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262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阀,具有罩壳、阀座(3)和转子装置(5),所述罩壳包括外壳(21)和与所述外壳(21)的顶部(213)焊接固定的芯轴(22),所述外壳(21)为冲压拉伸形成的一体式外壳,且所述顶部(213)的厚度δ1大于所述外壳(21)的外周部(211)的厚度δ2。由于外壳的顶部的厚度大于外周部的厚度,可以抵消顶部与芯轴因焊接热影响而对材质强度的削弱,从而能够确保电动阀外壳顶部的抗破坏强度与外周部的抗破坏强度相一致,保证外壳整体的抗破坏能力;此外,外壳顶部的厚度得以增加,从而能够提高外壳与芯轴连接部位抗疲劳冲击失效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流量调节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阀
技术介绍
在空调、冰箱、热泵、热水器以及各类制冷、制热设备或其它需要调节流体流量的场合,通常会使用流量调节阀,电动阀即为流量调节阀的一种。请参考图1,图I为一种典型的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电动阀具有罩壳、阀座30和转子装置20,电动阀的阀腔中设有阀针部件40。转子 装置20通过线圈驱动磁转子及与其相连的丝杆,丝杆通过螺纹结构带动阀针部件40沿轴向移动,以使阀针控制阀口开度的大小,从而控制通过阀口流体的流量。为准确设置丝杆转动参考点并限制流量控制范围内阀针的下止动位和上止动位,通常会设置限制转子转动范围的止动结构,如图I所示,罩壳包括外壳101和与外壳101的顶部1012焊接固定的芯轴102,芯轴102与弹簧导轨103、滑环104以及止动杆201形成上述止动结构。弹簧导轨103固定在芯轴102上,滑环104在弹簧导轨103上自由滑动,转动时,设置在转子装置20上的止动杆201与滑环104的突出部相接触,驱动滑环104在弹簧导轨103上滑动,分别与弹簧导轨103的两端接触无法转动,形成上、下止动位,实现上述流量范围的控制功能。为提高制动的可靠性,止动部件需与阀体可靠连接,通常与外壳的顶部焊接固定。如图I所示,电动阀外壳101的顶部1012基本成平顶状态,且顶部1012的厚度与圆周壁1011的厚度基本相同,顶部1012的中间拉伸有一安装孔,芯轴102的上端插入安装孔内并焊接固定。该结构的电动阀,其外壳101的顶部1012的厚度与圆周壁1011的厚度基本相同,顶部1012与芯轴102焊接后,顶部1012的材料受到焊接热影响,强度将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使用时,电动阀顶部1012的破坏强度会明显降低;而且,外壳101的顶部1012基本成平顶状态,其厚度又与圆周壁1011的厚度基本相同,当芯轴102受到转子的冲击力后,外壳的顶部1012易产生疲劳失效。因此,如何改进电动阀的外壳结构,使其具备较高的强度和抗疲劳能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阀,该电动阀的外壳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疲劳能力。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阀,具有罩壳、阀座和转子装置,所述罩壳包括外壳和与所述外壳的顶部焊接固定的芯轴,所述外壳为冲压拉伸形成的一体式外壳,且所述顶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外壳的外周部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外周部与所述顶部之间具有拉伸形成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厚度在朝向所述顶部的方向上,由所述外周部的厚度渐增至所述顶部的厚度。优选地,所述过渡部的径向尺寸沿轴向渐缩。优选地,所述顶部的厚度与所述外周部的厚度比值P满足I. 3 < P < I. 8。优选地,所述顶部具有沿厚度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芯轴的顶端焊接固定于所述通孔中。优选地,所述芯轴的顶端具有形成向上台阶面的凸台,所述凸台插入所述通孔中。 优选地,所述顶部具有槽口朝向所述外壳内腔的定位槽,所述芯轴的顶端焊接固定于所述定位槽中。优选地,所述芯轴的顶端具有形成向上台阶面的凸台,所述凸台插入所述定位槽中;且所述定位槽冲压形成,并形成位于所述顶部的顶部凸台。优选地,所述芯轴与所述顶部通过激光焊接固定;且所述芯轴和所述顶部处的激光焊缝,与所述芯轴的轴线具有夹角9。优选地,所述夹角的范围为0° < 0 <20。。本专利技术中电动阀外壳的顶部的厚度大于外周部的厚度,可以抵消顶部与芯轴因焊接热影响而对材质强度的削弱,从而能够确保电动阀外壳顶部的抗破坏强度与外周部的抗破坏强度相一致,保证外壳整体的抗破坏能力;此外,相对于现有技术,实际上,外壳顶部的厚度得以增加,从而能够提高外壳与芯轴连接部位抗疲劳冲击失效的能力。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外壳的外周部与顶部之间具有拉伸形成的过渡部,过渡部的厚度在朝向顶部的方向上,由外周部的厚度渐增至顶部的厚度。过渡部起到过渡连接外壳的顶部和外周部的作用,可以保持拉伸的连贯性,使外壳既满足顶部和外周部的厚度要求,又可以维持外壳的整体性,其强度和密封性能均得以保证。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过渡部的径向尺寸沿轴向渐缩。即过渡部具有一定的轴向高度,且逐渐向轴线收拢,该结构外壳的过渡部具有良好的衔接作用,避免顶部受力后,在顶部与外周部的分界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外壳的抗冲击强度。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芯轴与顶部通过激光焊接固定,且芯轴与顶部处的激光焊缝与芯轴的轴线具有一定夹角0。激光能量足够大时可以穿透外壳,穿透外壳的那部分激光光束的能量会因为夹角e的存在而汇集于芯轴上,从而可确保芯轴与外壳完全熔合且不出现熔穿现象。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典型的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电动阀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罩壳的分拆示意图,其中外壳部分半剖;图4为图2中外壳顶部与芯轴焊接后的放大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电动阀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罩壳的分拆示意图,其中外壳部分半剖;图7为图5中外壳顶部与芯轴焊接后的放大剖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电动阀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壳顶部与芯轴焊接后的放大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阀,该电动阀的外壳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疲劳失效的能力。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电动阀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罩壳的分拆示意图,其中外壳部分半剖;图4为图2中外壳顶部与芯轴焊接后的放大剖面图。该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电动阀,具有罩壳、阀座3和转子装置5,阀腔中设有阀针部件4,罩壳包括外壳21和与外壳21的顶部213焊接固定的芯轴22,芯轴22与弹簧导轨23、滑环24以及转子装置5上的止动杆51形成限制转子转动幅度的止动结构。外壳21为具有顶部213的筒状结构,该结构电动阀外壳21的顶部213的厚度S I大于外壳21的外周部211的厚度S 2,外周部211即外壳21的筒状侧壁。由于外壳21的顶部213与芯轴22焊接,则作用于芯轴22的冲击力将传递至外壳21的顶部213。图2中所不的外壳21为冲压拉伸形成的一体式外壳21,夕卜壳21为薄壁件,在冲压拉伸过程中,需要保证外壳21的顶部213的厚度SI大于外周部211的厚度82,为保持拉伸的连贯性,可以形成外周部211和顶部213之间的过渡部212,则过渡部212的厚度在朝向顶部213的方向上,由外周部211的厚度8 2渐增至顶部213的厚度8 1,即形成主要由外周部211、过渡部212以及顶部213组成的外壳21,过渡部212起到过渡连接外壳21的顶部213和外周部211的作用。该结构的外壳21既满足顶部213和外周部211的厚度要求,又可以维持外壳21的整体性,其强度和密封性能均得以保证。当然,也可以直接拉伸形成顶部213和外周部211,同样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但其具体实施效果显然次于具有过渡部212的拉伸效果。进一步,在拉伸的过程中,可以使过渡部212具有一定的轴向高度,所述轴向即外壳21和芯轴22的轴向,并与外周部211保持一定的倾角,收拢过渡至顶部213,即过渡部212的径向尺寸沿轴向渐缩,如图3所示,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阀,具有罩壳、阀座(3)和转子装置(5),所述罩壳包括外壳(21)和与所述外壳(21)的顶部(213)焊接固定的芯轴(2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为冲压拉伸形成的一体式外壳,且所述顶部(213)的厚度δ1大于所述外壳(21)的外周部(211)的厚度δ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阀,具有罩壳、阀座(3)和转子装置(5),所述罩壳包括外壳(21)和与所述外壳(21)的顶部(213)焊接固定的芯轴(2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为冲压拉伸形成的一体式外壳,且所述顶部(213)的厚度S I大于所述外壳(21)的外周部(211)的厚度8 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部(211)与所述顶部(213)之间具有拉伸形成的过渡部(212);所述过渡部(212)的厚度在朝向所述顶部(213)的方向上,由所述外周部(211)的厚度S 2渐增至所述顶部(213)的厚度8 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212)的径向尺寸沿轴向渐缩。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213)的厚度SI与所述外周部(211)的厚度S 2比值P满足I. 3彡P彡I. 8。5.根据权利要求I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213)具有沿厚度方向延伸的通孔(2131),所述芯轴(22)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