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肢残病人康复用环绕步行道,包括环形道(1),其特征在于环形道(1)两侧设有支撑柱(3),支撑柱(3)上部设有扶手杆(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偏瘫肢残病人能安全行走,自选行走方向,路程长短,步行道上迈步的难易度,能独立使用的康复用环绕步行道进行康复训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步行道,尤其是一种肢残病人康复用的环绕步行道。
技术介绍
目前,下肢肢残病人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大都需要人陪护或是看护,或是病人使用拐杖进行行走康复训练,因此ー种结构简单,适用于肢残病人尤其是偏瘫病人能安全行走,独自使用可选择步行方向、环绕路程、歩道障碍的难易程度的肢残病人康复用的环绕步行道被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步行道,尤其是一种肢残病人康复用环绕步行道。 本技术包括环形道(I ),其特征在于环形道(I)两侧竖向设有支撑柱(3),支撑柱(3)上沿水平方向设有扶手杆(2),并且支撑柱(3)与扶手杆(2)在环形道(I)上形成狭长的通道状,并且至少环形道(I) ー侧的扶手杆(2)通过调节块(2-1)与支撑柱(3)相连接,调节块(2-1)则通过调节螺栓(3-1)与支撑柱(3)连接。作为改进,环形道(I)上设有台阶(5),所述台阶(5)包括支架和踏板,所述支架设置在环形道(I)两侧扶手(2)下方,需要使用时将踏板横置干支架上,不需要使用时,将踏板从支架上取下。作为改进,环形道(I)两侧的外侧扶手杆(2)上设有门杆(6)。作为改进,支撑柱(3)与扶手杆(2)所形成的狭长通道中设有障碍装置(4),所述障碍装置(4)包括障碍杆(4-1)、固定盘(4-3)、连接杆(4-5)和固定销轴(4-2),固定盘(4-3 )和障碍杆(4-1)通过连接杆(4-5 )与支撑柱(3 )固定连接,且障碍杆(4-1)可以自由摆动,使得障碍杆(4-1)可以横于上述狭长通道上形成障碍,上述固定盘(4-3)上设有固定孔(4-4),障碍杆(4-1)通过固定销轴(4-2)与固定盘(4-3)固定,上述障碍杆(4_1)上还可设有加宽障碍板(4-6),所述加宽障碍板(4-6)可以分为两段,也可以分为三段,且通过铰链连接。作为改进,支撑柱(3)呈伸缩杆状分为上下两部分,即支撑柱(3)由调节柱(3-2)和基柱(3-3)两部分构成,所述基柱(3-3)呈空心管状,且管壁设有限位孔(3-6),调节柱(3-2 )设有调节孔(3-4 ),所述调节柱(3-2 )可以在基柱(3-3 )内自由上下移动,并用固定销(3-5)穿过调节孔(3-4)和限位孔(3-6)固定调节柱(3-2)和基柱(3-3)的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适用于肢残病人尤其是偏瘫病人能安全行走,独自使用可选择步行方向、环绕路程、歩道障碍的难易程度的肢残病人康复用的环绕歩行道进行训练。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A方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中B方向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C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3中D放大示意图。图中所示1是环形道,2是扶手杆,2-1是调节块,3是支撑柱,3-1是调节螺栓,3~2是调节柱,3-3是基柱,3-4是调节孔,3-5是固定销,3-6是限位孔,4是障碍装置,4_1是障碍杆,4-2是固定销轴,4_3是固定盘,4-4是固定孔,4-5是连接杆,4-6是加宽障碍板,5是台阶,6是门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參照图f 6,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环形道1,环形道I上设有台阶5,环形道I两侧竖向设有支撑柱3,支撑柱3呈伸缩杆状分为上下两部分,即支撑柱3由调节柱3-2和基柱3-3两部分构成,所述基柱3-3呈空心管状,且管壁设有限位孔3-6,调节柱3-2设有调节孔3-4,所述调节柱3-2可以在基柱3_3内自由上下移动,并可以用固定销3-5穿过调节孔3-4和限位孔3-6固定调节柱3-2和基柱3_3,所述支撑柱3上部沿水平方向设有扶手杆2,至少有ー侧的扶手杆2通过调节块2-1与支撑柱3相连接,调节块2-1则通过调节螺栓3-1与支撑柱3连接,通过旋转调节螺栓3-1可以使调节块2-1水平移动,改变环形道I两侧扶手杆2之间的距离,上述支撑柱3与扶手杆2所形成的狭长通道中设有障碍装置4,所述障碍装置4包括障碍杆4-1、固定盘4-3、连接杆4-5和固定销轴4-2,固定盘4-3和障碍杆4-1通过连接杆4-5与支撑柱3固定连接,且障碍杆4_1可以自由摆动,上述固定盘4-3上设有固定孔4-4,障碍杆4-1通过固定销轴4-2与固定盘4_3固定。使用方法如下肢残病人需要进行下肢锻炼时,站在环形道I内,根据不同病人的体型,可以调节支撑柱3的高低,通过调节螺栓3-1调节扶手杆2之间的距离,使病人能舒适的扶着扶手杆2在环形道I上行走。环形道I上设有障碍装置4和台阶5有利于病人在锻炼时进行迈步训练。实施例2 :与实施例I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障碍杆4-1上设有加宽障碍板4-6,障碍杆4-1上设有设有插槽或孔,加宽障碍板4-6上设有可插入上述插槽或孔中的连接杆4-7,使用时插入即可,所述加宽障碍板4-6分为三段,且通过铰链连接。实施例3 :与实施例I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障碍杆4-1上设有加宽障碍板4-6,所述加宽障碍板4-6分为两段,且通过铰链连接。实施例4 :与实施例I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环形道I上未设有台阶5。实施例5 :与实施例I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环形道I上未设有障碍装置4。实施例6 :与实施例I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柱3不分为上下两段。实施例7 :与实施例I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环形道I两侧的外侧扶手杆2上设有门杆6。权利要求1.一种肢残病人康复用环绕步行道,包括环形道(I),其特征在于环形道(I)两侧竖向设有支撑柱(3 ),支撑柱(3 )上沿水平方向设有扶手杆(2 ),支撑柱(3 )与扶手杆(2 )在环形道(I)上形成狭长的通道状,并且至少环形道(I) 一侧的扶手杆(2 )通过调节块(2-1)与支撑柱(3 )相连接,调节块(2-1)则通过调节螺栓(3-1)与支撑柱(3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肢残病人康复用环绕步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道(I)上设有台阶(5)。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肢残病人康复用环绕步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与扶手杆(2)所形成的狭长通道中设有障碍装置(4),该障碍装置(4)包含障碍杆(4-1),且障碍杆(4-1)连接于支撑柱(3)上并可以摆动,使得障碍杆(4-1)可以横于上述狭长通道上形成障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残病人康复用环绕步行道,其特征在于障碍杆(4-1)上设有加宽障碍板(4-6 ),所述加宽障碍板(4-6 )至少分为两段,且通过铰链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肢残病人康复用环绕步行道,其特征在于支撑柱(3)呈伸缩杆状分为上下两部分,即支撑柱(3)由调节柱(3-2)和基柱(3-3)两部分构成,所述基柱(3-3)呈空心管状,且管壁设有限位孔(3-6),调节柱(3-2)设有调节孔(3-4),所述调节柱(3-2 )可以在基柱(3-3 )内自由上下移动,并用固定销(3-5 )穿过调节孔(3-4 )和限位孔(3-6)固定调节柱(3-2)和基柱(3-3)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残病人康复用环绕步行道,其特征在于支撑柱(3)呈伸缩杆状分为上下两部分,即支撑柱(3)由调节柱(3-2)和基柱(3-3)两部分构成,所述基柱(3-3)呈空心管状,且管壁设有限位孔(3-6),调节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肢残病人康复用环绕步行道,包括环形道(1),其特征在于环形道(1)两侧竖向设有支撑柱(3),支撑柱(3)上沿水平方向设有扶手杆(2),支撑柱(3)与扶手杆(2)在环形道(1)上形成狭长的通道状,并且至少环形道(1)一侧的扶手杆(2)通过调节块(2?1)与支撑柱(3)相连接,调节块(2?1)则通过调节螺栓(3?1)与支撑柱(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智,
申请(专利权)人:冯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