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53575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具有一平坦表面的主机壳体,一设置于该主机壳体内的主机,一设置于该表面上的键盘,一设置于该表面上并与该主机电耦接的第一触控区,其根据一触碰手势产生一第一触控信号输出至该主机,使该主机执行一第一功能,一设置于该表面上并与该主机电耦接的第二触控区,其根据一触碰手势产生一第二触控信号输出至该主机,使该主机执行一第二功能,以及一设置于该表面上并与该主机电耦接的第三触控区,其根据一触碰手势产生一第三触控信号输出至该主机,使该主机执行一第三功能。借此,方便使用者快速启动各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ー种具有多个触控输入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笔记型电脑上只设置ー块触控板,其具备光标控制功能而可用来取代鼠标,但无法快速启动(致能)其它特殊功能,例如音量控制或缩放显示页面等。后来,业者开发出借由在触控板上侦测各种不同手势,例如单手指单击、双击、拖曳来取代不同功能的快捷键,或者以多手指手势来执行縮小、放大或旋转图片等功能。但其缺点是使用者需要学习并记忆触碰手势,然而各家业者定义的手势功能不尽相同。另外ー种现有习知的做法是在笔记型电脑上设置一切换键,让使用者以按压切换键的方式来切換(或选择)触控板的各种功能,其缺点在于当按压次数错误而错过了想要的功能时,使用者必须重新进行按压动作。此外,现有习知最常见的是直接在键盘上设置多个快捷键供快速启动(致能)各种特殊功能,但这些快捷键不但占用空间而且通常没有防水防尘的保护。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歩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ー种新型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ー种新型结构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方便使用者更快速的启动各种功能, 非常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具有一平坦的表面的主机壳体,ー设置于该主机壳体内的主机,ー设置于该表面上的键盘,ー设置于该表面上并与该主机电耦接的第一触控区,其根据ー触碰手势产生ー第一触控信号输出至该主机,使该主机执行ー第一功能,ー设置于该表面上并与该主机电耦接的第二触控区,其根据ー触碰手势产生ー第二触控信号输出至该主机,使该主机执行ー第二功能,以及ー设置于该表面上并与该主机电耦接的第三触控区,其根据ー触碰手势产生ー第三触控信号输出至该主机,使该主机执行ー第三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ー步实现。较佳地,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触控区、该第二触控区及该第三触控区是三块各自独立的触控板,且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包含三个与各该触控板对应电耦接的控制器,其接收对应的触控板根据该触碰手势所产生的ー感应信号,并分别根据该感应信号产生该第一触控信号、第二触控信号及第三触控信号并输出至该主机。较佳地,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主机壳体上还设有一与该等控制器及该主机电耦接的按键,其可被操作以通过该主机控制该些控制器的开关状态。较佳地,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主机壳体上还设有一与该主机电耦接的触控板,其可被操作以控制该主机致能该些控制器的至少其中之一。较佳地,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触控板上规划有三个对应该些触控板的区域,其中一区域被触碰时,对应该区域的触控板所电耦接的控制器即会被该主机致倉^:。较佳地,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各该控制器还侦测对应的触控板上产生ー特定手势或判断对应的触控板被触碰的面积大于ー预设值时,即将该对应的触控板禁能,并在判断该被禁能的触控板上产生另一特定手势时,再将该被禁能的触控板致能。较佳地,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触控区、该第二触控区及该第三触控区是设置在同一块触控板上,且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包含一与该触控板电耦接的控制 器,该控制器接收该第一触控区、该第二触控区及该第三触控区根据该触碰手势所产生的ー感应信号,井分别根据该感应信号对应产生该第一触控信号、第二触控信号及第三触控信号并输出至该主机。较佳地,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主机壳体上还设有一与该控制器电耦接的按键,其可被操作以控制该控制器选择接受该第一触控区、该第二触控区或该第三触控区至少其中之ー输出的感应信号。较佳地,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主机壳体上还设有一与该控制器电耦接的触控板,其可被操作以控制该控制器选择接受该第一触控区、该第二触控区或该第三触控区至少其中之ー输出的感应信号。较佳地,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触控板上规划有三个对应该第一触控区、第二触控区及第三触控区的区域,其中一区域被触碰时,该控制器选择接受该被触碰区域所对应的该第一触控区、该第二触控区或该第三触控区其中之ー输出的感应信号。较佳地,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控制器还根据该第一触控区、该第二触控区及该第三触控区输出的感应信号侦测该第一触控区、该第二触控区及该第三触控区上产生的一特定手势或被触碰的面积,并将产生该特定手势或被触碰的面积大于一预设值的触控区禁能,且在判断该被禁能的触控区上产生另一特定手势时,再将该被禁能的触控区致能。较佳地,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第一功能为光标控制功能,该第二触控区表面规划多个呈矩阵排列的数字键图案,且该第二功能为数字输入功能,该第三触控区表面规划多个快捷键图案,且该第三功能为快捷键输入功能。较佳地,前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包含ー盖板,其可移除地对应罩设于该第一触控区、该第二触控区及该第三触控区上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借由在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主机壳体上设置多个个触控区分别负责不同的触控功能,方便使用者在不需记忆复杂的切换手势或进行复杂的切换动作的情况下,可直接通过不同的触控区更快速地启动各种不同的功能,而达到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和目的。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ー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一具有一平坦表面的主机壳体,ー设置于该主机壳体内的主机,ー设置于该表面上的键盘,ー设置于该表面上并与该主机电耦接的第一触控区,其根据ー触碰手势产生ー第一触控信号输出至该主机,使该主机执行ー第一功能,ー设置于该表面上并与该主机电耦接的第二触控区,其根据ー触碰手势产生一第二触控信号输出至该主机,使该主机执行ー第二功能,以及ー设置于该表面上并与该主机电耦接的第三触控区,其根据ー触碰手势产生ー第三触控信号输出至该主机,使该主机执行ー第三功能。借此,方便使用者快速启动各种功能。本专利技术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主机壳体上表面的元件配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以三个触控板做为三个触控区并与对应的三个控制器电耦接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触控板的细部构造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以ー个触控板规划出三个触控区并与ー控制器电耦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携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一主机壳体,具有一平坦的表面;一主机,设置于该主机壳体内;一键盘,设置于该表面上;一第一触控区,设置于该表面上并与该主机电耦接,且根据一触碰手势产生一第一触控信号输出至该主机,使该主机执行一第一功能;一第二触控区,设置于该表面上并与该主机电耦接,且根据一触碰手势产生一第二触控信号输出至该主机,使该主机执行一第二功能;以及一第三触控区,设置于该表面上并与该主机电耦接,且根据一触碰手势产生一第三触控信号输出至该主机,使该主机执行一第三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招庆李文定祝林
申请(专利权)人: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