在液力推压装置的供液和排液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干朗东尾笃史古元秀昭森平直树林宽治吉田光宏森本和夫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