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047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轿壁结构,所用到的拼接轿壁板的宽度规格种类非常少,不同宽度规格的轿侧壁或轿后壁之间的轿壁板是能够通用互换的,节省了材料,且拼接排列顺序也没有严格要求,只要按照轿侧壁或轿后壁宽度的不同计算相应数量的轿壁板即可,轿壁板的实用性很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轿壁结构
技术介绍
不同载荷的电梯轿厢,采用不同规格的轿壁,轿壁通常包括轿侧壁、轿后壁,轿侧壁、轿后壁均由多块轿壁板依次拼接而成。现有技术中,轿侧壁、轿后壁有多种不同规格,导致拼接用的轿壁板的宽度尺寸种类非常多,应用于不同规格轿侧壁或轿后壁的轿壁板之间是不能互换通用的,且轿壁板拼接时必须按照严格的顺序排列,则现有的轿壁板设计时实 用性不够好,没有通用性,比较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轿壁结构,其中拼接用的轿壁板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均很好,故采用较少种类的轿壁板就能拼接形成多种不同规格的轿壁,节省材料,且拼接顺序比较随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非贯通式轿厢的轿壁结构,包括沿轿厢深度方向延伸的轿侧壁、沿轿厢宽度方向延伸的轿后壁,所述轿侧壁、所述轿后壁均由多块轿壁板依次拼接而成,每块所述轿壁板均包括轿壁板本体、从所述轿壁板本体的两侧朝外弯折的翻边,在依次拼接形成所述轿后壁的多块轿壁板中,首尾两块轿壁板的形状和宽度尺寸均相同,并且该宽度尺寸取275mm,位于所述首尾两块轿壁板之间的为至少一块候选轿壁板,该候选轿壁板具有三种不同宽度规格200mm、250mm、300mm ;在依次拼接形成所述轿侧壁的多块轿壁板中,最靠近所述轿后壁的轿壁板的宽度尺寸取275mm,其余轿壁板采用多块所述候选轿壁板;在依次拼接形成所述轿侧壁或所述轿后壁的多块轿壁板中,相邻两块轿壁板的相邻翻边其中一个翻边紧密搭扣在另一个翻边上,并且相固定连接,所述轿侧壁中最靠近所述轿后壁的轿壁板与所述轿后壁中首或尾轿壁板的相邻翻边之间通过搭扣连接件相固定连接,该搭扣连接件在轿厢深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占用的额外距离均为25mm,则所述轿厢深度=轿侧壁中所有轿壁板的宽度之和加上所述25mm,所述轿厢宽度=轿后壁中所有轿壁板的宽度之和加上两个所述25mm。具体实施时,所述轿后壁的每块轿壁板中,两侧的翻边是朝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的,在从左向右的轿厢宽度方向上,右面的轿壁板的左侧翻边紧密搭扣在左面的轿壁板的右侧翻边上,并相固定连接;所述轿侧壁的最靠近轿后壁的轿壁板中,两侧的翻边是朝向相对的方向弯折形成的,所述轿侧壁的其余轿壁板中,两侧的翻边是朝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的,在从后向前的轿厢深度方向上,前面的轿壁板的后侧翻边紧密搭扣在后面的轿壁板的前侧翻边上,并相固定连接。进一步实施时,所述搭扣连接件有两个,分别为左搭扣连接件和右搭扣连接件,所述左搭扣连接件包括与左侧轿侧壁中最后面的轿壁板的后侧翻边的弯折朝向相同并紧密搭扣在其上的第一翻边部、与轿后壁中最左面的轿壁板的左侧翻边的弯折朝向相同并被紧密搭扣住的第二翻边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之间并且暴露在外界的过渡连接部;所述右搭扣连接件包括与右侧轿侧壁中最后面的轿壁板的后侧翻边的弯折朝向相同并紧密搭扣在其上的第一翻边部、与轿后壁中最右面的轿壁板的右侧翻边的弯折朝向相同并紧密搭扣在其上的第二翻边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翻边部与所述第二翻边部之间并且暴露在外界的过渡连接部。所述左搭扣连接件和右搭扣连接件的过渡连接部均相对于所述轿侧壁、所述轿后壁倾斜设置。所述过渡连接部的外侧装有轿厢照明装置。 一种用于贯通式轿厢的轿壁结构,包括沿轿厢深度方向延伸的轿侧壁,所述轿侧壁由多块轿壁板依次拼接而成,每块所述轿壁板均包括轿壁板本体、从所述轿壁板本体的两侧朝外弯折的翻边,在依次拼接形成所述轿侧壁的多块轿壁板中,首或尾轿壁板的宽度尺寸取300mm,其余轿壁板采用多块候选轿壁板,该候选轿壁板具有三种不同宽度规格200mm、250mm、300臟,相邻两块轿壁板的相邻翻边其中一个翻边紧密搭扣在另一个翻边上,并且相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时,紧密搭扣的翻边之间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来固定连接。具体实施时,紧密搭扣的第一或第二翻边部与对应的轿壁板的翻边之间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来固定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适用于非贯通门的轿壁结构中,轿侧壁与轿后壁之间通过搭扣连接件相固定连接,搭扣连接件在轿厢深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占用的额外距离均为25mm,轿侧壁的宽度=轿侧壁中所有轿壁板的宽度之和加上25mm,轿后壁的宽度=轿后壁中所有轿壁板的宽度之和加上两个25mm。在轿后壁上,首尾各固定一块宽度为275mm的轿壁板,首尾两块轿壁板之间为自行配置的候选轿壁板,候选轿壁板具有三种不同宽度规格200mm、250mm、300mm,三种不同宽度规格的候选轿壁板选择性地与首尾两块轿壁板进行组合拼接,能得到不同宽度规格的轿后壁;同理,在轿侧壁上,固定一块宽度为275mm的轿壁板,其余轿壁板从上述三种不同宽度规格的候选轿壁板中选择,从而也能得到不同宽度规格的轿侧壁。适用于贯通门的轿壁结构中,在轿侧壁上,固定一块宽度为300mm的轿壁板,其余轿壁板从上述三种不同宽度规格的候选轿壁板中选择,从而得到不同宽度规格的轿侧壁。本专利的轿壁结构中,所用到的拼接轿壁板的宽度规格种类非常少,不同宽度规格的轿侧壁或轿后壁之间的轿壁板是能够通用互换的,节省了材料,且拼接排列顺序也没有严格要求,只要按照轿侧壁或轿后壁宽度的不同计算相应数量的轿壁板即可,轿壁板的实用性很好。另外,由于拼接用轿壁板均较窄,均没有超过325_,故所有轿壁板均满足强度要求,不需要额外增加加强筋,降低成本。而且拼接用轿壁板的宽度之间差异不大,都处于200mnT300mm之间,拼接形成的轿后壁或轿侧壁视觉效果很美观,不会造成视觉不协调。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 附图2为附图I中A处放大 附图3为附图I中B处放大 附图4为附图I中C处放大 附图5和6为不同宽度数量的轿壁板与轿后壁宽度CW、轿侧壁宽度CD的对应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参见图1-4所示,一种轿壁结构,包括沿轿厢深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轿侧壁I、沿轿厢宽度方向延伸的轿后壁2,轿侧壁I、轿后壁2均由多块轿壁板11、21依次拼接而成,每块轿壁板11或21均包括轿壁板本体、从轿壁板本体的两侧朝外弯折的翻边12或22,在依次拼接形成轿后壁2的多块轿壁板21中,首尾两块轿壁板21的形状和宽度尺寸均相同,并且该宽度尺寸CW-UCW-4取275mm,位于首尾两块轿壁板21之间的为至少一块候选轿壁板21,该候选轿壁板21具有三种不同宽度规格200mm、250mm、300mm,三种不同宽度规格的候选轿壁板21选择性地与首尾两块轿壁板21进行组合拼接,能得到不同宽度规格CW的轿后壁2,如图5所示。在依次拼接形成轿侧壁I的多块轿壁板11中,最靠近轿后壁2的轿壁板11的宽度尺寸CD-I取275mm,其余轿壁板11采用多块上述候选轿壁板,三种不同宽度规格200mm, 250mm, 300mm的候选轿壁板11选择性地与最靠近轿后壁2的轿壁板11进行组合拼接,能得到不同宽度规格CD的轿后壁2,如图6所示。轿后壁2的每块轿壁板21中,两侧的翻边22是朝向同一方向(在图I中是朝左)弯折形成的,在从左向右的轿厢宽度方向上,右面的轿壁板21的左侧翻边22紧密搭扣在左面的轿壁板21的右侧翻边22上,并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相固定连接。轿侧壁I的最靠近轿后壁2的轿壁板11中,两侧的翻边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非贯通式轿厢的轿壁结构,包括沿轿厢深度方向延伸的轿侧壁、沿轿厢宽度方向延伸的轿后壁,所述轿侧壁、所述轿后壁均由多块轿壁板依次拼接而成,每块所述轿壁板均包括轿壁板本体、从所述轿壁板本体的两侧朝外弯折的翻边,其特征在于:在依次拼接形成所述轿后壁的多块轿壁板中,首尾两块轿壁板的形状和宽度尺寸均相同,并且该宽度尺寸取275mm,位于所述首尾两块轿壁板之间的为至少一块候选轿壁板,该候选轿壁板具有三种不同宽度规格200mm、250mm、300mm;在依次拼接形成所述轿侧壁的多块轿壁板中,最靠近所述轿后壁的轿壁板的宽度尺寸取275mm,其余轿壁板采用多块所述候选轿壁板;在依次拼接形成所述轿侧壁或所述轿后壁的多块轿壁板中,相邻两块轿壁板的相邻翻边其中一个翻边紧密搭扣在另一个翻边上,并且相固定连接,所述轿侧壁中最靠近所述轿后壁的轿壁板与所述轿后壁中首或尾轿壁板的相邻翻边之间通过搭扣连接件相固定连接,该搭扣连接件在轿厢深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占用的额外距离均为25mm,则所述轿厢深度=轿侧壁中所有轿壁板的宽度之和加上所述25mm,所述轿厢宽度=轿后壁中所有轿壁板的宽度之和加上两个所述2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非贯通式轿厢的轿壁结构,包括沿轿厢深度方向延伸的轿侧壁、沿轿厢宽度方向延伸的轿后壁,所述轿侧壁、所述轿后壁均由多块轿壁板依次拼接而成,每块所述轿壁板均包括轿壁板本体、从所述轿壁板本体的两侧朝外弯折的翻边,其特征在于在依次拼接形成所述轿后壁的多块轿壁板中,首尾两块轿壁板的形状和宽度尺寸均相同,并且该宽度尺寸取275mm,位于所述首尾两块轿壁板之间的为至少一块候选轿壁板,该候选轿壁板具有三种不同宽度规格200mm、250mm、300mm ;在依次拼接形成所述轿侧壁的多块轿壁板中,最靠近所述轿后壁的轿壁板的宽度尺寸取275mm,其余轿壁板采用多块所述候选轿壁板;在依次拼接形成所述轿侧壁或所述轿后壁的多块轿壁板中,相邻两块轿壁板的相邻翻边其中一个翻边紧密搭扣在另一个翻边上,并且相固定连接,所述轿侧壁中最靠近所述轿后壁的轿壁板与所述轿后壁中首或尾轿壁板的相邻翻边之间通过搭扣连接件相固定连接,该搭扣连接件在轿厢深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占用的额外距离均为25mm,则所述轿厢深度=轿侧壁中所有轿壁板的宽度之和加上所述25mm,所述轿厢宽度=轿后壁中所有轿壁板的宽度之和加上两个所述25mm。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轿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后壁的每块轿壁板中,两侧的翻边是朝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的,在从左向右的轿厢宽度方向上,右面的轿壁板的左侧翻边紧密搭扣在左面的轿壁板的右侧翻边上,并相固定连接;所述轿侧壁的最靠近轿后壁的轿壁板中,两侧的翻边是朝向相对的方向弯折形成的,所述轿侧壁的其余轿壁板中,两侧的翻边是朝向同一方向弯折形成的,在从后向前的轿厢深度方向上,前面的轿壁板的后侧翻边紧密搭扣在后面的轿壁板的前侧翻边上,并相固定连接。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文杰马菁华杨根林冯景陈首邱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富士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