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列式轧制设备输出端的轧制制品的厚度调节方法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5567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串列式轧制设备输出端轧制制品(B)的最终厚度的调节方法与装置,可消除制品的周期性厚度变化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串列式金属带冷轧机。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使用至少一个机架(4),其位于串列式轧机的输出端,配有液压夹紧装置(45),并且,借助于调谐到缺陷的频率上的调节器(R),在该机架上,对整个轧制设备上在上游产生的周期性厚度变化缺陷实施补偿。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厚度缺陷用厚度计(J↓[5])加以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所述方法的装置和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串列式轧制设备输出端的轧制制品的厚度调节方法与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串列式轧制设备输出端的轧制制品最终厚度的调节 方法与装置,其可消除制品中周期性厚度变化缺陷。特别是,本专利技术 的方法可消除轧机机架产生的周期性缺陷、轧辊缺陷及其在轴承中的 安装缺陷、轧辊的失圓度和不圆度缺陷。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串列式金属带(例如钢带)冷轧机,但是,一般可应用于具有多个串列运转轧机机架的任何i殳备,以逐渐减小相继 在所述机架的工作辊之间通过的制品的厚度。公知的是,轧机一般具有至少两个工作辊,所述工作辊安装在机 架中,且限定待轧制品的轧道,机架具有轧辊间可调整夹紧力的施加 装置。轧辊数量可根据轧机类型加以改变,例如二辊式轧机、四辊式 轧^/L、六辊式轧^L,其具有一组两个、四个或六个轧辊,用于对轧制 品施加夹紧力,或者是其它类型的轧机。这些轧辊旋转地安装在称为轧辊轴承座的轴承中,所述轧辊轴承 座可在机架内垂直滑动,以使所述轧辊压紧,对制品施加夹紧力。这 种布置是公知的,在许多专利中已有描述,不必再描述其优越性。如果轧辊在这些轴承中的安装具有由轧辊或其在轴承中的安装引 起的缺陷,出现较大的不均匀磨损,存在同心度缺陷,或者如果轧辊 本身具有圆度缺陷,那么,轧辊的旋转就不完全呈圓形,从而产生夹 紧力的人为的和非必要的变化。为使制品在轧辊之间前移,且减小厚度,所述轧辊由动力装置驱 动围绕其轴转动,所述动力装置或者直接对工作辊施加驱动力矩,或 者在四辊式轧机或六辊式轧机配置的情况下,间接对支承辊或对中间 專昆施加驱动力矩。长时间以来,公知的"串列式"轧制设备具有至少两个连续的机 架,每个机架实施一部分的厚度减小。从在第一才几架输入端的毛厚度 开始,制品在第一机架中经受第一次厚度减小,且以取决于工作辊转速的速度从该机架输出。制品在第二机架中经受第二次厚度减小,且 高速输出,遵守质量流量守恒定律。第二机架的工作辊的转速必须高 于第 一机架的轧辊的转速,第 一机架与第二机架的速度之比为第 一机 架所进行的厚度减小的反比。按照串列式轧机所具有的轧机机架总数, 从机架到机架,情况就是如此。另一方面,施加在工作辊上的转动力矩被调整成,每个机架对/人 前一个机架输出的带材施加牵引力。为获得理想的最终厚度,必须确 保一 方面调节每个轧机机架中所进行的厚度减小,以便在设备的输出 端获得具有一定精度的固定厚度的制品,另一方面,使带材保持完全 张紧在连续两个机架间的每个间隙即"轧道"中,以免到达很可能引 起带材断裂的牵引部位。通常,在带材在串列式轧机的连续的机架中通过的过程中,其厚 度的控制由质量流量的控制加以确保。要确保串列式轧机的厚度调节,以便在设备的输出端获得完全不 变的带材厚度,为此,长时间以来,人们一方面力求在第一机架的输 出端使带材厚度保持在一恒定值,另 一方面力求使第 一机架与最后一 个机架的速度之比保持在 一 恒定值。中间机架的速度可从这些条件推断出来,因为它们遵循通过轧机 机架的金属的质量守恒定律,且为每个轧机机架所给予的厚度减小的 反比。在第一机架输出端,厚度的调节在新式轧机上一般由液压夹紧 装置确保,所述液压夹紧装置由位于该机架下游的厚度计控制。 一些 比较完善的系统在该机架的上游也具有厚度计。但是,厚度调节系统在轧辊的夹紧件由机电螺杆系统构成、对控式轧机已经相当现代化,取代了液压控制涡轮螺杆作动装置,其位置 控制和响应时间控制的精确性能是很高的。但是,有人也专利技术了混合 设备,根据机架,这种混合设备具有两个装置。所有这些夹紧装置及 其实施例已予以充分说明,因而这里无需赘述。前述串列式轧机的传统的厚度调节系统通常称为"自动厚度控制 系统"。因此,使用该系统,不能作用于机架轧辊的旋转速度以调节带材 在轧道中的牵引而不影响输出厚度。因此, 一般使用机架夹紧装置, 以调节带材的牵引。为此,配设轧道牵引力测量装置,其一般由张力 计用辊构成,对位于下游的机架夹紧装置起调节作用。厚度计布置在 轧制设备的输出端,作用于最后 一个或最后两个串列式轧机机架的速 度,并控制最终厚度。轧道牵引力控制系统也称为"自动牵引力控制 系统"。这种调节方案完全适用于轧机机架,不具有任何机械缺陷,特别 是,在轧辊转动期间对轧制品施加夹紧力时,没有任何缺陷。不过, 所有这些机械组件可能具有装配缺陷、调节缺陷,或者具有不均匀的 磨损一一其将产生制品的厚度缺陷。实际上,轧辊的这些缺陷会改变 对制品的紧固力,因为鉴于轧辊在转动过程中其直径数值的变化,紧 固力施加装置和制品之间的距离不是恒定的。因此,好像要改变这些 夹紧装置的位置调节范围,这会导致施加的作用力的变化,因而导致 制品的厚度变化。这种厚度缺陷是周期性的,其出现频率相应于轧辊 的转动频率。因此,沿轧制品出现比较缓慢的厚度变化和比较快速的 厚度变化,所述比较緩慢的厚度变化相当于大直径支承辊的偏心度缺 陷,所述比较快速的厚度变化相当于直径较小的工作辊的圆度缺陷。因此,人们专利技术 一些用于弥补轧辊的失圆度缺陷对厚度影响的方的信号。 一般通过厚度计的信号的频率分析进行处理,将处理装置的 频率调谐到某个机架的频率上,得出所述机架的某个轧辊的有关变化。 在比较精细的方法中,也可以从轧道牵引力的测试信号得出轧辊的失圓度信号。因此,法国专利FR2735046提出机架的轧辊偏心度缺陷的 补偿方法,其根据在机架上游的带材中所进行的牵引力测试得出信号, 确定该机架的轧辊偏心度缺陷。然后,补偿信号用于校正所述机架的 夹紧装置的调节范围。虽然该方法用于弥补所有轧辊的缺陷,但是尤其用于弥补支承辊 的缺陷。鉴于其直径大,转动频率比较低,约为数赫兹,直至约10 赫兹。然而,这些缺陷由厚度计加以;险测,所述厚度计的测试予以滤波。实际上,这些厚度计一般为辐射式厚度计,具有分散现象,其表 现为本底噪声,为便于使用和调节,滤波是有益的。通常,厚度计的滤波器是低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调整到8赫兹左右。因此,由其直 径比支承辊的直径约小三倍的工作辊引起的缺陷,在高轧制速度下, 几乎总是不被人注意。因此,本申请人发现,不管前述类型的偏心度补偿怎样布置,在 低速下都会出现厚度缺陷,其主要与工作辊的转动频率有关。事实上, 这些缺陷始终存在,只是在较高的轧制速度下,被厚度计的滤波器所 掩盖。然而,所要求的厚度公差越来越严密,通常约为标称厚度的 0.7%。举例来说,用于深拉的钢板的厚度约为0.25毫米,这种公差要 求1.75微米的绝对值控制,这样,可与轧辊的圆度缺陷一致。钢板生 产厂家必须确保其所制造的制品的厚度,应借助于配设的厚度计进行 控制。相反,这些例如要制造沖制部件的钢板的使用者可用其它控制 方法观测与厚度缺陷有关的制造缺陷。因此,寻求这些被掩盖的缺陷 的补偿方法非常重要。本申请人判定,现有技术中通常实施的以及图3示出的偏心度补 偿对某些类型的缺陷不起作用。因此,这种补偿仅可处理可称为"垂 直方式,,的缺陷,即由轧辊在垂直平面上的寄生运动引起的缺陷。这 些缺陷可通过对产生这些缺陷的机架施加补偿信号加以校正。相反, 观测到的残留缺陷产生"水平方式"的缺陷。实际上,转动缺陷,特 别是工作辊的转动缺陷,引起一定机架的上游牵引力和下游牵引力的 变化。本申请人的经验表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轧制品(B)在轧制设备的输出端的最终厚度的调节方法,所述轧制设备具有至少两个串列式轧机机架(1,2,...),所述机架配有可调节的轧辊夹紧装置(15,25,...),所述设备连接至输出厚度自动调节装置和一般的速度控制装置,所述输出厚度自动调节装置自动调节制品的输出厚度及其在两个连续的机架之间的每个轧道中的张力,所述一般的速度控制装置控制轧机机架组的速度,其特征在于,液压操纵夹紧装置(45)至少安装在最后一个机架上;所述调节方法实施带材(B)上出现的周期性厚度缺陷的补偿,所述周期性厚度缺陷可借助于调谐到所述周期性缺陷的频率上的调节器(R),通过作用于所述液压操纵夹紧装置,而在串列式轧机上测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歇尔阿比卡拉姆斯蒂芬尼古特布罗泽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VAI金属技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