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用刀具类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5506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0:12
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过度蚀刻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刺穿阻力等的外科用刀具类及其制造方法。一种由具有纤维状组织的奥氏体类不锈钢的圆杆材料(15)形成的外科用刀具类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具有如下工序:以使所述纤维状组织处于中心轴线(a)方向的方式,在所述圆杆材料(15)形成刀具类的用于刺穿或切开活体组织的作用部(16)的工序;研磨所述作用部,在所述外科用刀具类形成研磨痕(24)的工序;和对研磨后的所述作用部(23)进行蚀刻加工的工序,该蚀刻加工进行到如下程度:在所述作用部显现出多个凹坑(26),且未形成沿着所述纤维状组织的方向的印痕,然后进行硅酮涂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用缝合针和外科用刀等。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手术用的缝合针存在圆针和方针,所述圆针的剖面形状为圆形且具有锐利的前端,所述方针的剖面为三角形等多边形且前端为锐利的尖部。圆针和方针都采用奥氏体类不锈钢的圆形材料作为原料。奥氏体类不锈钢不会生锈,因此适于作为手术用器具,但另一方面,奥氏体类不锈钢存在着柔软且无法进行淬火的问题。因此,进行如下处理对奥氏体类不锈钢线材进行拉丝加工而使其加工硬化,从而得到预定的硬度。这样进行拉丝加工而加工硬化了的不锈钢线的结晶构造形成为沿钢线的长度方向细长地伸长,被称为纤维状组织。在由这样的不锈钢线制造缝合针时,如下进行。首先,将形成为纤维状组织的不锈钢线切断成预定的长度,并从一端开出沿着不锈钢线的轴向的盲孔。或者,形成弹机孔。并且,通过磨削加工使另一端形成锐利的尖部。此时,在圆针的情况下,以使剖面呈圆形的方式使原料旋转来进行磨削,在方针的情况下,对各个边分别磨削而形成棱锥。然后,赋予弯曲而形成为缝合针的形状。圆针不会损伤周边的活体组织,因此主要用于内脏等的缝合,方针以棱线作为切割刃,切开力大,因此方针用于外皮等的缝合。另一方面,外科用刀为,同样将纤维状组织的钢线切断成预定的长度,并且通过冲压机将一端侧压扁,用另外的冲压加工机使压扁的部分成形为刀的形状,通过磨削加工形成切削刃,从而制成刀。由于在缝合针和外科用刀的情况下,刺穿阻力和锋利度存在问题,因此,为了刺穿阻力的降低和锋利度的提高,实施了各种对策。作为所述对策,经常采用涂布硅酮的方案。该方案利用了硅酮覆膜使摩擦阻力降低的特性。而且,在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3140508号)中,提出了形成相对于缝合针的中心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的针眼和沿着中心轴线的针眼的方案。该方案为,在与纤维状组织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对纤维状组织的结晶构造的原料实施研磨加工,通过磨粒沿与纤维状组织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印痕,然后,通过实施电解研磨和化学研磨等处理,从而对纤维状组织的边界进行蚀刻来形成纤维状的印痕。沿着中心轴线的印痕是对纤维状组织的纹路进行电解研磨而形成的,与中心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的印痕是在研磨加工时由磨粒形成的印痕。这样,对在纵向和横向形成有印痕的缝合针涂布硅酮进行使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第31405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所述的专利文献I记载的方法中,存在着如下问题蚀刻过度,针尖过细而容易弯曲,或者棱边变圆,反而可能使刺穿阻力增大。而且,对于外科用刀,也存在着切削刃过薄,或者棱边变圆,从而导致锋利度降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所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稳定地防止过度蚀刻从而进一步降低刺穿阻力的、锋利度良好的缝合针或者外科用刀等。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外科用刀具类由奥氏体类不锈钢的细长材料形成,所述细长材料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纤维状组织,所述外科用刀具类的特征在于,在刀具类的用于刺穿或切开活体组织的作用部形成研磨痕,在所述研磨痕上,通过蚀刻形成不 露出沿着所述纤维状组织的印痕的状态且处于形成有多个凹坑的状态。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在形成有所述凹坑的状态下进行娃酮涂覆;所述研磨痕的方向为与所述纤维状组织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此,细长材料指纵横比比较大的原料,指的是例如圆杆材料、方杆材料、将长的板状材料卷成螺旋状而成的带钢材料等。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外科用刀具类的制造方法为由奥氏体类不锈钢的细长材料形成的外科用刀具类的制造方法,所述细长材料具有纤维状组织,所述外科用刀具类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工序以使所述纤维状组织处于长度方向的方式,在所述材料形成刀具类的用于刺穿或切开活体组织的作用部的工序;研磨所述作用部来形成研磨痕工序;和对研磨后的所述作用部进行蚀刻加工的工序,该蚀刻加工进行到如下程度在所述作用部显现出多个凹坑,且未形成沿着所述纤维状组织的印痕。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研磨是沿与刀具类的中心轴线交叉的方向进行的;在显现出所述凹坑后进行硅酮涂覆。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科用刀具类,在形成研磨痕后的蚀刻中,进行了未形成沿着纤维状组织的印痕的程度的蚀刻,因此针尖和切削刃的前端不会过细,能够得到刺穿阻力低且锋利度良好的缝合针和刀等外科用刀具类。而且,由于在作用部的表面分布着凹状的凹坑,因此在作用部涂布硅酮的话,硅酮进入到凹坑内,保持硅酮覆膜的力变大,使得硅酮覆膜不易剥落,并且缝合针的刺穿阻力降低,刀的锋利度提闻。附图说明图I的(a) (f)是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外科用刀具类的由圆杆材料形成的刀的制造方法的图。图2的(a) (e)是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外科用刀具类的缝合针的制造方法的图。图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蚀刻的图,Ca)是示出蚀刻前的缝合针的作用部的放大图,(b)是示出适度地进行了蚀刻的情况下的作用部的放大图,(C)是示出蚀刻过度的情况下的作用部的放大图。图4的(a) (e)是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外科用刀具类的由带钢材料形成的裂隙穿刺刀(slit knife)的制造方法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利用图I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外科用刀具类的刀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I的(a)所示将作为细长材料的圆杆材料15切断成预定的长度。作为该圆杆材料15,主要使用SUS304.302.420等奥氏体类不锈钢,使粗的圆杆材料经过多次的拉丝加工而形成为在圆杆材料15的长度方向即中心轴线a的方向细长的纤维状的组织。另外,纤维状的组织通常无法目视确认,而是例如进行了蚀刻后的情况那样,通过侵蚀来产生沿着纤维状组织的凹凸的印痕,由此能够目视确认。接着,如图I的(b)所示,通过冲压加工将前端压扁,并如虚线所示地切除多余的部分而形成刀的大致的形状。接着,如图I的(c)、(d)所示,从两侧研磨被压扁了的面15’,使其成为平面,并且确定厚度t。此时,若使研磨方向与中心轴线a交叉的话,在蚀刻工序 中,能够容易地判断是否产生了沿着纤维状组织的印痕。特别是使研磨方向相对于纤维状组织的方向交叉90°的话,其效果明显。而且,接着,如图I的(e)所示,在周边实施研磨来形成粗磨削面11。然后,如图I的(f)所示,研磨粗磨削面11的周围来形成精加工面11’,从而形成锐利的切削刃。通过该研磨来准确地确定刀的形状。而且,研磨方向为与切削刃正交的方向,不仅包括与纤维状组织的方向交叉的情况,还包括如切削刃的前端部那样与纤维状组织的方向平行的情况。在上述的结构中,形成有切削刃的前端的扁平的刃部是用于切开活体组织的部分,在此将该部分称作作用部16。然后,进行蚀刻,对此在后面叙述。接着,利用图2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外科用刀具类的缝合针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图2的(a)所示将作为原料的圆杆材料21切断成预定的长度。作为该圆杆材料21的原料,与刀同样地,主要使用SUS304、302、420等奥氏体类不锈钢,使粗的圆杆材料经过多次的拉丝加工而形成为纤维状组织。接着,如图2的(b)所示,如虚线所示地从一端侧起沿轴向形成盲孔22。该盲孔22的形成方法为利用钻头的方法或利用激光加工的公知的方法,并不特别限定。接着,如图2的(c)所示,将另一端侧形成为锥状,形成作用部23 (针尖部)。在缝合针为圆针的情况下,使作为原料的圆杆材料21绕其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谷贯司
申请(专利权)人:马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