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爬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8191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2:52
一种双向爬杆机构,主要由上自锁层(1)、固定层(2)、下自锁层(3)、传动链(4)和连杆(5)组成,其中:由两个半圆形结构(16)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3)和第二连接结构(14)构成两个结构形式相同的上自锁层(1)和下自锁层(3)的结构整体,其上设置连杆接头(15),上自锁盒(11)和下自锁盒(12),上自锁层(1)和下自锁层(3)通过连杆(5)与滑块(21)进行连接;固定层(2)为整体环形结构,其上设置滑杆(22)和由电机(41)、曲杆(42)和链杆(43)构成的传动链(4),电机(41)与固定层(2)连接,电机(41)与曲杆(42)连接,链杆(43)与曲杆(42)和滑块(21)连接,固定层(2)通过滑杆(22)插入滑块(21),构成一整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自由方便爬上爬下杆状物体的机器,尤其是可检测、监测或测量装置的双向爬杆机构
技术介绍
生产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管道或者柱状结构,而对它们的维护、监测的手段相对比较落后,基本靠人力手工完成并且存在着人身危险等因素。市面上已有的爬管机器人,多为固定的卡死自锁装置,这些装置只能实现单方向的爬动工作,使用时很不方便,这一现象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
技术介绍
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将卡死装置由固定变为活动,从而实现交替自锁,进而实现机器双向自由爬动功能的双向爬杆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双向爬杆机构,主要由上自锁层(I)、固定层(2)、下自锁层(3)、传动链(4)和连杆(5)组成,其中由两个半圆形结构(16)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3)和第二连接结构(14)构成两个结构形式相同的上自锁层(I)和下自锁层(3)的结构整体,其上设置连杆接头(15),上自锁盒(11)和下自锁盒(12),上自锁层(I)和下自锁层(3)通过连杆(5)与滑块(21)进行连接;固定层(2)为整体环形结构,其上设置滑杆(22)和由电机(41)、曲杆(42)和链杆(43 )构成的传动链(4),电机(41)与固定层(2 )连接,电机(41)与曲杆(42 )连接,链杆(43)与曲杆(42)和滑块(21)连接,固定层(2)通过滑杆(22)插入滑块(21),构成一整体;所述的上自锁盒(11)和下自锁盒(12 )由壳体(115 )、压杆(111)、拉簧(112 )、自锁球(113)和电位开关(114)构成,拉簧(112)与压杆(111)和壳体(115)相连接,压杆(111)的下端部与电位开关(114)连接,压杆(111)工作时压住自锁球(113)通过壳体(115)的方孔(116)进行自锁工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I、本技术机构能够实现交替卡死、双向爬动,解决了市面上同样装置只能单向工作的弊端。2、本技术机构结构新颖,操纵灵活,使用方便,造价低廉,维护和修理简易。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总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锁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I和图2不出一种双向爬杆机构,主要由上自锁层I、固定层2、下自锁层3、传动链4和连杆5组成,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半圆形结构16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3和第二连接结构14构成两个结构形式相同的上自锁层I和下自锁层3的结构整体,其上设置连杆接头15,上自锁盒11和下自锁盒12,上自锁层I和下自锁层3通过连杆5与滑块21进行连接;固定层2为整体环形结构,其上设置滑杆22和由电机41、曲杆42和链杆43构成的传动链4,电机41与固定层2连接,电机41与曲杆42 连接,链杆43与曲杆42和滑块21连接,固定层2通过滑杆22插入滑块21构成一整体,上、下自锁层I、3是关于固定层2的对称式结构。电机41带动曲杆42做回转运动,从而使滑块21沿着滑杆22做横向直线式往复移动,再由与滑块21铰接的连杆5转换成纵向式直线式往复移动。从而带动上自锁层I和下自锁层3的上下移动。上自锁层I中包含上自锁盒11和下自锁盒12,上自锁盒11和下自锁盒12由壳体115、压杆111、拉簧112、自锁球113和电位开关114构成,拉簧112与压杆111和壳体115相连接,压杆111的下端部与电位开关114连接,压杆111在工作状态时一直压住自锁球113通过壳体115的方孔116进行自锁工作。当上自锁盒11工作时,机构向上爬行;相反则向下爬行。当向上自锁盒11工作时,自锁盒中的压杆111处于工作状态,一直压着自锁盒11中的自锁球113,使其形成典型的球型自锁结构。当向上自锁盒不工作时,自锁盒里的电位开关开启,使拉簧112将压杆111拉起,向上自锁盒11失效,处于非工作状态。此时向下自锁盒12开始工作,原理与向上自锁盒11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爬杆机构,主要由上自锁层(I)、固定层(2)、下自锁层(3)、传动链(4)和连杆(5)组成,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半圆形结构(16)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3)和第二连接结构(14)构成两个结构形式相同的上自锁层(I)和下自锁层(3)的结构整体,其上设置连杆接头(15),上自锁盒(11)和下自锁盒(12),上自锁层(I)和下自锁层(3)通过连杆(5)与滑块(21)进行连接;固定层(2)为整体环形结构,其上设置滑杆(22)和由电机(41)、曲杆(42)和链杆(43)构成的传动链(4),电机(41)与固定层(2)连接,电机(41)与曲杆(42)连接,链杆(43)与曲杆(42)和滑块(21)连接,固定层(2)通过滑杆(22)插入滑块(21),构成一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向爬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自锁盒(11)和下自锁盒(12)由壳体(115)、压杆(111)、拉簧(112)、自锁球(I 13)和电位开关(I 14)构成,拉簧(112)与压杆(111)和壳体(115)相连接,压杆(111)的下端部与电位开关(114)连接,压杆(111)工作时压住自锁球(113)通过壳体(115)的方孔(116)进行自锁工作。专利摘要一种双向爬杆机构,主要由上自锁层(1)、固定层(2)、下自锁层(3)、传动链(4)和连杆(5)组成,其中由两个半圆形结构(16)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3)和第二连接结构(14)构成两个结构形式相同的上自锁层(1)和下自锁层(3)的结构整体,其上设置连杆接头(15),上自锁盒(11)和下自锁盒(12),上自锁层(1)和下自锁层(3)通过连杆(5)与滑块(21)进行连接;固定层(2)为整体环形结构,其上设置滑杆(22)和由电机(41)、曲杆(42)和链杆(43)构成的传动链(4),电机(41)与固定层(2)连接,电机(41)与曲杆(42)连接,链杆(43)与曲杆(42)和滑块(21)连接,固定层(2)通过滑杆(22)插入滑块(21),构成一整体。文档编号A63B27/00GK202516241SQ20112029707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6日专利技术者刘湘晨, 勾航, 单鸿超, 姜波, 蔡晓君 申请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爬杆机构,主要由上自锁层(1)、固定层(2)、下自锁层(3)、传动链(4)和连杆(5)组成,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半圆形结构(16)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3)和第二连接结构(14)构成两个结构形式相同的上自锁层(1)和下自锁层(3)的结构整体,其上设置连杆接头(15),上自锁盒(11)和下自锁盒(12),上自锁层(1)和下自锁层(3)通过连杆(5)与滑块(21)进行连接;固定层(2)为整体环形结构,其上设置滑杆(22)和由电机(41)、曲杆(42)和链杆(43)构成的传动链(4),电机(41)与固定层(2)连接,电机(41)与曲杆(42)连接,链杆(43)与曲杆(42)和滑块(21)连接,固定层(2)通过滑杆(22)插入滑块(21),构成一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鸿超姜波勾航蔡晓君刘湘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