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及导光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5568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简易且廉价地形成漫射层的微细图案的导光板的制造方法。导光板的制造方法是为了构成面光源装置而将光源配置于端面的导光板(100)的制造方法。在导光板基材(1)的背面或表面、或两面以微细液滴状态涂敷包含光漫射微粒(21)和透光性粘合剂(22)的涂敷液(2),由此涂布漫射层(3),光漫射微粒(21)成为凝聚体(210),在导光板基材(1)的涂布面中的凝聚体(210)所占的平面面积与涂敷液(2)的涂敷面积的比率为0.1%以上7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液晶显示面板或招牌等的背面照射光的面光源装置、即所谓背光灯(back light)装置用的,特别涉及在导光板的至少表面或背面形成有漫射部的。
技术介绍
关于从液晶显示面板或招牌等的背面照射光的背光灯装置,已知有将光源配置为面状并通过漫射板等形成面均匀发光的正下型、和将线光源配置于导光板的端面的被称为边缘光(edge light)或侧光(side light)的导光板方式。近年来,期待更加薄型并且轻量、节能型的背光灯装置。作为这样的背光灯装置,导光板方式受到瞩目。特别是作为光源,代替以往的荧光灯或冷阴极管,从高亮度并且长寿 命、节能的观点出发,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正受到关注。在背光灯装置用的导光板中,在导光板内部使漫射构件分散、或者在表面、背面的至少一方设置光漫射层或漫射图案。该导光板使光从设置在端面的冷阴极管或LED阵列光源射入到该导光板内,并使光向射出侧射出而形成面光源装置。作为用于这样的透射型液晶显示面板或招牌等的导光板方式的背光灯装置,已知有设置渐变(gradation)分布的技术(參照专利文献I)。该渐变分布是越远离光源越増大漫射层的光漫射能力,以使背光灯装置的射出面的亮度变得均匀。作为通过漫射层或漫射图案来设置渐变分布的方法,已知有通过使用了金属模的注塑成型或冲压成型来转印凹凸图案的方法。在该金属模预先形成有期望的渐变图案。此夕卜,还已知有通过丝网(screen)印刷法对光漫射性的油墨进行点印刷的方法(參照专利文献2)等。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昭57-1283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373454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在形成于导光板基材的漫射层中,为了避免该漫射层的图案醒目而需要将各个漫射部微细化、小间距化。然而近年来,对显示装置要求薄型化。但是,若使导光板变薄,则该漫射层的图案容易变得醒目。因此,需要将该漫射层的图案进ー步微细化、小间距化。然而,在使用了版或金属模的注塑成型、冲压成型、及丝网印刷法中,难以使漫射层的图案充分微细化。此外,在设计图案中存在缺陷的情况下,重新设计自不必说,还要重新制作高价的版、金属模、及丝网版,导致成本上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能够简易且廉价地形成漫射层的微细图案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的制造方法是为了构成面光源装置而将光源配置于端面的导光板的制造方法,在导光板基材的背面或表面、或两面以微细液滴状态涂敷包含光漫射微粒和透光性粘合剂(binder)的涂敷液,由此涂布漫射层,所述光漫射微粒成为凝聚体,在所述导光板基材的涂布面中的所述凝聚体所占的平面面积与所述涂敷液的涂敷面积的比率为0. 1%以上70%以下。由此,即使不像以往那样制作版或金属摸,当将涂敷液涂敷于导光板基材时,也能够简单且廉价地形成微细图案的光漫射能力优越的漫射层。优选在涂布所述漫射层时,在接近于所述光源的部分使所述光漫射微粒的涂敷密度变低,在离所述光源远的部分使所述光漫射微粒的涂敷密度变高。由此,即使不像以往那样制作版或金属摸,当将涂敷液涂敷于导光板基材时,也能够简单且廉价地形成微细图案的光漫射能力优越的漫射层。 优选将所述涂敷液利用从喷嘴对该涂敷液进行喷雾的喷涂法涂敷在所述导光板基材的背面或表面、或两面。由于在喷涂法中,仅使轻量并且小的喷嘴在X-Y方向上进行扫描,所以,以廉价的设备达到目的。即,喷涂法通过廉价的设备也应用于大型导光板。优选并列地配置多个喷嘴,使所述多个喷嘴大致平行地扫描,由此使所述光漫射微粒的涂敷密度一维或ニ维地变化。优选从所述喷嘴到所述导光板基材中的涂布面的间隔为70mm以上300mm以下。优选在所述喷涂法中,ー边使所述涂敷液从喷嘴喷出,ー边在所述导光板基材的涂布面上,将在与所述导光板基材的第一边大致平行的方向使所述喷嘴移动的扫描在与所述第一边正交的方向上以规定的进给间距反复地进行,将所述涂敷液涂敷于所述涂布面的整个面或一部分。优选通过在所述导光板基材的涂布面上部分地反复进行以下エ序,从而使所述光漫射微粒的涂敷密度一维地变化,在所述エ序中,将在与所述导光板基材的第一边大致平行的方向使所述喷嘴移动的扫描在与所述第一边正交的方向上以规定的进给间距反复地进行。优选使所述喷嘴的进给间距变化,在所述导光板基材的涂布面的整个面或一部分涂敷所述涂敷液,由此使所述光漫射微粒的涂敷密度一维地变化。优选在该喷嘴的每次扫描中使所述喷嘴的扫描速度变化,在所述导光板基材的涂布面的整个面或一部分涂敷所述涂敷液,由此使所述光漫射微粒的涂敷密度一维地变化。优选在该喷嘴的每次扫描中使来自所述喷嘴的涂敷液的每单位时间的涂敷量变化,在所述导光板基材的涂布面的整个面或一部分涂敷所述涂敷液,由此使所述光漫射微粒的涂敷密度一维地变化。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是为了构成面光源装置而将光源配置于端面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在导光板基材的背面或表面、或两面涂敷包含光漫射微粒和透光性粘合剂的涂敷液,由此涂布漫射层,所述光漫射微粒成为凝聚体,在所述导光板基材的涂布面中的所述凝聚体所占的平面面积与所述涂敷液的涂敷面积的比率为0. 1%以上70%以下。由此,即使不像以往那样制作版或金属摸,当将涂敷液涂敷于导光板基材时,也能够简单且廉价地形成微细图案的光漫射能力优越的漫射层。优选将所述涂敷液利用从喷嘴对该涂敷液进行喷雾的喷涂法涂敷在所述导光板基材的背面或表面、或两面。由于在喷涂法中,仅使轻量并且小的喷嘴在X-Y方向上进行扫描,所以,以廉价的设备达到目的。即,喷涂法通过廉价的设备也应用于大型导光板。优选在I个所述凝聚体中包含的光漫射微粒的个数为10个以上10000个以下。优选随着从所述光源离开,在所述导光板基材的涂布面中的所述凝聚体所占的平面面积与所述涂敷液的涂敷面积的比率或所述涂敷液的涂敷面积与所述导光板基材的涂布面的面积的涂布面积比率变高。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ー种能够简易且廉价地形成漫射层的微细图案的。附图说明 图I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的制造方法中在导光板基材的涂布面喷涂涂敷液的情况的概略图。图2A是表示以喷涂法将涂敷液涂敷于导光板基材的状态的侧面图。图2B是表示以喷涂法将涂敷液涂敷于导光板基材的状态的平面图。图3A是表示以喷涂法将涂敷液涂敷于导光板基材的状态的侧面图。图3B是表示以喷涂法将涂敷液涂敷于导光板基材的状态的平面图。图4A是表示光漫射微粒个别地进行排列的状态的侧面图。图4B是表示光漫射微粒个别地进行排列的状态的平面图。图5是表示測定面光源装置的亮度分布的情况的概略图。图6是表示改变进给间距而均匀地涂敷有涂敷液的导光板的相对亮度的X方向的分布的图。图7A是概略地表示在以喷涂法对涂敷液进行涂敷时的喷嘴的轨迹的图。图7B是表示根据图7A所示的喷嘴的轨迹进行涂敷后的光漫射微粒的涂敷密度的X方向的分布的图。图8A是规定了在以喷涂法对涂敷液进行涂敷时的喷嘴的扫描方向和进给方向的图。图SB是详细地示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的制造方法的涂布法的条件的图。图9A是表示根据图SB所示的涂布法的喷嘴的轨迹、及光漫射微粒的涂敷密度的X方向的分布的图。图9B是表示根据图SB所示的涂布法的喷嘴的轨迹、及光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川隆一吉村修新治修园田丰英小野阳二
申请(专利权)人: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