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水条件下地质为淤泥层的沉井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164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饱和水条件下地质为淤泥层时现有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突沉、涌土、沉速过快和超沉、位移及倾斜过大等现象,提供了一种沉井基础结构,包括沉井,所述沉井包括井壁、底板和位于所述井壁底部的封底混凝土,所述井壁的下端为刃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刃脚下端设有由水泥粉喷桩形成的非连续的下沉稳定桩,所述封底混凝土的下方设有由水泥粉喷桩形成的复合地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内土体稳定,准确控制了沉井姿态和下沉速度以及深度,使得沉井可以正常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沉井基础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饱和水条件下地质为淤泥层的沉井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沉井基础是以沉井作为基础结构,将上部荷载传至地基的一种深基础。沉井是井筒状的结构物,它是以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再进行封底,构筑内部结构。沉井的主要构造包括刃脚、井壁、内隔墙、封底、顶板等,其中井壁是沉井的外壁,是沉井的主要部分,它应有足够的强度,以便承受沉井下沉过程中及使用时作用的荷载;同时还要求有足够的重量,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能顺利下沉;刃脚是井壁下端一般做成刀刃状的“刃脚”,其功用是减少下沉阻力;封底是当沉井下沉到设计标高,经过技术检验并对井底清理整平后,即可封底,以防止地下水渗入井内。 沉井下沉施工方法是修筑深基础和地下构筑物的一种施工工艺。施工时先在地面或基坑内制作开口的钢筋混凝土井身,待其达到规定强度后,在井身内部分层挖土运出,随着挖土和土面的降低,沉井井身借其自重或在其他措施协助下克服与土壁间的摩阻力和刃脚反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就位,然后进行封底,构筑内部结构。广泛应用于桥梁、烟囱、水塔的基础、水泵房、地下油库、水池竖井等深井构筑物和盾构或顶管的工作井。目前,在饱和水条件下地质为淤泥层中实施沉井,由于土层含水量高、承载能力差、摩擦系数小等特性,极易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出现突沉、涌土、沉速过快和超沉、位移及倾斜过大等现象,造成下沉过程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沉井在下沉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饱和水条件下地质为淤泥层的沉井基础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饱和水条件下地质为淤泥层的沉井基础结构,包括沉井,所述沉井包括井壁、底板和位于所述井壁底部的封底混凝土,所述井壁的下端为刃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刃脚下端设有由水泥粉喷桩形成的非连续的下沉稳定桩,所述封底混凝土的下方设有由水泥粉喷桩形成的复合地基。较佳的,所述下沉稳定桩的桩顶标高同所述封底混凝土底标高,所述下沉稳定桩的桩底标高位于沉井封底混凝土底下6 8米。较佳的,构成所述下沉稳定桩的水泥粉喷桩的桩外沿与所述井壁外边线相切。较佳的,所述下沉稳定桩由内外两圈水泥粉喷桩构成,每圈水泥粉喷桩中的各桩体之间的桩距为1000 1200mm,从而形成非连续的强度适宜的承载墙壁体。 较佳的,构成所述下沉稳定桩的外圈水泥粉喷桩中的每个桩体均与井壁外侧内切,构成所述下沉稳定桩的内圈水泥粉喷桩中的每个桩体均与井壁内侧外切。较佳的,构成所述下沉稳定桩的内外两圈水泥粉喷桩中设有的桩体数目相同,且内圈与外圈桩体的位置对应。进一步的,所述井壁外侧四周还设有由水泥粉喷桩形成的隔水帷幕。所述隔水帷幕位于所述井壁外侧四周1-2米处。较佳的,所述隔水帷幕的桩顶标高同始沉设计地面,所述隔水帷幕的桩底标高位于所述刃脚下的土层内5 6m。较佳的,所述隔水帷幕由内外两圈水泥粉喷桩构成,每圈水泥粉喷桩中的各桩体之间相互搭接,从而形成了连续紧密的隔水帷幕。较佳的,构成所述下沉稳定桩的内外两圈水泥粉喷桩之间紧邻;构成所述隔水帷幕的内外两圈水泥粉喷桩之间紧邻;且构成所述下沉稳定桩与构成所述隔水帷幕的内外两圈水泥粉喷桩的中轴线均与所述沉井的中轴线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饱和水条件下地质为淤泥层的沉井下沉过程中,沉井外侧的两排水泥粉喷桩隔水帷幕能有效挡水,保证帷幕内土体稳定;刃脚处设置的水泥粉喷桩下沉稳定桩在软土层中形成一道强度适宜的承载墙壁体,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就像形成了一道可靠导轨。沉井内的水泥粉喷桩能作为沉井的稳定地基,保证沉井正常使用。附图说明图I是沉井及水泥粉喷桩平面示意图。图2是沉井及水泥粉喷桩剖面示意图。图中沉井I ;刃脚2 ;凹槽3 ;内隔墙4 ;取土井5 ;封底混凝土 6 ;隔水帷眷7 ;下沉稳定桩8 ;复合地基9 ;底板1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饱和水条件下地质为淤泥层时现有沉井下沉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突沉、涌土、沉速过快和超沉、位移及倾斜过大等现象,而提供一种采用水泥粉喷桩的沉井下沉施工方法及由此得到的沉井基础结构。为此,本技术同时采用了在沉井周围设置隔水帷幕,在沉井刃脚处布置下沉稳定桩和在沉井底部设置复合地基三种方式,保证了内土体稳定,准确控制了沉井姿态和下沉速度以及深度,使得沉井可以正常使用。本技术中所述沉井是一种井筒状的结构物,其主要构造包括井壁、底板和位于井壁底部的封底混凝土,井壁下端为呈刀刃状的刃脚,底板位于封底混凝土上方。还可以包括用于将井壁内部竖直分隔成多个空间(取土井)的内隔墙、设于刃脚上方井壁内侧的凹槽以及顶板等。沉井按平面形状分有圆形沉井、方形沉井、矩形沉井等;按立面形状分有柱形沉井和梯形沉井。各种沉井的具体构造和适用范围均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阅读了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及方法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工程目的选择适合的沉井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并且,在本技术的所公开的原理及结构的基础上对沉井所进行的各种结构方面的改造,均为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本技术中所述饱和水条件下地质为淤泥层是指淤泥层土中的孔隙全部由水填充(土的性质不同,饱和水条件下土中的含水量有所不同)。以下结合具体的工程案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可以根据本技术所公开的原理和具体实施方式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及功效。请參见图I和图2 :图中示出的沉井为圆形沉井,该沉井包括井壁I和位于井壁I底部的封底混凝土 6,底板10,井壁I的下端为呈刀刃状的刃脚2,还包括凹槽3和内隔墙4,沉井内部由内隔墙4平均分割成两个取土井5。从图中可以看出,刃脚2下端设有由水泥粉喷桩形成的非连续的下沉稳定桩8 (即构成所述下沉稳定桩的各个水泥粉喷桩之间是相互不连接的),封底混凝土 6的下方设有由水泥粉喷桩形成的复合地基9。下沉稳定桩8不得外露于井壁Iタト,以免沉井下沉时水泥土挤至井壁以外,失去支撑作用。优选的是,构成下沉稳定桩8的水泥粉喷桩的桩外沿与所述井壁外边线相切。下沉稳定粧8的粧顶标闻同封底混凝土底标闻,粧底标闻位于沉井封底混凝土底下6 8米。从图中可见,下沉稳定桩8可由内外两圈水泥粉喷桩构成,所述内外两圈水泥粉喷桩的中轴线均与所述沉井的中轴线相同,桩体大致呈圆柱形,各桩体直径为500 600mm,且内外 两圈水泥粉喷桩紧邻。此时,内外两圈水泥粉喷桩设置相同数目的桩体,且内圈与外圈桩体的位置——对应;每圈水泥粉喷桩中,各桩体之间间隔1000 1200_,从而形成非连续的強度适宜的承载墙壁体。优选的是,构成下沉稳定桩8的外圈水泥粉喷桩中的每个桩体均与井壁外侧内切,构成下沉稳定桩8的内圈水泥粉喷桩中的每个桩体均与井壁内侧外切。构成复合地基9的水泥粉喷桩于井壁I内部下方的封底混凝土下均匀分布,其桩顶标高同封底混凝土底,桩底标高可按实际工程需要确定。进ー步的,在上述所示沉井基础结构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位于沉井四周的隔水帷幕7。构成隔水帷幕7的每圈水泥粉喷桩中,各个桩体之间相互搭接至少在150mm以上,从而形成了连续紧密的隔水帷幕。隔水帷幕7的桩顶标高同始沉设计地面,桩底标高位于刃脚下的土层内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沉井基础结构,包括沉井,所述沉井包括井壁、底板和位于所述井壁底部的封底混凝土,所述井壁的下端为刃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刃脚下端设有由水泥粉喷桩形成的非连续的下沉稳定桩,所述封底混凝土的下方设有由水泥粉喷桩形成的复合地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井基础结构,包括沉井,所述沉井包括井壁、底板和位于所述井壁底部的封底混凝土,所述井壁的下端为刃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刃脚下端设有由水泥粉喷桩形成的非连续的下沉稳定桩,所述封底混凝土的下方设有由水泥粉喷桩形成的复合地基。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沉井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稳定桩的桩顶标高同所述封底混凝土底标高,所述下沉稳定桩的桩底标高位于沉井封底混凝土底下6 8米。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沉井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下沉稳定桩的水泥粉喷桩的桩外沿与所述井壁外边线相切。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沉井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稳定桩由内外两圈水泥粉喷桩构成,每圈水泥粉喷桩中的各桩体之间的桩距为1000 1200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井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下沉稳定桩的外圈水泥粉喷桩中的每个桩体均与井壁外侧内切,构成所述下沉稳定桩的内圈水泥粉喷桩中的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勇张文彪潘春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亚同环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