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制
,涉及了一种中厚板轧件断面形状高精度的求解方法。
技术介绍
中厚板轧件的断面形状直接影响了轧件的跑偏、侧弯,是板型预测、分析的重要影响因素。断面形状与轧制过程中轧机的辊系变形密切相关,传统的辊系变形分析方法基本思想是将轧辊离散成若干个单元,同时将轧辊所承受的载荷及变形也按相同的单元离散化。 轧机轧制过程中辊系的变形主要包括四个部分①与轧件接触引起的工作辊压扁②工作辊轴线的挠度③工作辊与支撑辊之间的压扁④支撑辊轴线的挠度。采用弹性基础梁模型,将支撑辊看成弹性基础,工作辊与支撑辊之间看成具有弹性常数为K1的弹簧,轧件引起的工作辊压扁看作是具有弹性常数K2弹簧。 考虑到中厚板轧机上、下辊系的相似性,为简化起见,以上辊系为研究对象,上辊系(包括上工作辊、上支撑辊和轧机牌坊)模型的建立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PL,PR-左右两侧轧制力;YBL,YBR-上支撑辊左右两侧轴承中心位置在垂直方向的位移;YWL,YWR-上工作辊左右两侧轴承中心位置在垂直方向的位移;JL,JR-左右两侧弯辊力;p(j)-轧件和上工作辊之间的压力分布;q(j)-上工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厚板轧件断面形状的计算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上支撑辊辊身长度进行划分,计算得到轧件的等份宽度和左右两侧剩余部分,求解上辊系变形,包括计算上工作辊与上支撑辊之间的压力q(1),q(2),…,q(m)、上支撑辊两侧轴头位移Y↓[BL]和Y↓[BR]及上工作辊两侧轴头位移Y↓[WL]和Y↓[WR]; K↓[3L]Y↓[BL]+K↓[3R]Y↓[BR]=*q(j)Δz (2) Y↓[B](i)+q(i)/K↓[1]-Y↓[W](i)=-R↓[CW](i)+R↓[CB](i)/2 (3) Y↓[B](i)=*q(j)Δzα↓[B](i,j)+(Y↓[BR]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纯玉,吴迪,赵宪明,刘相华,胡贤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