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装置、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5569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导光板的导光板装置、即、不会阻碍光在导光板内部扩散并能将导光板的长边方向中央侧保持在支承体上的导光板装置、包括该导光板装置的光源装置、能使画面的中央部分的亮度分布均匀化的显示装置、以及包含该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将呈近似矩形的、使从一短边侧的侧面射入的光从一个面射出的多个导光板(42)以长边侧的侧面彼此相对的方式多列支承在支承体(41)上,在相邻的导光板(42)之间,设有与相邻的导光板(42)的长边方向中央部的长边侧的侧面部卡合来保持该导光板(42)的保持体(22、23),从而能防止导光板(42)的长边方向中央部发生翘曲,并能使光在导光板(42)的内部均等地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使从侧面射入的光从一个面射出的导光板的导光板装置、包括该导光板装置的光源装置、包括该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包含该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电视等被称为薄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部,该显示部呈近似长方体,并在表面一侧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以及光源部,该光源部配置在该显示部的背面侧,并对显示部照射光,在该光源部和所述显示部之间配置有扩散板及棱镜片等光学片材材。显示部具有呈近似长方体的液晶显示面板。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会发光,因此需要用于在显示面上显示图像的光源,使用背光源装置作为该光源。背光源装置一般采用将导光板配置在显示部的背面一侧并将光源配置在导光板的侧面一侧的边光方式;以及将扩散板配置在显示部的背面一侧并将光源配置在该扩散板的背面一侧的直下方式。背光源装置的边光方式中,使从导光板侧面射入的光一边在导光板内进行扩散一边从导光板的一个面射出,因此,与将光源配置在扩散板的背面一侧的直下方式相比,能使显示装置的表面背面间的厚度变薄,促进薄型化,从这方面来讲采用边光方式是有利的。边光方式的背光源装置采用使用与液晶显示面板大小相对应的导光板的单一导光板型;以及并排设置有长方形的多个导光板的导光板组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的背光源装置的结构包括导光板组,该导光板组并排设置有多个导光板,该导光板呈长方形并在两端具有光射入侧面;支承体,该支承体支承该导光板组;以及电路基板,在该电路基板上,多个发光元件安装成一列,该电路基板被配置在与导光板的两端相对的位置上,所述背光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使各电路基板的发光元件所照射出的光从各导光板的两端的光射入侧面射入,并从一个面射出。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特开2008 - 3001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此外,对于如专利文献I那样的导光板组型的背光源装置,由于能沿用包括并排设置的多根冷阴极荧光灯(CCFL)的背光源装置的光学设计,因此,能简易地进行光学设计,而且能对并排设置的每个导光板控制点亮定时,因此,能提高动画性能。因此,导光板组型的背光源装置比单一导光板型的背光源装置更有利。此外,对于单一导光板型的背光源装置,由于能将导光板的四个边部保持在支承体上,因此,在用于日益大型化的液晶电视那样的大型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即使不将导光板的中央侧保持于支承体,导光板的中央侧也基本上不会在厚度方向上产生翘曲。但是,对于导光板组型的背光源装置,随着大型化,导光板变得较长,导光板容易在厚度方向上产生翘曲,因此,在用于大型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需要将并排设置的导光板各自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保持在支承体上,还要将导光板的中央侧保持在支承体上。若要将导光板的中央侧保持在支承体上,则可以考虑在导光板的中央部设置保持用的变形部、缺失部、孔等,利用与所述变形部或缺失部进行卡合的外螺纹构件进行保持,或利用插入所述孔内的外螺纹构件进行保持。但是,若在使从侧面射入的光一边在内部扩散至整个导光板一边从一个面射出的导光板的中央侧存在变形部、缺失部、孔等,则光在导光板内部的扩散变得不均等,因此,在采用导光板组型的背光源装置的大型液晶电视的情况下,观众最为关注的画面的中央部分的亮度分布变得不均匀,容易产生亮度不均匀。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导光板的导光板装置、即、不会阻碍光在导光板内部扩散并能将导光板的长边方向中央侧保持在支承体上的导光板装置、包括该导光板装置的光源装置、能使画面的中央部 分的亮度分布均匀化的显示装置、以及包含该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导光板装置将呈近似矩形的、使从一短边侧的侧面射入的光从一个面射出的多个导光板以长边侧的侧面彼此相对的方式并排设置在对该导光板进行支承的支承体上,所述导光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保持体,该保持体配置在相邻的所述导光板之间,与相邻的导光板中的至少一个导光板的长边侧的侧面部卡合来保持该导光板。通过本专利技术,配置在相邻的导光板之间的保持体与相邻的导光板中的一个导光板的侧面部卡合,因此,不必在导光板的长边方向中央侧设置变形部、缺失部、孔等就能将导光板的长边方向中央侧保持在支承体上,并能使光在导光板内部均等地扩散。此外,配置在相邻的导光板之间的保持体与相邻的两个导光板的侧面部均卡合,因此,不必在导光板的长边方向中央侧设置变形部、缺失部、孔等就能将导光板的长边方向中央侧保持在支承体上,而且,由一个保持体保持相邻的两个导光板,能降低保持体相对于导光板的个数,因此,能抑制保持体引起的光不均匀的影响,从而能提高导光板的光特性。此外,对于本声明所涉及的导光板装置的结构,优选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一个面的长边侧,在全长的范围内具有从该长边侧的侧面凹陷的卡合凹部,所述保持体与该卡合凹部卡合。通过本专利技术,能使从一个短边侧的侧面射入的光从一个面的非卡合凹部及卡合凹部射出,使从一个面的卡合凹部射出光的射出方向与从非卡合凹部射出光的射出方向不同,因此,能降低相邻的导光板之间的光不均匀,而且能在导光板的厚度以内配置保持体,能不受保持体的影响,实现导光板装置的薄型化。此外,对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导光板装置的结构,优选所述保持体具有反光性。通过本专利技术,从导光板射出的光碰到保持体时,该光能被保持体反射,因此,能进一步抑制保持体引起的光不均勻的影响,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导光板的光特性。此外,对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导光板装置的结构,优选所述保持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承体或配置在该支承体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中间构件上,并具有配置在相邻的所述导光板之间的基片、以及从该基片的另一端部向相邻的导光板侧延伸的两个爪片。通过本专利技术,由于在配置于相邻的导光板之间的基片上设有两个爪片,因此,能通过使爪片或基片挠曲来保持导光板,即使在包括较长的导光板的情况下也能提高导光板的并排设置操作性。此外,对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导光板装置的结构,优选所述两个爪片从一个爪片的前端部到另一个爪片的前端部呈凸状弯曲。通过本专利技术,从导光板的一个面射出的光不容易碰到保持体的爪片,因此,能进一步抑制保持体引起的光不均勻的影响,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导光板的光特性。此外,对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导光板装置的结构,优选所述两个爪片从一个爪片的前端部到另一个爪片的前端部与所述一个面平行。通过本专利技术,从导光板的一个面射出的光难以碰到保持体的爪片,因此,能进一步抑制保持体引起的光不均匀的影响,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导光板的光特性。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导光板装置的结构,所述支承体呈板状,并包括中间板,该中间板的一个面与该支承体相对,另一个面与所述导光板相对,在该中间板的所述另一个面上设有多个所述保持体。 通过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中间板载放在板状的支承体上,将导光板载放在中间板上,从而能通过保持体来保持导光板的多个部位,因此,即使在并排设置的导光板的个数较多的情况下,也能提高导光板的并排设置操作性。此外,对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导光板装置的结构,优选所述支承体贯通设置有第一孔,并具有向所述中间板侧突出、以从该第一孔的边缘部覆盖所述第一孔的第一凸片,所述中间板贯通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凸片插入的第二孔,并具有向所述支承体侧突出而在所述中间板的厚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凸片对接、以从该第二孔的边缘部覆盖所述第二孔的第二凸片。通过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真一菊池孝治竹内秀仁岩田英史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